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邵东期中)  某同学做“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时,作出弹簧弹力F与其伸长量x之间关系的F-x图像,如图所示,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通过图像可知,弹簧弹力F与其伸长量x成(选填“正比”或“反比”);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N/m。

  • 1. (2024高二下·邵东期中)  如图所示,甲、乙两人踩着滑雪板在冰面上“拔河”。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甲的质量比乙大,拉绳时手与绳没有发生相对滑动,则在“拔河”比赛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对乙的拉力大 B . 乙对甲的拉力大 C . 甲的惯性大 D . 乙的惯性大
  • 1. (2024高二下·邵东期中)  如图所示,重为6N的物体挂在轻质弹簧的下端时,弹簧伸长了0.02m。现换用另一个重为9N的物体挂在弹簧的下端(形变仍在弹性限度内),这时弹簧的伸长量、劲度系数分别是(  )

    A . 0.02m、200N/m B . 0.03m、450N/m C . 0.03m、300N/m D . 0.05m、900N/m
  • 1. (2024高二下·孝感期中) 如图甲所示,质量相同的物块A、B相互紧靠着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A、B均可看成质点。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左、右端分别与墙壁和物块A连接,用外力向左缓慢推动物块B运动一段距离,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撤去外力,A向右运动过程中,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时刻A的速度大小均为时刻A的速度达到最大值v,时刻A的速度减为0,则( )

    A . B . A、B分离前后弹簧振子的振幅之比为 C . D . A、B分离前后A的最大加速度之比为2:1
    1. (1) 某同学设计制作了“水平加速度测量仪”,其结构如图(a)所示。两根劲度系数均为k的轻弹簧a、b和质量为m的小物块连接,穿在光滑水平杆上,静止时a、b均处于原长,小物块处于O点,在毫米刻度尺的对应位置标记刻度0。他将该装置放在汽车上,当汽车沿水平路面做加速直线运动时,观察到小物体向O点右侧移动距离d,则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a=、方向为
    2. (2) 另一同学设计制作了“竖直加速度测量仪”,其结构如图(b)所示,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弹簧旁沿竖直方向固定一个带毫米刻度尺的小木板,弹簧下端悬吊0.9N的重物静止时,弹簧下端的指针对准木板上刻度为c的位置。把悬吊1.0N重物静止时指针位置的刻度标记为0,以后该重物就固定在弹簧上,和小木板上的刻度构成了一个“竖直加速度测量仪”。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①此弹簧的劲度系数N/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②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毫米刻度尺上a刻度处应标记为。(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 (2024高一下·武汉期中)  如图甲所示,下端带有挡板、光滑且足够长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物块a、b用轻弹簧连接,一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后一端与物块b连接,另一端连接轻质挂钩,滑轮左侧轻绳与斜面平行。开始时物块a、b静止,在挂钩上挂一物块c(图中未画出)并由静止释放,当物块b的速度减为零时,物块a刚要开始滑动。物块b运动过程中不会碰到定滑轮,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随物块b的位移x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为 , 物块a的质量为 , 取重力加速度。求:

    1. (1) 物块b的质量;
    2. (2) 从物块b“刚要滑动”到“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物块b做的功以及物块c的质量;
    3. (3) 物块b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最大值。
  • 1. (2024高一下·湖北期中)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器材如下:一端有挡板、长为 L的光滑木板,一把刻度尺,一个质量为 m的重物,一劲度系数为 k的轻弹簧。实验步骤如下:

    1. (1) 将木板水平放置,弹簧的左端固定在挡板上;
    2. (2) 将重物贴近弹簧右端;
    3. (3) 将木板的右端缓慢抬高不同的高度,测出弹簧的长度 x1、x2...和此时木板右端到水平面的高度 , 以x为纵轴,选填“h”或“为横轴,作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其图像斜率大小为P,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图像纵轴截距的物理意义是
  • 1. (2024高二下·曲靖月考)  如图甲,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从弹簧上方处静止下落。若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建立竖直向下坐标轴 , 小球下落至最低点过程中的图像如图乙(图中 , g均为已知量),不计空气阻力,g为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到x1段,小球做加速度逐渐越小的减速运动 B . 弹簧受到的最大弹力为 C . 该过程中小球与弹簧组成系统的势能变化的最大值为 D . 小球向下运动过程中最大速度为
  • 1. (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 某运动员以如图所示的姿势蹲在水平地面上,则该运动员( )

    A . 一定受到摩擦力 B . 所受压力就是重力 C . 受到的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脚掌形变产生的
  • 1. (2024高三下·贵港模拟) 利用6V的恒压电源、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内阻不计)、定值电阻、阻值随长度均匀变化的电阻丝(总长度为0.05m,总阻值为25Ω)、金属弹簧(电阻不计)、开关、导线,改装成如图甲的测力计,拉力为零时滑片P刚好在电阻丝的左端。

    1. (1) 图甲的电路中,如果开关闭合,拉力F增加时,电流表的示数(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 (2) 图甲的电路中,定值电阻的作用是,阻值至少为Ω;
    3. (3) 弹簧所受拉力F与其伸长量的关系如图乙.若定值电阻为20Ω,则电流表的示数I与弹簧所受拉力F的关系式(A),由此可知用电流表改装的测力计刻度是(选填“均匀”“不均匀”)的。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3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