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①____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②____啊,北国的秋,③____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④____从杭州赶上青岛,⑤____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⑥____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 , 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1. (1) 填入第一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无论

      只是

      /

      而且

      B

      不管

      只是

      /

      而且

      C

      不管

      可是

      不但

      /

      不过

      D

      无论

      可是

      更要

      不过

    2. (2) 第一段中作者写到了自己不远千里赶上北平的理由是“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你认为故都的“秋味”是什么?请简要概述。
    3. (3) 郁达夫作为一个散文大家,在用词上十分讲究,用准确而雅致的语言抒发自己的情感。请结合文本,赏析第二段中加点词所蕴含的情感。

      ①当然:

      ②看不饱,尝不透: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是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有删改)

    1. (1)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在江南“不感到岁时的肃杀”,作者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3. (3) 文章最后一段写到江南的雪景时,共有四处引用写雪的古诗句。这四处古诗句的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引用这些诗句的目的是什么?
  • 1. 仿照例句,以“冬天”为描写对象,写段话。

    例句:有人感叹秋天,因为她的萧索,仿佛伤感和落寞的人生;有人赞美秋天,因为她的高阔,犹如沉稳而博大的胸怀。

    仿写:

  • 1. 《故都的秋》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 . 两种声音的描写,其实没有什么可探究的,就是写实而已,这两种声音那时那地确实有。 C . 两种声音的描写,很好地写出了北国秋天景色的多样性,不然,就显得单调而乏味。 D . 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了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折(qū) 歌(qǔ) 漫(mí) 明善睐(móu) B . 动(zhàn) 煤(xiè) 搏(mài) 含情脉(mò) C . 时(shà) 袅(nà) 负(hè) 枪实弹(hè) D . 如(pì) 文(fàn) 出(chāi) 强人意(chà)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道法自然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含义:一曰“自然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万物生长,丰富多样,唯其丰富多样,方蔚为大观。二曰“自然律”,自然而然,万物各有其性,无不顺天而生,只有顺应自然,方能得道而行。 

     万法归宗,内涵深广。万法,可理解为万千法门,条条门径,径径通达;归宗,可理解为种种法门,如百川归海,终归一宗。 

    道法自然,就教育而言,就是要效法自然之丰富性,追求教育生态的多样化;就是尊重自然之道、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因材施教,顺天致性,使生命得以舒展。万法归宗,就教育而言,就是要始终不忘初心,立德树人。教育生态,丰富多样;教育方式,林林总总;教育方法,千变万化。但无论何种样式的教育,都要以人的健康、幸福和成长为宗旨;都要直指人心,培养有道德的心灵;都要以舒展生命、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提升德性、健全人格为指归,使人变得更高尚,更幸福,更有价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禀赋,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教育应该顺应人的天性,追求个性化的教育,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成长的教育,使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和谐而又充分的发展。 

     只有多样化的教育生态才能形成“不拘一格降人才”“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教育格局;只有各种人才脱颖而出,才能形成万马奔腾、龙腾虎跃的生动局面,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形成多样化的教育生态和个性化的教育,必须有宽松的环境,肥沃的土壤,自由的空气,开放的胸襟,形成以人为本、和而不同、不拘一格、纵横开合的办学格局。 

     教育是为人而存在的,教育应该尊重人的个性。美国的道尔顿教育计划非常注重对学生个性化的教育。道尔顿教育认为,人的知识结构是因人而异的,由此形成了道尔顿教育的知识结构论和学生选课指导依据。在他们看来,选课必定促进学生的知识构成发生变化,促进学生形成单核(在一个学科领域有发展潜能)双核和多核等不同类型的知识结构。对于明显的单核或双核知识结构的学生,学术倾向较重,他们未来发展往往是朝着一个或两个领域深化,要注重加强对其核心领域的课程支撑。对于多核知识结构的学生,他们的人生道路选择面广,更多地具有领袖气质,要注重对他们的领导与组织能力的培育。围绕学生的知识结构创设相应的课程体系,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化知识构成,促使学生的志趣逐步形成,从而为学生的专业选择做好准备。 

     (摘编自翟小宁《道法自然与万法归宗》)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把资金投到电影制作环节中,参加国际电影节赚得口碑,之后再去宣发、销售和推广,在当下这是一条独立电影的可行之路。至于这条路能走多远,仍需时间的验证。 B . 很多人认为山寨是祸水,是阻碍行业发展,影响创新企业发展的罪魁祸首。然而乐动卓越CEO邢山虎则认为用良好的心态看待山寨,被山寨也未尝不是件坏事。 C . 对于“异地养老”模式还是应以市场来进行调节,把选择服务的权利交给老人。随着养老服务体系规范化,政府应由“补机构”向“补人头”转变,也就是将补贴发给作为服务对象的老年人,以此来解决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 D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说,目前中国房地产一个重要特点是分化越来越严重,在价格上也体现了这个特点。三、四线城市房价大体上是回落的,问题和矛盾主要集中在部分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
  • 1. 下列对《荷塘月色》一文中划线叠词表达效果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点明了妻子半睡半醒的状态。) B .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树木多而密且茂盛的样子。) C .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不仅描绘出了路的弯曲,而且准确呈现了曲折之深和荷塘之幽,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曲径通幽”的园林之美。) D .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写叶子如跳舞的女子一样清净美丽。)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李彪,字道固,孝文赐名焉。举孝廉,至京师,李冲礼之其厚,彪深宗附之。孝文初,为中书教学博士,迁参著作事。 

     表上封事七条,其一曰:臣愚以为第宅车服,自百官以下至于庶人,宜为其等制。使贵不逼贱,卑不僭高,不可以称其侈意,用违经典。其二曰:今诚宜准古立师傅,以诏导太子。诏导正则太子正,太子正则皇家庆,皇家庆则人事幸甚矣。其三曰:臣谓宜于河表七州人中,擢其门才,引令赴阙,依中州官比,随能序之。其七曰:愚谓如有遭父 母丧者,皆得终服。若无其人有旷庶官者,则优旨慰喻,起令视事。帝览而善之,寻皆施行。 

     彪稍见礼遇。诏曰:“彪虽宿非清第,然识性严聪,学博坟籍,颇堪时用。”其年,加员外散骑常侍,使于齐。彪前后六度衔命,南人奇其謇博。彪既为孝文所宠,性又刚直,遂多劾纠,远近畏之。帝宴群臣于流化池,谓仆射李冲曰:“李彪之直,是我国得贤之基。” 

     车驾南伐,彪兼度支尚书,与仆射李冲等参理留台事。彪素性刚豪,与冲等意议乖异,遂形于声色。冲积其前后罪过,上表曰:“去年大驾南行以来,彪兼尚书,其言与行舛,是己非人,专恣无忌。宜亟投彪于有北,以除奸矫之乱政。”有司处彪大辟;帝恕之,除名而已。 

     彪寻归本乡。帝将复采用。会留台表至,言彪与御史贾尚往穷庶人恂事,理有诬抑,奏请收彪。彪自言事枉,帝明彪无此,遣左右慰勉之。听以牛车散载,送之洛阳,会赦得免。 

      郭祚为吏部彪为子志求官祚乃以旧第处之彪以位经常伯又兼尚书谓祚应以贵游拔之深用忿怨形于言色 , 体上往往疮溃,痛毒备极。赠汾州刺史,谥曰刚宪。 

     《北史卷四十列传第二十八》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擢其门才,引令赴阙,依中州官比,随能序之。 

       ②彪兼尚书,其言与行舛,是己非人,专恣无忌。 

  • 1. 请解释诗歌中划横线词语的含义。 

     感遇 

     陈子昂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漠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