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0八下·周宁期中) 文言文阅读,完成后面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 , 溪上大声漎然十余里,旁多奇石、惠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 , 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也。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之记。

    (姚鼐《游媚笔泉记》)

    【注释】①霁:天放晴。②漎:流水声。③巂(guī):鸟名,即子规,又名杜鹃。④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⑤援:攀援,指游人攀登到大石上。⑥溶云:溶,融入。指天上的云倒映在潭水中。⑦沜:同“泮”,半月形的水池。⑧何立端公:指何如宠。后文中的“左丈学冲”指左世容。“姜坞先生”指姚范。⑨就:完成。⑩卒:同“猝”,突然。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①水尤清冽          ②乃记之而

      ③被而          ④客九人饮于是

    2. (2)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一处

      明 何 文 端 公 摩 崖 书 其 上 曰 媚 笔 之 泉。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翼乎临于溪右

    4. (4) (甲)(乙)两文划线句子在表现手法上有共同之处,请加以分析。
  • 1. (2020八下·周宁期中) 古诗文名句默写。
    1. (1) ,白露未晞。(《蒹葭》)
    2. (2) 微君之躬,。(《式微》)
    3. (3) 青青子衿,。纵我不往,?(《子衿》)
    4. (4) 《桃花源记》表明老人和小孩生活安宁幸福的句子是:
    5. (5)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6. (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1. (2020八下·周宁期中)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问题

    天下名山很多,或险jùn①无比,或高不可攀,或胜景奇绝,或神秘缥缈。周宁也有一座山——官山。一路风光无限,一路奇险无比。兜兜转转,③起陡落。站在山顶上,放眼而望,远方薄雾缥缈;近看,脚下的峡谷蜿④的龙亭溪犹如一条巨龙。谷底处为一古藤林,古藤粗细不一,形态各异,纠纠缠缠成一道独特而唯美的景zhì②,令人叹为观止。

    1.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险jùn①无比    景zhì②

    2. (2) 给加点字注音

      ③起陡落     蜿

  • 1. (2020八下·周宁期中)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稍远处是一重重长着青冈树的山冈,近处则是一重重种满玉米的丘陵坡地,波浪一般腾向远方。

    ②我看清周围都是玉米地,密密的青纱郁郁葱葱,一望无际。

    ③天渐渐亮了,西天起了一层厚厚的云,可是东边的山坡,涌出明亮的朝霞,又是一个炎热的夏日。

    ④西望,最远处是一派连绵青山,那是县城附近的西山,看起来很近,实际上很远。

    ⑤丘陵之间,蜿蜒着一条修好了很多年但迟迟未能硬化的乡村土公路,在夏天长满杂草,展现勃勃的生机。

    A . ①④⑤③② B . ③②④①⑤ C . ③①④⑤② D . ②③④①⑤
  • 1. (2020八下·周宁期中)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
    A . 柳宗元号称“五柳先生”的原因是家门前有五棵柳树。 B . 《傅雷家书》中傅雷认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文学批评是《人间词话》 C . 《社戏》一课记叙了鲁迅和小伙伴们去赵庄看戏的全过程,表现了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和留恋之情。 D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它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
  • 1. (2020七下·周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死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

    这是祥子第几次买车?这辆车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 1. (2020七下·周宁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他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在某种程度上,李克强总理是在代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体验与感受,更可能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与谁能抢得有关领域的制高点。

    材料二:

    如今,手机款式不断翻新,功能不断增多,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农村学生使用手机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年前只有10%,现在已达到40%以上。手机进校园,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学习的宝贵时间,影响听课效率;容易滋生事端,学风涣散,还严重败坏考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意大利2007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禁止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否则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2009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制定高中“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同年8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要求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2009年10月9日,法国参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在中国,中学生能否带手机进校园,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

    材料三:

    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图表

    项目

    上网时间、年龄

    调查项目

    每天都上网的学生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触网”

    所占比例

    82.9%

    70.4%

    61%

    1. (1) 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2) 材料二划线句子“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3. (3) 你从材料三的调查图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至少写出两点)
  • 1. (2020七下·周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羞涩的两元钱

    夏天,傍晚的街头,热气理直气壮地肆虐着,如白天一样逼人。

    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瘦弱的身子静静地蜷缩在一棵柳树下,一头乱蓬蓬的白发散乱在脸上,看不清楚她的面容,成群的蚊蝇嗡嗡嘤嘤地围着她上下飞舞鸣唱。一位老大爷在她身边摩挲着,拿出一件大概是被汗水浸透的上衣,蹒跚着到路中央的绿化带上晾晒。一辆被棚子遮盖得严严实实的架子车,停在街边路口,那就是他们可以移动的“家”。

    又是一对漂泊流浪的老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风烛残年的他们还背井离乡、风餐露宿、浪迹天涯?

