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珠海模拟)  在地球上以探索清洁能源为目的的“中国环流器二号M”被称为“人造太阳”,它主要是让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选填“裂变”或“聚变”),从而获得巨大核能的研究装置。这与(选填“原子弹”或“氢弹”)获得能量的方式相同,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构成的。
  • 1. (2024·盐田模拟)  下图形象地反映出物质固、液、气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甲物态的分子没有固定位置,运动比较自由,乙物态的分子只能原地振动,丙物态的分子距离较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态是固态 B . 从甲物态变化到丙物态需要吸热 C . 从乙物态变化到丙物态叫液化 D . 从甲物态变化到丙物态时应在特定温度下才能发生
  • 1. (2023九上·惠来期中) 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闻到花香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 . 图乙中,让笔杆热起来,只能采用做功的方式 C . 图丙中,两个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D . 图丁中,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1. (2024九下·宜春期中)  作为初中生,我们要学会做饭这类基础生活技能。某同学在家炒菜时闻到菜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运动;炒菜时是通过方式改变菜的内能的。
  • 1. (2023九上·龙华期中) 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 . t2、t3时刻物体内能不相等 C . 该物体改变内能的方式与人冬天搓手取暖相同 D . 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小
  • 1. (2023九下·广州月考) 下列现象中,最能说明分子热运动的是(  )

    A . 晴天,微风吹拂,我们可以从树叶缝隙中透入的光柱中看到有微尘匆匆而过 B . 在量筒中装适量水,然后在底部注入硫酸铜溶液,马上搅拌之后,发现分界线没了,溶液颜色均匀了 C . 如图(ρ二氧化氮空气),在完全失重的环境,抽掉玻璃板之后,发现两瓶气体的颜色都慢慢变化 D . 将一滴红墨水(ρ红墨水),在较高处滴入一杯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变红了
  • 1. (2024·修水模拟)  中国的茶文化在古代已名扬世界。如图所示,泡一杯庐山云雾茶,我们能闻到淡淡的茶香,这属于现象;用开水泡茶出茶色更快,这是因为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 1. (2024·吉安模拟) 某款具有加热和按摩功能的艾草眼罩,眼罩中的加热丝和按摩器可以单独工作,也可以同时工作。眼罩中的加热丝和按摩器在电路中是(选填“并联”或“串联”)连接的;加热过程中能闻到艾草的香味是现象。
  • 1. (2024·吉安模拟)  飞天梦不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中国空间站多次推出“天宫课堂”。

    1. (1) 运载火箭实现了华夏千年飞天梦,火箭燃料应具备安全系数大、热值较的特点。
    2. (2) “天宫课堂”上,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相接触后粘在了一起,慢慢拉开板后形成了一个长长的“液桥”(如图),该现象主要说明了水分子间存在力。
  • 1. (2024·新疆模拟)  某社区开设了“幸福食堂”,既能减轻上班族的家务负担,又能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让居民乐享幸福“食”光。
    1. (1) 走进食堂能闻到饭菜的香味,这是现象;
    2. (2) 燃烧天然气烹饪食物,食物内能的增加是通过的方式实现的;
    3. (3) 天然气在燃烧时把化学能转化为能,其热值;当气温下降导致更多热量散失到空气中时,燃料的利用率
    4. (4) 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天然气属于能源。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8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