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江北月考) 已知绕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卫星速度为7.9km/s,海王星的质量是地球的17倍,半径是地球的4倍,绕海王星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宇宙飞船,其运行速度约为(  )
    A . 4.1km/s B . 8.2km/s C . 16.3km/s D . 65.2km/s
  • 1. (2024高三下·仁义月考) 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b在地球的近地圆轨道上正常运行;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的向心加速度大于b的向心加速度 B . 四颗卫星的速度大小关系是:va>vb>vc>vd C . 在相同时间内d转过的弧长最长 D . d的运动周期可能是30h
  • 1. (2024高二下·杭州月考) “中国空间站”在距地面高左右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在此高度上有非常稀薄的大气,因气体阻力的影响,轨道高度个月大概下降 , 空间站安装有发动机,可对轨道进行周期性修正。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中国空间站”在正常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
    B . “中国空间站”在正常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稍大于
    C . “中国空间站”在正常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稍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 . “中国空间站”修正轨道时,发动机应“向后喷火”使空间站加速,但进入目标轨道正常运行后的速度小于修正之前在较低轨道上的运行速度
  • 1. (2024高三下·重庆市月考)  探月卫星的发射过程可简化如图:首先进入绕地球运行的停泊轨道,在该轨道的P处,通过变速,进入转移轨道,在到达月球附近的Q点时,再次变速,卫星被月球引力俘获后成为环月卫星,最终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工作轨道上绕月飞行(视为圆周运动),工作轨道周期为T。已知月球半径为R , 引力常量为G , 卫星绕月飞行时忽略月球以外天体的影响,则(  )

    A . 月球的质量为 B . 卫星分别在转移轨道与停泊轨道上经过P点时,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不相同 C . 卫星在Q点变轨时需减速 D . 卫星在P点变轨时需减速
  • 1. (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  木星的卫星总共有92颗,其中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是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在1610年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的,这四颗卫星后被称为伽利略卫星,四颗伽利略卫星的自身参数近似如下表所示,根据表格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木卫一

    木卫二

    木卫三

    木卫四

    密度/g·cm-3

    3.5

    3.0

    2.0

    1.8

    直径/km

    3600

    3100

    5300

    4800

    A . 木卫三绕木星运动的轨道半径大于木卫四绕木星运动的轨道半径 B . 木卫二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小于木卫四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C . 木卫一的第一宇宙速度大于木卫二的第一宇宙速度 D . 木卫二的质量大于木卫三的质量
  • 1. (2024高三下·东莞模拟) 2023年2月26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展示了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如图所示是某次同步卫星从轨道1变轨到轨道3,点火变速在轨道PQ两点,P为轨道1和轨道2的切点,Q为轨道2和轨道3的切点。轨道1和轨道3为圆轨道,轨道2为椭圆轨道。设轨道1、轨道2和轨道3上卫星运行周期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卫星在轨道3上的动能最大 B . 卫星在轨道3上Q点的加速度大于轨道2上P点的加速度 C . 卫星在轨道2上由P点到Q点的过程中,由于离地高度越来越大,所以机械能逐渐增大 D . 卫星运行周期关系满足
  • 1. (2024高三下·高州模拟) 2024年1月11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云遥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取得班满成功。已知“云遥一号”在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周期为 , 地球的半径为 ,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 引力常量为。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地球的质量为 B . “云遥一号”的轨道半径为 C . “云遥一号”的线速度可能大于 D . “云遥一号”的加速度可能大于
  • 1. (2024高三下·贵阳模拟) 亚地球行星GJ367b是一颗超轻、超快的系外行星,该行星的半径为地球半径的72%,质量为地球质量的55%。若取 , 则该行星的表面重力加速度约为( )
    A . B . C . D .
  • 1. (2024高三下·贵阳模拟)  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近地点441km、远地点2368km的椭圆轨道,运行周期为114分钟,设计寿命仅20天。但是至今,东方红一号卫星仍在空间轨道上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6400km,万有引力常量。根据以上数据,可估算出( )
    A . 地球的质量 B . 东方红一号在近地点的动能 C . 东方红一号在近地点受到的万有引力 D . 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向心力
  • 1. (2024高三下·广州模拟) 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这是首次在距离地面约(低于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的中国载人空间站“天宫”上进行的太空授课活动。授课期间,航天员与地面课堂的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则
    A . 在“天宫”中宇航员由于没有受到地球引力而处于漂浮状态 B . “天宫”的运行速度介于第一宇宙速度与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C . “天宫”的加速度大于放在赤道上物体的加速度 D . “天宫”能和地面课堂实时交流,是因其绕地球运行角速度和地球自转角速度相等
1 2 3 4 5 下一页 共9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