    “妈妈,我想给他个钱,好么?”宝宝摇着我的胳膊,仰起小脸,瞪着明亮的眼睛征求着我的意见。

    “好啊。”只是我们出来散步,没带什么钱,也就两个硬币,以备在孩子口渴时买冰淇淋的。

    “那样你就吃不成冰淇淋了。”

    “我不吃了,我一会儿回家喝茶,说不定老爷爷和老奶奶还在挨饿呢。”女儿又在适时地发挥着她的“换位思考”的想象。我赞赏地抚摸着她光滑的头发,“那好吧,你去给老爷爷拿去吧。”

    兴致勃勃的她刚跨出去两步,却又折回来了。

    “妈妈,我——”宝宝羞怯怯地靠向我,“人家会笑话我的,你和我一起去吧。”

    我抬眼看去,路上行人来来往往地从老人和他的车旁匆匆经过,也有人漫不经心地瞟上一眼,但没有人在他们身边停留。

    我理解了孩子的担心,因为我有着和她一样的尴尬感觉。一种说不清的原因让我没有勇气和她一起去。这是怎样一种不正常的心理啊,真心地想给人以关注,怎么还这样羞涩呢?让我更不安的是幼小纯真的孩子,她怎么也有了这样的心态,这会阻止她在今后成长过程中对他人同情心的释放。一个没有怜悯心的孩子,绝对不是我所期望的健康成长的孩子啊!所以我怕她此刻看出我的怯懦后也这样畏缩不前,我违心但又是发自肺腑地鼓励她:“宝宝,你是在关心人做好事啊,管别人干吗?只要你认为是对的,就去做吧。”她听话地点点头去了,但是她走得很慢,还转着脑袋四下里张望着,脸上表情稍显局促,好像她在伺机做贼似的,我知道她还心存担忧。

    我很自然地想起了我和她一样大的时候,从没有这样的顾虑,那时正是人人争着“学雷锋”做好事的时代,作文本里经常出现“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的句子,极其准确地概述了那时的社会风貌。的确,人人以做好事为荣,以少做和不做为耻,以至于《刘文学》这本书,小英雄刘文学在海椒地里勇斗地主王云学的故事,使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于是我迅速给自己确定了目标,机敏的眼睛瞄上了村子里那个“地主”,悄悄地捕捉着他的动向,准备随时和他的不良行为做斗争,以便做第二个“刘文学”,可是在我跟踪了好多天后,发现他总是安分守己、从无过错。我最终失望地放弃了这个“英雄壮举”,听老师的话,从小事做起,可是小事被我做成好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我挖空心思、费尽心机,最后只好从家里偷偷地拿了二分钱作为“拾金”,乐滋滋地高举着交给了老师,在老师欣慰的目光中和同学们羡慕的眼神里,像宝宝眼下一样,喜气洋洋、如释重负地走回来。

    我向宝宝伸出大拇指夸奖着她,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但更多的是舒心而满足的笑。

    “妈妈,我太高兴了,这两元钱可以给可怜的老爷爷和老奶奶买好几个烧饼呢,就是我给他的钱太少了,等我长大会挣钱时,我会多给他钱的。”宝宝目光望着远处,无限神往地说。而此时的我在想:孩子,但愿你长大后,还记得你今日的愿望。

    不知从何时起,雷锋尴尬了,爱心羞涩了,我们的善良打盹了,其实“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应该是坦然的,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本来是快乐的,复杂的问题可以简单化,我们也不应该让单纯的爱心复杂化。

    1. (1)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事件发展过程

      看见流浪老人

      走出两步又回来

      鼓励孩子去

      孩子给完钱

      女儿内心变化

      想给老人钱

      A

      B

      舒心而满足地笑

    2. (2) 请分析选文第①段的作用。
    3. (3) 联系全文,品味下列句子。

      但是她走得很慢,还转着脑袋四下里张望着,脸上表情稍显局促,好像她在伺机做贼似的。(从人物描写角度)

    4. (4) 选文第⑿段采用哪种顺序?有何作用?
    5. (5) 请写出本文题目“羞涩的两元钱”的两层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 1. (2020七下·周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卖油翁》)

    (乙)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 , 守节自誓 , 亲之学。家贫,至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 , 嶷然有声。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画地学书》)

    【注释】①母郑:母亲郑氏;②守节自誓:自己下决心不改嫁;③荻:与芦苇同类,这里指荻杆;④辄(zhé):立即,就;⑤冠:指成人;⑥嶷(nì)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誉。声:声誉;⑦天资刚劲:生性刚直;⑧机阱:设置机弩的陷阱。这里比喻陷害人的圈套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公亦以此自矜;     ②尔安敢吾射:

      ③至荻画地学书:;   ④亲之学:

    2. (2) 乙文中画曲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3) 翻译下面句子。

      ①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②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4. (4) 《卖油翁》一文告诉我们道理。乙文中欧阳修为什么最终能成为人品超群的文学家:
  • 1. (2020七下·周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下面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 (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