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下·江西模拟)  如图所示,倾角为θ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放置4个完全相同的滑块,编号为1、2、3、4,相邻滑块间距均为L。现有一表面光滑、质量为m的物体从滑块1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之后所有碰撞均为弹性正碰且碰撞时间极短。已知每个滑块的质量均为m0(m0>m),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物体与1号滑块前4次碰时的速度均相同,物体和滑块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 (1) 求物体释放时到滑块1的距离x;
    2. (2) 求物体与滑块1第5次碰撞前物体的速度大小v5
    3. (3) 若物体释放时到滑块1的距离为 , 求物体从释放到与滑块1发生第5次碰撞的时间t。
  • 1. (2024高三下·江西模拟)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

    1. (1) 在补偿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阻力后,打出了一条纸带,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A、B、C三点到O点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B=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 (2) 改变砝码的质量,重复实验,得到多组小车的加速度a及对应的力传感器示数F,根据质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为如图丙所示的直线,图像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 1. (2024高三下·江西模拟)  如图所示,将原长为3.5L的轻弹簧一固定在P点,另一与质量为m的带孔小球拴接在一起,再将小球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现将小球从M点由静止释放,它在下降的过程中依次经过了N、Q、S三点。已知小球在M点时弹簧的弹力与小球的重力大小相等,小球在N、Q两点时加速度相同, , PM=3L,PS=4L,MS=5L,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B . 小球运动到S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C . 小球从M点运动到S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 .
  • 1. (2024高三下·江西模拟)  某实验小组为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所用器材如下:

    A.干电池一节;

    B.电压表(量程为0~3V,内阻较大);

    C.电阻箱(阻值为0~999.9Ω);

    D.开关一个和导线若干。

    1. (1) 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补充完整
    2. (2) 调节电阻箱到最大阻值,闭合开关。逐次改变电阻箱的电阻,记录其阻值R、相应的电压表的示数U。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该干电池的电动势E=V、内阻r=Ω。(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3. (3) 由于电压表的内阻不是无穷大的,因此本实验干电池的内阻的测量值(填“偏大”或“偏小”)。
  • 1. (2024高三下·江西模拟)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M→N变化的p—V图像为如图所示的直线。已知气体在此过程中的最高热力学温度Tmax=320K,气体内能的变化满足 , 常量=1000J/K,求:

    1. (1) 此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的功W;
    2. (2) 气体在状态M时的热力学温度TM及此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
  • 1. (2024高三下·江西模拟)  某一沿x轴方向的静电场,电势在x轴上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B、C是x轴上的两点。一负电荷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B点运动到C点,该负电荷在(  )

    A . O点的速度最大 B . B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C点受到的电场力 C . B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在C点时的电势能 D . B点时的动能小于在C点时的动能
  • 1. (2024高三下·江西模拟)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第三象限内存在沿y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图中有一半径为R的绝缘刚性圆环,圆环经过坐标原点O(O点开有小孔),圆环圆心在直线y=x上,环内存在垂直坐标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电场中的粒子发射源P能沿x轴正方向发射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速度为v0的带正电粒子,粒子恰好从O点以速度v0进入磁场,粒子与圆环碰撞时无能量损失且电荷量不变,不计粒子受到的重力。

    1. (1) 求发射源P的坐标;
    2. (2) 调整圆环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可以控制粒子与绝缘圆环的碰撞次数,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tmin及此时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 1. (2024高三下·江西模拟)  如图所示,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静置一木板,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v0=3m/s的速度滑上木板,最终物块恰好到达木板的右端,木板沿地面运动的距离恰好等于木板的长度。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05,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 则木板的长度为(  )

    A . 1.0m B . 1.5m C . 2.0m D . 2.5m
  • 1. (2024高三下·江西模拟)  一凿子两侧面与中心轴线平行,尖端夹角为 , 当凿子竖直向下插入木板中后,用锤子沿中心轴线竖直向下以力敲打凿子上侧时,凿子仍静止,侧视图如图所示。若敲打凿子时凿子作用于木板1、2面的弹力大小分别记为 , 忽略凿子受到的重力及摩擦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 (2024高三下·江西模拟)  钍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广泛分布在地壳中。钍经中子轰击可得到核燃料铀(U),其反应方程为 , 此反应能将地球上现有的钍资源变成潜在的核燃料,是一种前景十分可观的能源材料。以Z、N、A分别表示铀的电荷数、中子数、质量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