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一上·雅安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近年来,各大中城市抢人大战持续升级。为了更多留住人才,一线大城市都表现出曹操《短歌行》中“”的渴望,认为人才越多越好,决不会有“人满之患”。
    2. (2) 在古典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飞鸟的意象,作者借它们传情达意,读来意趣横生。诸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句中,它是只有在梦境才能看到的神奇之鸟;《登高》“ ”一句中,它低回盘旋,仿佛作者漂泊无助的身影。
    3. (3) 对比衬托是古诗词创作的常用手法,例如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  ”,以美女衬英雄;再写“”,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
  • 1. (2023高一上·高县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泊岳阳城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注】①此诗是安史之乱后杜甫乘舟初到岳阳时所作。②图南,鲲鹏:鲲鹏是传说中鲲鱼变化成的大鹏鸟。《庄子·逍遥游》写道:“(鹏)乃今将图南。”“图南”意为打算向南飞,比喻人的志向远大。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杜甫的《登高》与本诗相比,二者在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 (1) 曹操《短歌行》中,作者引用《诗经》中的“”,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
    2. (2)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直抒胸臆,表现诗人高洁傲岸、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特点的诗句是:“?”
    3. (3) 杜甫的《登高》中,诗人用“”,直接抒发自己的多重愁苦,被宋代学者罗大经认为“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
  • 1. (2023高一上·惠来期中) 名篇名句默写
    1. (1)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就印证了这句话。
    2. (2) 白居易《琵琶行》中以比喻手法摹写琵琶的声音,其中表现声音婉转流利的“”。
    3. (3) 中国古诗重视“兴发感动”,如杜甫《登高》中“”以叶落纷纷生发悲秋之意,李清照《声声慢》中“”则由菊花零落之景触发自伤之情。
    4. (4) 韩愈《师说》中点明“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的两句是:“。”
  • 1. (2023高一上·仁寿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 , 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人事:指与人结交来往。②鞅:马驾车时颈上的皮带,代指车马。这句是说居处僻陋,车马稀少。③墟曲:犹乡野。墟,隐僻之地。④披:拨开。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2) 陶渊明的乡居生活总体说是镇静安静的,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 1. (2023高一上·天津市月考) 下列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即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 . 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 . 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 . 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 1. (2023高一上·天津市月考) 下列对《登高》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练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 . 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 . 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 . 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 1. (2023高二上·六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寒星霜月,孤月一轮,漠漠旷野,沉寂无声。蓦然夜色里传来凄婉的笛声,是《折杨柳》,还是《凉州词》?中原白发母亲泪,闺中娉婷少妇愁。山路遥遥,水路遥遥,风路遥遥,雨路遥遥。何处觅故乡?大山隔绝,戈壁隔绝,荒漠隔绝。断鸿声里,听胡笳悲切。月色里,是什么发出幽幽青光?可怜荒滩戈壁骨,犹是春闺梦中人。谁承想,这漠漠荒野曾是布满剑戟和鼓角的血土!

    这里本来就是一片古战场,只要你静下心来,侧耳倾听,那箭矢雨的呼啸那烈烈战马的长嘶那城楼上的角鸣那剑戈撞击的铿锵都会从远方传来从历史深处传来

    战争与和平是平衡人类的两块砝码。历史的躯体里流淌着血与火的基因,也长满诗与歌的细胞。如果没有战争,历史的躯体会成为侏儒;如果没有诗与歌,①     , 而失去丰腴和弹性。

    玉门关既是边陲重关,②    。如果把古丝绸之路分为东、中、西三段,这里既是东段的终点,又是中段的起点,由此可以进新疆的伊吾,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部边缘途经焉耆、轮台、龟兹、姑墨、疏勒,越葱岭,至安息,而可达古罗马帝国…… 

    1. (1) 下列对文中使用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会从远方和历史深处传来,箭矢镞雨的呼啸声,烈烈战马的长嘶声,城楼上的角鸣声以及铿锵的剑戈撞击声。”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 (3)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1. (1) 杜甫在《登高》中,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诗句中的句子是:
    2. (2) 《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
    3. (3) 李煜在《虞美人》中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表现愁绪绵绵不断的句子是
    4. (4) 《静女》中,描写男主人公爱屋及乌,表达对女主人公喜爱的句子是:

    5. (5)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过渡到梦境的句子是
    1. (1) 《阿房宫赋》中,杜牧说“”,认为秦国亡于自身,随后又指出这类历史悲剧一再重演的原因是“”。
    2. (2)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使用了顶真手法,白居易《琵琶行》“”也用了这种手法,写琵琶曲乐音暂时停顿,为曲终前的高潮蓄势。
    3. (3)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一句,是感叹时无英雄;“”一句,是通过描写佛狸祠社日的热闹场面,表达对统治者不思进取,百姓愚昧麻木、安于异族统治的忧愤之情。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