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1高三下·成都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诗经·氓》中女主人公用“”两句表达了自己嫁给男子后多年辛勤操持家务的苦楚。
    2. (2) 《庄子·逍遥游》中大鹏能够水击三千里,扶摇直上九万里,却被只能“”的蝄与学鸠嘲笑,由此看出二者的不同境界。
    3. (3)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先从正面描写了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接着又选取一些日常活动从侧面来表现天气的寒冷,如写睡眠时“”,拉弓训练“”。
  • 1. (2021高一下·辽源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览镜

    孔平仲

    拂拭菱花试一临,貌随年改叹光阴。

    朱颜惨淡尘埃满,白发萧疏瘴雾侵。

    自笑腐唇因苦学,谁知瘦骨为愁吟。

    平生履行无人识,嗟尔顽铜岂照心。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 1. (2021高三下·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鄞县,起提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安石议论高奇,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明年,同修起居注,辞之累日。上章至八九,乃受。遂知制诰 , 纠察在京刑狱。安石本楚士,未知名于中朝,以韩、吕二族为巨室,欲借以取重。乃深与韩绛、绛弟维及吕公著交。神宗在颍邸,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登州妇人恶其夫寝陋,夜以刃斫之,伤而不死。狱上,朝议皆当之死,安石独援律辨证之减二等论。帝从安石说,且著为令。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由是赋敛愈重,而天下骚然矣。明年春京东河北有烈风之异民大恐帝批付中书令省事安静以应天变放遣两路募夫责监司郡守不以上闻者安石执不下 上元夕,从驾乘马入宣德门,卫士呵止之,策其马。安石怒,上章请逮治。御史蔡确言:“宿卫之士,拱扈至尊而已,宰相下马非其处,所应呵止。”帝卒为杖卫士,斥内待,安石犹不平。七年春,天下久旱,帝忧形于色,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八年二月,复拜相。屡谢病求去,及子雱死,尤悲伤不堪,力请解几务。哲宗立,加司空。元佑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②狱上,朝议皆当之死,安石独援律辨证之,减二等论。

  • 1. (2021高三下·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去看孙犁先生

    付秀莹

    早想去孙犁故里看看的。

    大约,不单是因为孙犁先生的文采、人品和声名,也不单是为着我也是河北人,燕赵大地的慷慨悲歌,滹沱河水的日夜流淌,都在我的魂里梦里了。然而,这心愿却是早就种下了的,埋藏了多年。丁酉年秋初,终于去了孙遥城村。

    一路上,过城,经深泽,往安平。只觉得故乡辽阔,山河浩荡。盛夏已逝,秋天降临了。天空高远,苍茫。天底下,是大片的田野,色彩浓郁,质感粗粝,宛如颜料任性泼在画布上。田野里的庄稼成熟了,等待着收割。空气里流荡着秋的气息,饱满的,丰盛的,甘美的,仿佛是一个孕妇,安静而满足,带着沉甸甸的欢喜,还有微微的幸福的倦怠。有几块闲云,悠悠地飞过来,飞过去。这是北中国的秋光呀。

    村子不大,有一种日常的悠长的散淡和静谧。三五村人在自家门口坐着,说闲话。见一干人来,竟然态度自如。人家院墙上写着几个大字,孙犁故里。不知道谁家的花生已经收获了,在街边晾晒着,湿漉漉的,沾着新鲜的泥巴。我们顺手抓一把,剥开壳子就吃。也没有人管。新花生的滋味,仿佛这新秋,丰美的,芬芳的,饱含着汁液,不是多么热烈,有一种羞涩的柔情在里面。

    走着走着,迎面便是一座青砖院落,看上去,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北方民居的风味,黑的大门,门楣上书几个大字,孙犁故居,是莫言的手迹。进得门来,迎面是一个影壁,影壁前面种着一丛荷花。这个时节,荷花已经谢了,那荷叶倒是高高下下,青翠宜人,亭亭的,在风中微微摇曳着。叫人不由地想起那荷花淀上的盛景来,还有孙黎先生的名篇《荷花淀》里,那些纯朴勇毅的乡村女子们,有侠骨亦有柔肠,到底是燕赵大地哺育的女儿。

