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北京) 在发现新的物理现象后,人们往往试图用不同的理论方法来解释,比如,当发现光在地球附近的重力场中传播时其频率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后,科学家分别用两种方法做出了解释。

    现象:从地面P点向上发出一束频率为的光,射向离地面高为H(远小于地球半径)的Q点处的接收器上,接收器接收到的光的频率为

    方法一:根据光子能量(式中h为普朗克常量,m为光子的等效质量,c为真空中的光速)和重力场中能量守恒定律,可得接收器接收到的光的频率

    方法二:根据广义相对论,光在有万有引力的空间中运动时,其频率会发生变化,将该理论应用于地球附近,可得接收器接收到的光的频率 , 式中G为引力常量,M为地球质量,R为地球半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方法一得到g为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 B . 由方法二可知,接收器接收到的光的波长大于发出时光的波长 C . 若从Q点发出一束光照射到P点,从以上两种方法均可知,其频率会变小 D . 通过类比,可知太阳表面发出的光的频率在传播过程中变大
  • 1. (2023·临海模拟) 如图所示,某激光器的一端固定于圆心O点,以角速度O点转动,转动过程中从激光器的另一端连续发出波长为的细激光束(不计光束截面积),在半径为R的虚线圆某处固定一弧形接收屏,接收屏沿虚线圆的长度为l。激光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接收屏接收到的光子数为n , 已知普朗克常数为h , 激光传播的速度为c , 则激光器的发射功率为(  )

    A . B . C . D .
  • 1. (2023·海南) 已知一个激光发射器功率为 , 发射波长为的光,光速为 , 普朗克常量为 , 则(    )
    A . 光的频率为 B . 光子的能量为 C . 光子的动量为 D . 在时间内激光器发射的光子数为
  • 1. (2023·浙江) 有一种新型光电效应量子材料,其逸出功为W0。当紫外光照射该材料时,只产生动能和动量单一的相干光电子束。用该电子束照射间距为d的双缝,在与缝相距为L的观测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测得条纹间距为∆x。已知电子质量为m , 普朗克常量为h , 光速为c , 则( )
    A . 电子的动量 B . 电子的动能 C . 光子的能量 D . 光子的动量
  • 1. (2023·上海) 能量为8eV的光子的波长为,下一代超高精度原子钟的工作原理依据核反应方程 +。(已知:h=6.63×10-34Js,1eV=1.6×10-19J)
  • 1. (2023·江苏) “夸父一号”太阳探测卫星可以观测太阳辐射的硬X射线。硬X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设波长为。若太阳均匀地向各个方向辐射硬X射线,卫星探测仪镜头正对着太阳,每秒接收到N个该种光子。已知探测仪镜头面积为S , 卫星离太阳中心的距离为R , 普朗克常量为h , 光速为c , 求:
    1. (1) 每个光子的动量p和能量E


    2. (2) 太阳辐射硬X射线的总功率P


  • 1. (2023·新课标卷) 铯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发射的光子具有稳定的频率,铯原子钟利用的两能级的能量差量级为10-5eV,跃迁发射的光子的频率量级为(普朗克常量 , 元电荷)(  )
    A . 103Hz B . 106Hz C . 109Hz D . 1012Hz
  • 1. (2023·浙江模拟) 表面沾有流感病毒的口罩,可使用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照射,破坏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结构,达到消灭病毒的效果。已知普朗克常量 , 若该紫外线以强度为垂直照射口罩表面2.0s,则这2.0秒钟每平方厘米接收的紫外线光子数目为(  )
    A . B . C . D .
  • 1. (2023·山西模拟) 原子结构模型发展是指从1803年道尔顿提出的第一个原子结构模型开始,经过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过程。科学家发现光既能像波一样向前传播,有时又表现出粒子的特征。因此我们称光有“波粒二象性”。关于原子结构和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可以解释氢原子光谱 B . 电子束动量越小,粒子性越显著 C . 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D . 光电效应可以用经典物理学解释
  • 1. (2023·宁波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提出能量子的概念,成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B . 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C .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是因为这束光的光强太小 D . 德布罗意在普朗克能量子和爱因斯坦光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猜想,而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他的猜想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共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