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课外阅读

    大国工匠:高凤林

           焊枪是针,弧光是线,他追寻着焊光,在火箭发动机的“金缕玉衣”上焊出了一片天。

    他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火箭发动机焊接车间班组长,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

    当年我国卫星发射成功后,年幼的高凤林曾问父母:“卫星是怎么飞到天上去的?”当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学毕业面临抉择时,母亲一句“报考七机部技校吧,去解你小时候的迷惑。”从此,他便与航天结下了不解之缘。

    迈出校门的高凤林,走进了人才济济的火箭发动机焊接车间氩弧焊组,跟随我国第一代氩弧焊工学习技艺。师傅给学员们讲中国航天艰难的创业史,讲航天产品成败的深远影响,还有党和国家对航天事业的关怀和鼓励。从那时起,“航天”两个字深深镌刻在高凤林的内心。

    为了练好基本功,他吃饭时习惯拿筷子比画着焊接送丝的动作,喝水时习惯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更曾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渐渐地,高凤林积攒的能量迸发了出来。

    20世纪90年代,为我国主力火箭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设计的新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其大喷管的焊接曾一度成为研制瓶颈。火箭大喷管的形状有点儿像牵牛花的喇叭口,是复杂的变截面螺旋管束式,延伸段由248 根壁厚只有0.33毫米的细方管通过工人手工焊接而成。全部焊缝长达近900 米,管壁比一张纸还薄,焊枪停留0.1 秒就有可能把管子烧穿或者焊漏,一旦出现烧穿和焊漏,不但大喷管面临报废,损失百万,而且影响火箭研制进度和发射日期。

    高凤林和同事经过不断摸索,凭借着高超的技艺攻克了烧穿和焊漏两大难关。然而,焊接出的第一台大喷管X 光检测显示,焊缝有200 多处裂纹,大喷管将被判“死刑”。高凤林没有被吓倒,他从材料的性能、大喷管结构特点等展开分析排查。最终,在高层技术分析会上,他在众多技术专家的质疑声中大胆直言,是假裂纹!经过剖切试验,200 倍的显微镜下显示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就此,第一台大喷管被成功送上了试车台,这一新型号大推力发动机的成功应用,使我国火箭的运载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人们把比用金子还贵的氩气培养出来的焊工称为“金手”。高凤林是“金手天焊”,他之所以成为大国工匠,不仅因为他练就了一手绝活,还因为他焊接的对象十分金贵,是有火箭“心脏”之称的发动机, 更因为他在火箭发动机焊接专业领域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金手天焊”是高凤林技艺高超,屡屡攻克焊接技术难关的写照,更是新时代航天高技能工人风采的体现。

    高凤林深知作为知识工人的重要。离开学校8 年后,他重新走进校园,捧起课本,开始了长达4 年艰苦的业余学习。快毕业的时候,高凤林还在一次航天系统大型技术比赛中报了名。白天穿梭于工作现场、训练场、课堂,晚上抱着两摞厚厚的书籍学习到三四点钟,由于过度紧张和劳累,不到30 岁的他头发一把把地往下掉。终于,高凤林先在技术比赛中取得了实操第一、理论第二的好成绩。后来他又拿到了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文凭。

    一枝独秀不是春。高凤林在实践中不断培养了一批像他一样优秀的航天高技能人才。

    “能进高师傅的班组,跟着他学技术,本身就是很荣幸的事情,他的成功事迹还有敬业、钻研、不断突破极限的精神,都在一点一滴地影响着我们,给我们树立了很高的标杆。”他的徒弟说。

    在技术传承上,高凤林把自己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他指导徒弟如何掌握好焊接的工艺控制过程,来达到最佳焊接效果。针对出现的问题,他能够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手把手地指导,帮助徒弟举一反三。今天,他所在的班组,19 名组员中有5 名全国 技术能手、1 名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和1名航天技术能手。

    “事业为天,技能是地”,高凤林参加工作35 年来,默默奋战在火箭发动机系统焊接第一线,他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摘编自《中国人才》2015年第11期)

    相关链接:

    ①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立刻想到: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瑞士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德国工人、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日本手艺人……但对于中国制造来说,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

    ② 在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曾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

    1.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2. (2) 高凤林在自己的专业技术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请概括说明。
    3. (3) 结合全文,概括并分析高凤林被誉为“大国工匠”的原因。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彩/晕       挑/己     精/ B . 实/帚       寥/号     嵘/ C . /蚀       行/信笺     /拜 D . 于/子       刀/折     澈/
  • 1.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忠实与通顺,作为翻译的标准,应该是统一的整体,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与原意     的文字,不管多么通顺,都称不上是翻译;同样,译文词不达意也起不到翻译的作用。

    A . 不谋而合 B . 截然相反 C . 如出一辙 D . 大相径庭
  • 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少年听雨,青年听雨,是在异乡,那是在祖国的北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柔风细雨,不是北方的个性,只有领略过北方豪雨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北方的魅力。

    ①忽晴忽雨,豪爽淋漓,一如北方汉子草原牧民的脾性,一如在黄土坡上高唱信天游的陕北人 ②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真个是豪气冲天 ③骑在自行车上,大雨淋了个透,阳光很快就晒干了 ④在风沙弥漫的北方,绝没有细雨如丝,要下就是瓢泼大雨 ⑤那雨从天而降,冲刷一切,荡涤一切,忽儿又雨过天晴,阳光灼灼 ⑥在北方,永远不用带伞

    A . ④②⑤①⑥③ B . ④⑤③②⑥① C . ⑥⑤③②①④ D . ②⑤④③①⑥
  • 1. 高考链接: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各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 (1)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2. (2)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 1. 下列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玲珑剔透     离群索居      索然无味 B . 笃实厚学    不谋而合      雕虫小技 C . 出类拔萃    鞠躬尽悴      人才荟萃 D . 巧夺天工    脚踏实地      技近乎道
  • 1. 下面是从电视新闻中截取的三个电视画面,请在分析画面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写一则100左右的新闻评论。

    第一幅画面:西北某地的一个小女孩,把半瓶水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里,她说:“我要靠它喝整整一天。”

    第二幅画面:某大会主席台排桌上,许多瓶水只是被拧开了瓶盖,喝了一小口,主席台上空无一人。

    第三幅画面:某饮用水展销会上,玻璃展窗内,一瓶600毫升装的水,标签上醒目地写着:售价198元。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A(尽心竭力/处心积虑)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B(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1. (1) 给加点字注音。

      ①发自肺腑(  )(  )      ②臻于至善(  )

      ③超今冠古(  )      ④笃实(  )

    2. (2) 结合语境,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

      A:  B:

    3. (3) 解释下列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①炉火纯青:

      ②废寝忘食:

      ③超今冠古:

      ④出类拔萃:

      ⑤格物致知:

  • 1. 下列句子中使用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 B . 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 C . 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 D . 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
  • 1. 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是什么让彭翔华成为“大国工匠”?是精准的技艺,超人的胆魄! B . 那么为什么常人没有感觉到科学美呢?责任在科学家。 C . 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么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D . 天文物理是美丽的。还有什么比宇宙的诞生更美丽?还有什么比黑洞、多重宇宙和交响共鸣着的宇宙更美丽?
1 2 3 4 5 下一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