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地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三上·沈阳月考) 通常情况下,自然条件较差的耕地会先遭到弃耕,而青藏高原出现了“逆向弃耕”现象, 即自然条件较好的区域弃耕率反而较大。“逆向弃耕”现象造成了耕地资源禀赋和开发利用程度的错配,加剧了人地矛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1) 青藏高原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出现“逆向弃耕”的原因是( )
    2. (2) 下列整治“逆向弃耕”现象的措施中, 最合理的是( )
  • 1. (2023高一下·郑州期中)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艾草(下右图)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对环境适应性强,向阳而排水顺畅的地方都能够生长,但以湿润、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艾叶具有祛湿、散寒、驱邪毒等功效。我国民间自古就有食艾、悬艾、饮艾、熏艾的习俗。

    南阳市(下左图)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地处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该市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优质艾草种植基地和集散地。近年来,南阳把发展艾草产业作为全市大健康产业的重点。科研部门培育出了含绒量更高、药用价值更好的艾草新品种,取代了野生艾草。自带绿色生态属性的艾草,是发展扶贫产业的“最佳拍档”,农民可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依托艾草种植,当地企业生产的艾条、艾绒、艾叶精油等产品大量销往各地。据统计,艾草亩均年效益可达3000多元。

    1. (1) 结合材料分析南阳市发展艾草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 (2) 分析近年来南阳市艾草种植大面积增加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
    3. (3) 说明南阳市把艾草产业定位为扶贫产业“最佳拍档”的原因。
  • 1. (2023高二下·郑州月考) 读“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箭头a表示的人类活动若超过自然资源的供给服务功能,可能会引起( )
    2. (2) 图中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损害的自然环境的主要服务功能及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 1. (2023高三上·郑州开学考) 地下水漏斗区是由于集中开采地下水,导致开采区域的地下水水位下降,从而致使周边地下水流场发生变化,形成了漏斗状的凹面(左图)。华北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其中,大部分地下水的漏斗区域又集中在河北省。目前来看,河北省形成的20多个地下水漏斗区已经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特大的地下水降落区。右图为2020年河北省主要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形成是由于该地区( )
    2. (2) 地下水水位下降会导致河北省( )

      ①土壤盐碱化加剧②发生海水倒灌③产生地面沉降④气候干旱加剧

    3. (3) 下列关于该区域严重缺水现状提出的措施中,属于开源措施的是( )
  • 1. (2023高一下·中牟月考) 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布局,促进了区域内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图中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特点。某地理学习小组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针对如何新建这类大型商城的问题,同学们各抒己见。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 (1) 下列意见中,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
    2. (2) 要实现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的是( )
  • 1. (2023高一下·杭州月考) 随着人地协调观念的深入发展,人们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下图为主营复印机和打字机的欧洲兰克施乐公司的生产工艺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甲中应该进行的生产活动是( )

    A . 检查 B . 分类 C . 翻新 D . 运输
  • 1. (2023高二下·佛山月考) 石冰川是由岩石碎块和冰组成的舌状或叶状体,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向山下移动。 当体积细小的砂石向冰川底部转移,留在表层的砾石体积则越来越大。石冰川在高 海拔山区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气候变化的指标。下图为瑞士最长的石冰川— 瓦尔萨沙石冰川。据此回答问题。

    1. (1) 导致石冰川呈舌状或叶状的主要因素是(  )
    2. (2) 石冰川被认为比普通冰川更能适应气候变化,其原因是(  )
    3. (3)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石冰川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 1. (2023高一下·成都期末) 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是21世纪发展的两大新亮点,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当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2. (2) 有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1. (2023高一下·成华期末) 下图是瑞士著名雕塑《援手》:大树根部伸出一只手来托住整棵大树,向人们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创作者是伊娃·教提丽和比特·哈伯。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1) 雕塑《援手》呈现出的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及其内涵依次是( )
    2. (2) 下列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中,与“树”的破坏密切相关的有( )

      ①水土流失        ②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土壤污染        ④矿产资源短缺

  • 1. (2023高一下·蓝田期末) 受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及居民食品消费结构转型驱动,我国地与地的竞争日趋激烈,其通常不表现( )
    A . 林地与灾毁林地争地 B . 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争地 C . 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争地 D . 非农村建设与农业用地争地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2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