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闵行月考) 质量为 的物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则(    )

    A . 时物块的动能为零 B . 时物块回到初始位置 C . 时物块的动量为 D . 时间内F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 1. (2024高二下·沧州月考)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速度并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 (1) 图中水平桌面上放置气垫导轨,导轨上有光电门1和光电门2,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弹性滑块A、B质量分别为mAmB , 两遮光片沿运动方向的宽度均为 d , 利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遮光片的宽度d=cm;
    2. (2) 实验先调节气垫导轨成水平状态,再轻推滑块A,测得A 通过光电门1的遮光时间为t1=0.01s,A 与B 相碰后,B 和A 先后经过光电门2的遮光时间分别为t2t3 , 碰前A的速度大小为vA=m/s;
    3. (3) 实验中为确保碰撞后滑块 A 不反向运动,则mAmB应满足的关系是m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mB
    4. (4)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满足关系式(用字母mAmBt1t2t3表示),则可认为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 1. (2024高二下·沧州月考)  如图所示,半径为R=0.4m的凹槽Q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小球 P 和凹槽Q的质量均为m=1kg,将小球P从凹槽的右侧最顶端由静止释放,一切摩擦均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小球第一次到达凹槽左端时,凹槽向右的位移大小为0.4m B . P、Q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 释放后当小球P 向左运动到最高点时,高度低于释放点 D . 因为P、Q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小球P 运动到凹槽的最低点时速度为
  • 1. (2024高二下·沧州月考)  如图所示,光滑的圆弧轨道BC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轨道的C点与水平面相切,其半径为。在水平面内有一质量的小球Q连接着轻质弹簧处于静止状态,现有一质量为的小球P从B点正上方高处由静止释放,小球P和小球Q大小相同,均可视为质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 则(  )

    A . 小球P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70N B . 小球P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60N C . 在小球P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20J D . 在小球P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40J
  • 1. (2024高二下·沧州月考)  2023年5月28日,MU9191航班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飞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并于12时31分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并穿过象征民航最高礼仪的“水门”。关于飞机航行中的冲量与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航行中的飞机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反 B . 质量一定的飞机,动量变化越大,该飞机的速度变化一定越大 C . 飞机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飞机的动量也保持不变 D . 飞机所受合外力的冲量越大,它的动量也越大
  • 1. (2024高二下·衡水月考) 在一个反应堆中用石墨做慢化剂使快中子减速。碳核的质量是中子的12倍,假设中子与碳核的每次碰撞都是弹性正碰,而且认为碰撞前碳核都是静止的。设碰撞前中子的动能是Ek , 中子经过2次与碳核的碰撞后,其动能变为( )
    A . 0.35Ek B . 0.41Ek C . 0.52Ek D . 0.72Ek
  • 1. (2024高一下·邢台月考)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的木块 , 并排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上固定一竖直轻杆,轻杆上端的点系一长度为的细线,细线另一端系一质量为的球。现将球拉起使细线水平伸直,并由静止释放球(球不与直杆相碰),重力加速度。求:

    1. (1) 球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
    2. (2) 当球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木块向右移动的距离;
    3. (3) 两木块分离后,球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偏角的余弦值
  • 1. (2024高一下·邢台月考) 《三体》中描绘了三体舰队通过尘埃区被动减速的场景,引起了天文爱好者们的讨论,如果想要不减速通过尘埃区,就需要飞船提供足够的动力。假设尘埃区密度为 , 飞船进入尘埃区的速度为 , 飞船垂直于运动方向上的最大横截面积为 , 尘埃微粒与飞船相碰后都附着在飞船上,求:
    1. (1) 单位时间内附着在飞船上的微粒质量;
    2. (2) 飞船要保持速度不变,所需提供的动力以及动力的功率大小。
  • 1. (2024高一下·邢台月考) 利用图示的实验装置对碰撞过程进行研究。让质量为的滑块与质量为的静止滑块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比较碰撞后的速度大小 , 进而分析碰撞过程是否为弹性碰撞。完成下列填空:

    1. (1) 调节导轨水平;
    2. (2) 测得两滑块的质量分别为。要使碰撞后两滑块运动方向相反,应选取质量为的滑块作为
    3. (3) 调节的位置,使得接触时,的左端到左边挡板的距离的右端到右边挡板的距离相等;
    4. (4) 使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气垫导轨运动,并与碰撞,分别用传感器记录从碰撞时刻开始到各自撞到挡板所用的时间
    5. (5) 将放回到碰撞前的位置,改变的初速度大小,重复步骤(4)。多次测量的结果如表所示;

      1

      2

      3

      4

      5

      0.49

      0.67

      1.01

      1.22

      1.39

      0.15

      0.21

      0.33

      0.40

      0.46

      0.31

      0.33

      0.33

      0.33

    6. (6) 表中的(保留2位有效数字);
    7. (7) 的平均值为(保留2位有效数字);
    8. (8) 理论研究表明,对本实验的碰撞过程,是否为弹性碰撞可由判断。若两滑块的碰撞为弹性碰撞,则的理论表达式为(用表示),本实验中其值为(保留2位有效数字),若该值与(7)中结果间的差别在允许范围内,则可认为滑块与滑块在导轨上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 1. (2024高一下·邢台月考) 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两物块用轻质橡皮绳水平连接,橡皮绳恰好处于原长。时,以水平向左的初速度开始运动,初速度为0,运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的质量为时间内的位移为时二者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则( )

    A . 的质量为 B . 橡皮绳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C . 橡皮绳的原长为 D . 二者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后的速度为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共9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