    房子的格局是外院套着内院。外院有牲口房、磨房、门房、大车棚,还有孙犁先生的著作碑林。进了二门,便是内院了。内院有正房三间两跨,东西厢房,是极具中国风味的庭院。院子里种着两棵树,一棵石榴树,一棵枣树。屋门旁立着一只大瓮,是北方乡村常见的那种,黑色,有点笨拙,多用来盛水,也有人家用来盛粮食。这样的院落,这样的树,这样的青砖瓦房,秋风吹过,一院子树阴光影摇曳,恍惚间好像是回到了我的芳村。中国北方的乡村里,有多少这样的院落呢。那么亲切,那么熟悉,我不知道,这亲爱的乡村院落,是不是会感受到,一个乡村游子内心里剧烈的摇晃。

    卧室在里屋。炕是那种北方乡村特有的土炕,铺着家织的粗布炕单,蓝白相间的格子,朴素而明快。炕上摆着一张小炕桌,上炕的人须得盘腿而坐。炕柜上放着几床被子,叠得整齐清爽。也是蓝白格子粗布被面,白被头。也不知道,这被子是不是就是主人当年的旧物。这种家织的粗布,我是熟悉的。那时候,乡下的女子,谁不会纺棉花织布呢。我很记得,母亲就有一双织布的巧手。那种古老的织布机上,牛角梭哗哗哗哗飞来飞去,是那种民间劳作的欢腾和热闹。布匹下了机子,还要染色。这种蓝白格子,是最经典的图案。几年前,我从老家带来一块,一直放在北京家中的衣橱里。那是母亲在世时亲手织的,带着她的手泽,还有流年的消息。我常常拿出来,看一番,念一番。北方的乡村女性,虽说是荆钗布裙,却细腻幽微。一颗蕙心一腔柔肠,怕是都在这飞针走线的经纬之间了。难怪孙犁先生笔下有那么多好女子,叫人心心念念难忘。柜子里,是孙犁先生的一些旧物,穿过的棉袄,戴过的帽子,那副著名的套袖,蓝色的旧套袖,铁凝曾在一篇文章里写到过。而今,他们安静地在这老屋里守候着,仿佛是在等待着有一天,旧主人风尘仆仆归来。

    窗前的花池里种着一大丛花,灼灼的开得正盛,却叫不上名字。石榴树上结满了果子。累累垂下来,把那枝条都坠弯了,只好用几根竹竿支撑着。枣树上也结了很多枣,繁星一般,在枝叶里闪闪发亮。河北乡下有句话,七月十五红半圈儿,八月十五枣落竿儿。那枣们虽刚红了半圈儿,却又甜又脆,十分馋人。微风吹过,有熟透的枣落下来,噗的一声。

    树犹在,而人已远行了。秋风浩荡,吹过村庄,吹过田野,吹过这简朴的农家小院。中国有多少这样的村庄呀。多少小民百姓在村庄里,世代更替。永世的悲欢,隐秘的心事,都终被秋风吹散。散了,再也寻不到了。而文学,是抒发,是想象,是铭记。是我们曾来过这人世一遭、不容篡改的凭据。这普通的北方乡村的院落,简朴,恬淡,沉默,然而,它注定是要留在中国文学史的书页间了。

    想起来书房里,孙犁先生手书的那块匾额:大道低回。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作者在描写故居旧物时,插入对母亲织布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3. (3) 围绕“秋天去看孙犁先生”,文章是如何展开叙述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1. (2021高一上·仁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技术领域之一,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的强大引擎。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显著带动空间物理、空间天文、空间生物等重要领域基础理论研究,牵引着计算机、精密制造、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快速发展。我国形成“箭、弹、星、船、器”的完整体系,在轨卫星超过300颗。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在多领域广泛运用,培育了以卫星应用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点。商业航天、“互联网+卫星应用”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航天技术与产品服务助力脱贫攻坚,超过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实现移植深耕,产业经济规模由百亿量级跃升至千亿量级。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高分、北斗组合精准化标绘、高精度定位,全网见证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建设“中国速度”,为战疫提供新“武器”。

    (摘编自《弘扬航天精神,建设航天强国》,《人民日报》2020年04月24日)

