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1. (1) (一)某探究小组要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可利用的器材有:电压表、电阻丝、定值电阻(阻值为R0)、金属夹、刻度尺、开关S、导线若干。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原理图。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电阻丝拉直固定,按照图(a)连接电路,金属夹置于电阻丝的 (填“A”或“B”)端;
      ②闭合开关S,快速滑动金属夹至适当位置并记录电压表示数U,断开开关S,记录金属夹与B端的距离L;
      ③多次重复步骤②,根据记录的若干组U、L的值,作出图(c)中图线Ⅰ;
      ④按照图(b)将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多次重复步骤②,再根据记录的若干组U、L的值,作出图(c)中图线Ⅱ。
      (2)由图线得出纵轴截距为b , 则待测电池的电动势E=
      (3)由图线求得Ⅰ、Ⅱ的斜率分别k1、k2 , 若 ,则待测电池的内阻r= (用n和R0表示)。
    2. (2) (二)图(a)为一套半圆拱形七色彩虹积木示意图,不同颜色的积木直径不同。某同学通过实验探究这套积木小幅摆动时周期T与外径D之间的关系。

      (1)用刻度尺测量不同颜色积木的外径D , 其中对蓝色积木的某次测量如图(b)所示,从图中读出D= cm。
      (2)将一块积木静置于硬质水平桌面上,设置积木左端平衡位置的参考点O,将积木的右端按下后释放,如图(c)所示。当积木左端某次与O点等高时记为第0次并开始计时,第20次时停止计时,这一过程中积木摆动了 个周期。
      (3)换用其他积木重复上述操作,测得多组数据。为了探究T与D之间的函数关系,可用它们的自然对数作为横、纵坐标绘制图像进行研究,数据如表所示:
      颜色绿
      lnD2.93922.78812.59532.48492.197...1.792
      lnT-0.45-0.53-0.56-0.65-0.78-0.92-1.02
      根据表中数据绘制出lnT-lnD图像如图(d)所示,则T与D的近似关系为
      A.
      B.
      C.
      D.
      (4)请写出一条提高该实验精度的改进措施:​​​​
  • 1. (2024·辽宁真卷)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1:n2 = 5:1,原线圈接在电压峰值为Um的正弦交变电源上,副线圈的回路中接有阻值为R的电热丝,电热丝密封在绝热容器内,容器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接通电路开始加热,加热前气体温度为T0

    1. (1) 求变压器的输出功率P;
    2. (2) 已知该容器内的气体吸收的热量Q与其温度变化量ΔT成正比,即Q = CΔT,其中C已知。若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气体吸收,要使容器内的气体压强达到加热前的2倍,求电热丝的通电时间t。
  • 1. (2024·辽宁真卷)  如图,两条“∧”形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间距为L,左、右两导轨面与水平面夹角均为30°,均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2B和B。将有一定阻值的导体棒ab、cd放置在导轨上,同时由静止释放,两棒在下滑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并接触良好,ab、cd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长度均为L。导轨足够长且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两棒在下滑过程中(  )

    A . 回路中的电流方向为abcda B . ab中电流趋于 C . ab与cd加速度大小之比始终为2︰1 D . 两棒产生的电动势始终相等
  • 1. (2024·辽宁真卷)  在水平匀强电场中,一带电小球仅在重力和电场力作用下于竖直纸面内运动,如图,若小球的初速度方向沿虚线,则其运动轨迹为直线,若小球的初速度方向垂直于虚线,则其从O点出发运动到O点等高处的过程中(  )

    A . 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 B . 动能增大,电势能增大 C . 动能减小,电势能减小 D . 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
  • 1. (2024·辽宁真卷)  某种不导电溶液的相对介电常数ε,与浓度的关系曲线如图(a)所示,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全部插入该溶液中,并与恒压电源,电流表等构成如图(b)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后,若降低溶液浓度,则(  )

    A . 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B . 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增大 C . 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势差增大 D . 溶液浓度降低过程中电流方向为M→N
  • 1. (2024高三下·上饶模拟)  一静电场沿水平面内的轴方向分布,其电势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折线,图中均为已知量且。一个带负电的粒子在处由静止释放,忽略其他力,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开始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带电粒子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 . 带电粒子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C .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等于处的电场强度大小 D .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大于处的电场强度大小
  • 1. (2024高三下·上饶模拟)  在中国古代,人们利用磁体在地磁场中受力的特点制作司南用以辨别方向,如今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常用电场和磁场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如图甲所示,某一竖直方向存在上、下宽度分别为的匀强电场与匀强磁场,匀强电场竖直向下,匀强磁场沿水平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现有一质量为、电荷量为的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从电场内紧贴上边界的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磁场的下边界的点(图甲中未画出)时粒子的运动轨迹正好与下边界相切。若以上电场和磁场同时存在于一足够大的区域,如图乙所示,重新让粒子从点由静止释放,经过时间粒子第一次到达最低点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粒子从点运动到点的时间为 B . 乙图中粒子经过点时速度大小为 C . 乙图中O、N两点的竖直距离为 D . 乙图中O、N两点的水平距离为
  • 1. (2024高三下·上饶模拟)  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的匀强磁场中,以点为圆心的竖直面内圆周上有M、N、P、Q四个点,将两根长直导线垂直于纸面放在处,并通入相同的电流,点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则(  )

    A . 点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 B . 点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 C . 处导线受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上 D . 处导线受安培力方向斜向右上方
  • 1. (2024高三下·江西模拟)  某实验小组为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所用器材如下:

    A.干电池一节;

    B.电压表(量程为0~3V,内阻较大);

    C.电阻箱(阻值为0~999.9Ω);

    D.开关一个和导线若干。

    1. (1) 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补充完整
    2. (2) 调节电阻箱到最大阻值,闭合开关。逐次改变电阻箱的电阻,记录其阻值R、相应的电压表的示数U。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该干电池的电动势E=V、内阻r=Ω。(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3. (3) 由于电压表的内阻不是无穷大的,因此本实验干电池的内阻的测量值(填“偏大”或“偏小”)。
  • 1. (2024高三下·江西模拟)  某一沿x轴方向的静电场,电势在x轴上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B、C是x轴上的两点。一负电荷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B点运动到C点,该负电荷在(  )

    A . O点的速度最大 B . B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C点受到的电场力 C . B点时的电势能小于在C点时的电势能 D . B点时的动能小于在C点时的动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