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湖北)  如图所示,两足够长平行金属直导轨MN、PQ的间距为L,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直导轨在左端M、P点分别与两条竖直固定、半径为L的圆弧导轨相切。MP连线与直导轨垂直,其左侧无磁场,右侧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长为L、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ab跨放在两圆弧导轨的最高点。质量为2m、电阻为6R的均匀金属丝制成一个半径为L的圆环,水平放置在两直导轨上,其圆心到两直导轨的距离相等。忽略导轨的电阻、所有摩擦以及金属环的可能形变,金属棒、金属环均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现将金属棒ab由静止释放,求

    1. (1) ab刚越过MP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
    2. (2) 金属环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3. (3) 为使ab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不与金属环接触,金属环圆心初始位置到MP的最小距离。
  • 1. (2024·湖北)  关于电荷和静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B . 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且由电势低的等势面指向电势高的等势面 C . 点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静止释放,该点电荷的电势能将减小 D . 点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静止释放,将从高电势地方向低电势的地方运动
  • 1. (2024·湖北)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接入正弦交流电,灯泡的电阻是灯泡的2倍。假设两个二极管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无穷大。闭合开关S,灯泡的电功率之比为(  )

    A . 2︰1 B . 1︰1 C . 1︰2 D . 1︰4
  • 1. (2024·河北) 如图,边长为的正方形金属细框固定放置在绝缘水平面上,细框中心O处固定一竖直细导体轴。间距为L、与水平面成θ角的平行导轨通过导线分别与细框及导体轴相连。导轨和细框分别处在与各自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足够长的细导体棒在水平面内绕O点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水平放置在导轨上的导体棒始终静止。棒在转动过程中,棒在所受安培力达到最大和最小时均恰好能静止。已知棒在导轨间的电阻值为R,电路中其余部分的电阻均不计,棒始终与导轨垂直,各部分始终接触良好,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 (1) 求棒所受安培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 (2) 锁定棒,推动棒下滑,撤去推力瞬间,棒的加速度大小为a,所受安培力大小等于(1)问中安培力的最大值,求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
  • 1. (2024·河北) 如图,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系住一带电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绕O点做圆周运动。图中A、B为圆周上的两点,A点为最低点,B点与O点等高。当小球运动到A点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恰好为0,已知小球的电荷量为、质量为m,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 (1) 电场强度E的大小。
    2. (2) 小球在A、B两点的速度大小。
  • 1. (2024·河北) 某种花卉喜光,但阳光太强时易受损伤。某兴趣小组决定制作简易光强报警器,以便在光照过强时提醒花农。该实验用到的主要器材如下:学生电源、多用电表、数字电压表、数字电流表、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白炽灯、可调电阻、发光二极管LED、光敏电阻、NPN型三极管VT、开关和若干导线等。
    1. (1) 判断发光二极管的极性使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二极管的电阻。如图1所示,当黑表笔与接线端M接触、红表笔与接线端N接触时,多用电表指针位于表盘中a位置(见图2);对调红、黑表笔后指针位于表盘中b位置(见图(2),由此判断M端为二极管的(填“正极”或“负极”)。

    2. (2) 研究光敏电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伏安特性

      ①采用图3中的器材进行实验,部分实物连接已完成。要求闭合开关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从0开始。导线的另一端应分别连接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以上三空选填接线柱标号“A”“B”“C”或“D”)。

      ②图4为不同光照强度下得到的光敏电阻伏安特性图3曲线,图中曲线Ⅰ、Ⅱ和Ⅲ对应光敏电阻受到的光照由弱到强。由图像可知,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其表面受到光照的增强而(填“增大”或“减小”)。

    3. (3) 组装光强报警器电路并测试其功能图5为利用光敏电阻、发光二极管、三极管(当b、e间电压达到一定程度后,三极管被导通)等元件设计的电路。组装好光强报警器后,在测试过程中发现,当照射到光敏电阻表面的光强达到报警值时,发光二极管并不发光,为使报警器正常工作,应(填“增大”或“减小”)可调电阻的阻值,直至发光二极管发光。

  • 1. (2024·河北) 如图,真空中有两个电荷量均为的点电荷,分别固定在正三角形的顶点B、C.M为三角形的中心,沿的中垂线对称放置一根与三角形共面的均匀带电细杆,电荷量为.已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a,M点的电场强度为0,静电力常量的k.顶点A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A . B . C . D .
  • 1. (2024·河北) 为两个完全相同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如图1所示(三角形脉冲交流电压的峰值是有效值的倍),两端的电压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2所示,则两电阻在一个周期T内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

    A . B . C . D .
  • 1. (2024·河北) 我国古人最早发现了尖端放电现象,并将其用于生产生活,如许多古塔的顶端采用“伞状”金属饰物在雷雨天时保护古塔。雷雨中某时刻,一古塔顶端附近等势线分布如图所示,相邻等势线电势差相等,则四点中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

    A . a点 B . b点 C . c点 D . d点
  • 1. (2024·山东) 某学习小组对两种型号铅笔芯的电阻率进行测量。实验器材如下:

    学生电源(输出电压0~16V)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2A);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未知);

    电流表A(量程3A,内阻未知);

    待测铅笔芯R(X型号、Y型号);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开关S,单刀双掷开关K,导线若干。

    回答以下问题:

    1. (1) 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铅笔芯直径,某次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该读数为mm;
    2. (2) 把待测铅笔芯接入图乙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由最右端向左调节到合适位置,将单刀双掷开关K分别掷到1、2端,观察到电压表示数变化比电流表示数变化更明显,则测量铅笔芯电阻时应将K掷到(填“1”或“2”)端;
    3. (3) 正确连接电路,得到Y型号铅笔芯图像如图丙所示,求得电阻Ω(保留3位有效数字);采用同样方法得到X型号铅笔芯的电阻为1.70Ω;
    4. (4) 使用游标卡尺测得X、Y型号铅笔芯的长度分别为40.68mm、60.78mm,使用螺旋测微器测得X、Y型号铅笔芯直径近似相等,则X型号铅笔芯的电阻率(填“大于”或“小于”)Y型号铅笔芯的电阻率。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