    材料二: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从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正式拉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我们已迈进了世界航天大国的序列,正向着航天强国迈进。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离不开“两弹一星”精神,离不开载人航天精神。航天技术水平和成就,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需要先进科学技术、发达工业基础和雄厚经济实力共同支撑。当今世界正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人口剧增等问题的严峻考验,航天技术的发展需求,将会带动科学技术的整体性进步,促进空间资源开发,缓解当下问题,为人类造福。

    (摘编自《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光明日报》2020年5月6日)

    材料三:

    从北斗一号解决有无问题,到北斗二号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攻克了以导航卫星总体技术、高精度星载原子钟等为代表的多项关键技术,再到北斗三号一马当先,中国走出自主创新的北斗之路。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北斗导航卫星单机和关键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北斗的建成,举全国之力;北斗的应用,惠民生所需。随着5G商用时代的到来,随着终端套数快速增长,打破垄断、更接地气的中国北斗,正不断走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将很快成为人们更贴心、更便利、更可靠的伙伴。近年来,北斗与GPS、伽利略、格洛纳斯先后建立了兼容共识基础上的合作机制,联手打造兼容使用、精度更高卫星集群的前景可期。北斗已开始向上百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世界上已经有半数以上的国家在全球范围内使用北斗系统。

    (摘编自李国利等《中国北斗,服务全球》,新华社6月23日电讯)

    材料四:

    从“嫦娥”奔月到“天问”探火,从“北斗”造福人类到空间站开门纳客,中国航天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在一些前沿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跨越。嫦娥五号一次次精准入微的操作,创造了我国深空探测任务领域新的技术高度,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并在一些尖端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优势。

    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彰显了中国特色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是突破国家重大技术短板、推进重大项目工程、实现核心关键技术顺利攻关的最大法宝。航天工程规模宏大,系统复杂,要想在相对较短时间取得巨大成就,必须集中有限的力量攻坚克难。中国航天人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自主创新,就是要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做出更大的开拓性贡献。

    (摘编自《中国航天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北京青年报》2020年12月18日)

    1. (1) 下列对航天技术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我国航天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1. (2021高三下·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本世纪以来,科学的飞跃进步深刻地改变着现代社会,对审美活动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乐观主义者认为科技与审美是同一的,科技的发展完全有利于审美的发展;悲观主义者则认为科技具有反人性和反审美的性质,因而对高科技社会的前景表示忧虑。其实在现代社会中,科技既有排斥审美乃至反审美的一面,又有促进、深化审美的一面。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审美的消极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是当代技术统治下的工业文明,引起了更为细密的社会分工,有种把人标准化的趋势,而审美需要并力求塑造的是有个性和丰富人格的主体。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有人开始尝试运用计算机事先编排一定的程序来创作各种乐曲。显然,作曲家的个性和创造力在这里减弱了。二是技术统治的强制性在本质上与审美的自由活动是对立的。以电视为例,电视可以把它传播对象的各方面的特征和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示在屏幕上,电视的画面处理和解释,既有权威诱导性,又有一定的专断性,它不允许观众有自由选择,滋长了审美惰性,钝化审美感兴力。三是大众媒介的广泛运用,复制手段的多样化,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艺术品的商品化。例如东家的大言可以通过卫星通讯手段抢购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的艺术品。从根本上说,艺术的商品化与审美的本性是相对立的,因为艺术品的商业价值同其审美价值并不等值,有时甚至截然相反。

    科学技术反审美性质首先引起了席勒的注意和思考。“致命的冲突使人性的和谐力量分裂开来。”席勒的预感在本世纪成了现实。海德格尔指出,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机器和技术的统治,人与世界的原初同一被破坏了,审美文化濒临危境。马尔库塞对西方国家的工业文明进行批判,他指出这种技术统治的文明压抑感性,主张通过审美实现“感性解放”。

    面对科学技术反审美性质这一事实,反对科学进步、要求“返回自然”的浪漫主义逃避是无济于事的。人们可以在任何一个艺术门类中找到现代科学技术的积极影响。首先体

    现在为审美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摄影、电影、电视等完全是现代科技的产物,戏剧、舞蹈等表演艺术可以通过电视来欣赏。第二个方面是扩大了审美的视野,开拓了新的领域。随着宇航事业的发展,太空正逐渐进入人类的审美视野。嫦娥奔月的神话如今已成了审美的现实。第三个方面是促进了审美的民主化,促使艺术从贵族化走向大众化。典雅的芭蕾舞不再是宫廷贵族才能观赏,通过电视转播,亿万人都可观赏;电影和电视的发明,大量的古典文学名著搬上屏幕,使无力阅读的大众也可以“阅读”了。

