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考·泸州模拟) 一次下雨天,小明不经意间转动手中的雨伞,发现水珠向四周飞出,如图甲。受此启发,小明按此原理设计了一装置测当地重力加速度,设计如下实验:一带槽水平圆盘在电动机带动下匀速转动,槽边缘有一小孔,一较长浅色铁条用细线悬挂,其下端靠近圆盘边缘,如图乙所示。向圆盘槽内注入红色墨水,转动中有红色墨水从小孔沿水平方向甩出,烧断细线,铁条自由下落。实验后在铁条上留有清晰红色细线,在铁条上连续每条细线取一计数线,分别记为 , 用刻度尺测得段的距离分别为单位:米 , 如图丙所示。已知圆盘转动周期为单位:秒 , 则以下结果均用题干所给物理量表示

     

    1. (1) 相邻计数线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2. (2) 点经过小孔时的速度大小为 
    3. (3) 由此可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1. (2024高考·梅州模拟) 小明同学利用频闪相机来探究摩托车的运动规律。从某时刻()开始的一段时间内,该摩托车可视为沿直线运动,每隔0.5s测量一次其位置,坐标为x,结果如下表所示:

    t/s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x/m

    0

    0.46

    1.24

    2.34

    3.76

    5.50

    7.56

    9.94

    12.64

    根据表格内容可知(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1. (1) 由表格数据可判断摩托车近似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理由是
    2. (2) 当时,摩托车的速度大小为m/s。
    3. (3) 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1. (2024高一上·抚顺期末) 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木块及打点计时器可以完成多个力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研究小组利用该装置完成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乙研究小组利用该装置完成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丙研究小组将长木板放平,并把小车换成木块,完成了“测定长木板与木块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

      

    1. (1) 关于甲、乙两研究小组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2. (2) 乙小组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BCDE是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来,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则这条纸带记录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3) 丙小组打出纸带时钩码质量为m , 木块质量为M , 重力加速度为g , 测得加速度为a , 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用符号mMag表示)
  • 1. (2024高三上·浑源月考) 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

    1. (1) .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和质量M、合外力F的关系,应用了法的科学方法;
    2. (2) .若该同学要探究加速度a和拉力F关系,应该保持不变;
    3. (3) .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加速度a同时跟合外力F和质量M两个因素有关.为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她想用砂桶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 , 为了减少这种做法而带来的实验误差,她先做了两方面的调整措施:

      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目的是.使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目的是使拉小车的力近似等于

    4. (4) .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得到如图甲所示的图像,试分析其原因
    5. (5) .出现如图乙所示图像的原因是
  • 1. (2023高一上·松山湖月考)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 (1) 为完成实验,除了图甲中标出的器材外,还需要____。
    2. (2) 某次实验时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实验获得的纸带及测量数据如图乙所示,A、B、C、D、E、F为相邻的六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实验时忘记标注纸带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下列数据中最接近xAB的是____.
    3. (3) 已知电火花计时器连接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变电源,结合图乙中的测量数据,纸带上打出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m/s2 . (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 (2024高一上·徐州期末)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仪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下列操作或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本实验需要平衡摩擦力 B . 实验时,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C . 本实验需要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绳与木板平行 D . 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 1. (2024高一上·惠州期末) 图为某同学利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纸带,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 , 其中:.

    1. (1)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为____。
    2. (2) 通过分析纸带,在表1中列出了打点计时器打下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则打点计时器打下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表1

      位置

      速度

      0.792

      0.833

      0.915

      0.956

    3. (3) 根据表1中的实验数据,以点为计时起点,在图中画出小车的速度一时间图像.

    4. (4) 通过分析图中纸带的测量数据或者图10中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均可以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理由是(说出一条理由即可).
    5. (5) 请直接用和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来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得(用所给字母符号表示).
    1. (1)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2. (2) 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运动情况时,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或物体这两个操作步骤的先后关系是( )
    3. (3)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的低压交流电。则:打点计时器打“”时,小车的速度 ,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 1. (2024高一上·江门期末) 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由电火花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如图所示 , 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电源的频率为

    1. (1) 实验中电火花计时器应选择____电源。
    2. (2) 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
    3. (3) 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计算结果保留位有效数字
    4. (4) 小车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计算结果保留位有效数字
    5. (5) 根据纸带上位移的数据发现,可证明小车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 1. (2024高一上·天河期末) 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

    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 , 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选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乙中所示

    通过测量、计算可以得到在打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记作

    以速度为纵轴、时间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丙所示。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1) 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____和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2. (2) 在图丙中已标出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请在该图中标出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图像
    3. (3) 观察图像,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是图像与纵轴交点的物理意义是
    4. (4) 描绘图像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的要求是填“越小越好”、“越大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填“有关”或“无关”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