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江北月考)  如图所示,一颗卫星绕地球做椭圆运动,运动周期为T,图中虚线为卫星的运动轨迹,A、B、C、D是轨迹上的四个位置,其中A距离地球最近,C距离地球最远。B点和D点是弧线ABC和ADC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卫星在A点的加速度最大 B . 卫星从A到D运动时间为 C . 卫星从B经A到D的运动时间为 D . 卫星在C点的速度最大
  • 1. (2024高三下·重庆市月考)  “鹊桥二号”中继星重1.2吨,天线长4.2米,设计寿命为8年。我国计划2024年3月在文昌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将“鹊桥二号”卫星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进入环月圆轨道稳定运行后,再通过两轨道的交点A进入环月椭圆轨道,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卫星的发射速度应该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B . 卫星在A点从圆轨道进入椭圆轨道需要减速 C . 卫星在圆轨道经过A点比在椭圆轨道经过A点的向心加速度更大 D . 在圆轨道的周期小于在椭圆轨道的周期
  • 1. (2024高三下·仁义月考) 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在地球的近地圆轨道上正常运行;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的向心加速度大于b的向心加速度 B . 四颗卫星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a>vb>vc>vd C . 在相同时间内d转过的弧长最长 D . d的运动周期可能是30h
  • 1. (2024高三下·东莞模拟) 2023年2月26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展示了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如图所示是某次同步卫星从轨道1变轨到轨道3,点火变速在轨道PQ两点,P为轨道1和轨道2的切点,Q为轨道2和轨道3的切点。轨道1和轨道3为圆轨道,轨道2为椭圆轨道。设轨道1、轨道2和轨道3上卫星运行周期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卫星在轨道3上的动能最大 B . 卫星在轨道3上Q点的加速度大于轨道2上P点的加速度 C . 卫星在轨道2上由P点到Q点的过程中,由于离地高度越来越大,所以机械能逐渐增大 D . 卫星运行周期关系满足
  • 1. (2024高三下·贵阳模拟)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近地点441km、远地点2368km的椭圆轨道,运行周期为114分钟,设计寿命仅20天。但是至今,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6400km,万有引力常量。根据以上数据,可估算出( )
    A . 地球的质量 B . 东方红一号在近地点的动能 C . 东方红一号在近地点受到的万有引力 D . 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向心力
  • 1. (2024高三下·重庆市模拟)  如图,地球和某行星在同一轨道平面内同向绕太阳做顺时针的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和太阳的连线与地球和行星的连线所夹的角叫地球对该行星的观察视角,已知该行星的最大观察视角为θ , 当行星处于最大视角处时,是地球上天文爱好者观察该行星的最佳时期。则(  )

    A . 行星的环绕半径与地球的环绕半径之比为tanθ B . 行星的环绕周期与地球的环绕周期之比为 C . 行星两次处于最佳观察期的时间间隔至少为 D . 行星两次处于最佳观察期的时间间隔可能为
  • 1. (2024高二下·衡阳月考)  中国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在火星表面着陆,图为其运行的轨道示意图,它由椭圆轨道1、椭圆轨道2、圆轨道3、最终经过轨道4落在火星表面附近,最后启动主发动机进行反冲,稳稳地落在火星表面,P点是它们的内切点,关于探测器的上述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探测器从轨道2到轨道3需要向前喷气减速 B . 探测器在轨道2和轨道1的P点加速度大小不相等 C . 火星的球心与椭圆的中心重合 D . 探测器在轨道4上降落火星表面的过程中机械能减小
  • 1. (2024高二下·湖北月考) 两卫星A,B在赤道正上方同方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A为地球同步卫星,O为地心,某时刻A,B相距最近,如图所示,已知卫星B的运行周期为T。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A的线速度大于B的线速度
    B . 使B减速,B将与A在同步轨道上相遇
    C . 相同时间内,连线AO扫过的面积与连线BO扫过的面积不等
    D . 从图示位置到A、B再次相距最近所需最短时间大于T
  • 1. (2024高一下·宜春月考) 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天文学中计量天体之间距离时常将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记为一天文单位,以1AU表示,彗星的运动轨道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天文学家哈雷曾经跟踪过一颗彗星,并预言这颗彗星将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再次出现。1948年观察到它离地球最远,1986年离地球最近,则彗星近日点和远日点之间的距离最接近于(  )

    A . 10AU B . 20AU C . 40AU D . 80AU
  • 1. (2024高一下·宜春月考) 2021年2月,执行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成功实施三次近火制动后,进入了如图所示的椭圆形停泊轨道,其中为长轴,为短轴,O为椭圆轨道的中心。已知天问一号在此轨道的公转周期为T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天问一号在A点的线速度小于在B点的线速度 B . 天问一号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C .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k的值仅与中心天体火星有关 D . 天问一号从C点到A点所需的时间小于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