    法国学者多夫尔说得好:“艺术丧失神话的、仪式的和诗的特征是一个必经阶段,它使艺术得到了一个我们文明所特有的新的技术维度。”技术统治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必经阶段,当代社会和当代艺术必然要经过这样一个“特殊阶段”,然后才可能超越这个阶段。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努力减少这些消极影响,使科技发展对于审美的消极影响尽可能地向积极方面转化。这将促使我们更快地超越当代社会和当代艺术的这个“特殊阶段”。

    (摘编自叶朗《现代科技与审美活动》)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 (2021高三下·济南月考) 压缩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25个字。

    在2020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生物)旗下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研发的三款新冠灭活疫苗,首次亮相服贸会展位。

    美媒《财富》杂志承认,中国疫苗研发公司正处于全球研发竞赛的“头位”,占据目前9个处于第三期疫苗研发项目中的5个。但《财富》的报道也暗示中国在未结束三期临床试验前就安排紧急接种的做法“非传统”“可能有问题”,是“为了争夺第一名”而“挑战极限”。法新社形容疫苗是“游戏规则改变者”,并在标题直接打出“中国首次炫耀新冠病毒疫苗”。也有外媒对于中国的疫苗研发给出客观评价。西班牙埃菲社认为:“目前来看,中国将是最早掌握新冠病毒疫苗的国家之一。这表明其科研能力可以比肩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国家。”路透社认为,数据显示科兴的疫苗似乎是安全的,虽然在老年人当中效果略弱。

  • 1. (2021高三下·济南月考)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从制度上遏制餐饮浪费现象不再出现,②并将其纳入法治轨道来治理。③具体而言,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立法,④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作用;⑤二是针对餐饮浪费行为规定相应的处罚措施;⑥三是要加强对餐饮经营者的法律监管,⑦禁止设置最低消费额,建立节俭消费提示,⑧营造良好的餐饮消费环境;⑨四是要加强餐饮行业规范建设,⑩充分发挥餐饮行业协会在餐饮管理上的作用,⑪制定相应的餐饮企业管理、餐饮消费、餐厨垃圾处理等标准。

  • 1. (2021高三下·济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突然像有一双手从我脑后伸过来,不由分说地为我关闭了世界的音响,只留一个水与鸟的音频。啊!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百鸟的流啭飞鸣,顷刻间被放大许多倍,种种的高歌浅唱像刚刚洗濯过似的清晰亮丽,升腾飞舞,喧闹着整个苍穹。你听,大天鹅的鸣叫时而像射出的金箭一样尖锐,时而像诗人的孤吟一样低沉;无数的凤头百灵,仿佛已被天空融化,在一片蔚蓝中显现凄清的美声,你却看不见它们飞翔的影子;还有尖尾鸭飞翔时“嗖—嗖—”的声音,像是谁在弹拨绷紧的弓弦,而后,水面上便立起无数挺拔的羽尾,搅着一朵朵小浪花,原来是它们扎进水里找到食物,完成了一个优美的倒立;细听,在草丛和芦苇的深处,藏着一部柔柔的摇篮曲,唧唧喳喳,无始无终,那是刚刚出壳的雏鸟在向父母要吃食,它们必须在夏天长大,然后跟随父母飞到南方过冬。

    1. (1)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段中第一个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2. (2) 比喻具有相似性,通感具有转移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进行简要分析。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在草丛和芦苇的深处,藏着一部唧唧喳喳、无始无终的柔柔的摇篮曲,那是刚刚出壳的雏鸟,他们必须在夏天长大,然后跟随父母飞到南方过冬,是它们在向父母要吃食。”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 1. (2021高三下·济南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两句,意在讽喻唐朝统治者,如不以史为鉴,将重蹈覆辙。
    2. (2) 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用“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作论据,把它高度浓缩为“”十一个字。
    3. (3) 李白的《蜀道难》中“”两句写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