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长沙) 某电视台的娱乐节目中,有一个拉板块的双人游戏,考验两人的默契度。如图所示,一长L=1.2m , 质量为M=0.5kg的木板靠在光滑竖直墙面上,木板右下方有一质量m=1.0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滑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一人用水平恒力F1向左作用在滑块上,另一人用竖直恒力 F2向上拉动滑块,使滑块从地面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

    1. (1) F1在满足什么条件下,木板可以保持静止?
    2. (2) 若F1=28N,为使滑块与木板能发生相对滑动,F2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3. (3) 游戏中,如果在滑块上移h=1.6m 时,滑块与木板没有分离,才算两人配合默契,游戏成功。现F1=30N,F2=25N,请通过计算判断游戏能否成功。
  • 1. (2024高一下·岳阳月考)  如图甲所示,一质量m=5kg的粗细均匀的圆木棒竖直放置,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下端距水平弹性地面的高度为H=5.25m,与地面相碰的物体会以原速率弹回,木棒上有一质量为2m的弹性小环。若t= 0时刻,小环从木棒上某处以竖直向上v0=4m/s的初速度向上滑动,并对小环施加竖直向上的如图乙所示的外力F,与此同时撤去作用在木棒上的外力。当木棒第一次与弹性地面相碰时,撤去施加在小环上的外力。已知木棒与小环间的滑动摩擦力f=1.2mg,小环可以看作质点,且整个过程中小环不会从木棒上端滑出,取g=10m/s2 , 不计空气阻力,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 (1) 当小环和木棒最初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的大小;
    2. (2) 木棒第一次与弹性材料碰撞时的速度的大小;
    3. (3) 若木棒恰好与地面第4次碰撞时弹性小环从木棒底端滑落,求小环开始运动时距木棒下端的距离l (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 1. (2024高一下·湖南月考)  某次灭火时,消防员在A处用高压水枪将水喷出,水柱经最高点B后落在失火处C,已知喷出的水在空中的轨迹在同一竖直面内,A、B间的高度差与B、C间的高度差之比为9∶4,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从A处运动到B点与从B点运动到C处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之比为3∶2 B . 水从A处运动到B点与从B点运动到C处的水平位移大小之比为9∶4 C . 水从A处运动到B点与从B点运动到C处的时间之比为9∶4 D . 水在A处的速度大小与在C处的速度大小之比为3∶2
  • 1. (2024·安顺模拟) 质量为80kg(含装备)的消防员从距地面高h处的楼顶沿一条竖直悬挂的绳子由静止滑下,为了最快到达地面,消防员先做自由落体运动,紧接着抓紧绳子开始做匀减速运动。为保证安全,消防员着地时的速度不能超过 , 把消防员看作质点,已知下滑的最短时间为2s,且自由落体的时间为1s,重力加速度g取。在下滑用时最短的情况下,求:
    1. (1) 楼顶距地面的高度h;
    2. (2) 消防员减速下滑时受到的阻力大小。
  • 1. (2024高一上·台州期末)  如图甲,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检测手段,启动床将人体沿水平直线送入扫描筒中,CT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加速和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都为 , 测得全程总时间为 , 总位移为 , 则该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

    A . B . C . D .
  • 1. (2024·浙江模拟) 如图甲所示,银行取款机房装有单边自动感应门,其中有一扇玻璃门与墙体固定,另一扇是可动玻璃门。当人进入了感应区时,可动玻璃门将自动开启,反之将自动关闭,图乙为感应门的俯视图。当某人一直在感应区内时,可动玻璃门先匀加速运动了0.3m,用时0.5s,而后立即匀减速运动了0.6m恰好停下。求可动玻璃门:

    1. (1) 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 (2) 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大小;
    3. (3) 开启全程运动的总时间。
  • 1. (2024·浙江模拟) 如图,单人双桨赛艇比赛中,运动员用双桨同步划水使赛艇沿直线运动。运动员每次动作分为划水和空中运桨两个阶段,假设划水和空中运桨用时均为 , 赛艇含运动员、双桨质量为 , 受到的阻力恒定,划水时双桨产生动力大小为赛艇所受阻力的倍,某时刻双桨刚入水时赛艇的速度大小为 , 运动员紧接着完成次动作,此过程赛艇前进 , 求:

    1. (1) 划水和空中运桨两阶段赛艇的加速度大小之比;
    2. (2) 赛艇的最大速度大小和此过程中阻力对赛艇做的功。
  • 1. (2024·湖南模拟) 一辆货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20 m/s的速度水平向东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面不远处有紧急情况,司机立即采取制动措施,2s后速度变为12m/s,由此信息,我们可以求:
    1. (1) 该货车停止时间;
    2. (2) 该货车在刹车运动过程中的最后一秒内的路程;
    3. (3) 从开始刹车的前三秒内,这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速度大小。
  • 1. (2024高考·湖北模拟) 如图所示,水平轨道BC的左端与固定的光滑竖直圆轨道相切于B点,右端与一倾角为的光滑斜面轨道在C点平滑连接(即物体经过C点时速度的大小不变),斜面顶端固定一轻质弹簧,一质量为2kg的滑块从圆弧轨道的顶端A由静止释放,经水平轨道后滑上斜面并压缩弹簧,第一次可将弹簧压缩至D点,已知光滑圆轨道的半径 , 水平轨道BC长为0.4m,其动摩擦因数 , 光滑斜面轨道上CD长为0.6m,g , 求:

    1. (1) 滑块第一次经过圆轨道上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 (2) 整个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
    3. (3) 滑块在水平轨道BC上运动的总时间及滑块几次经过B点。
  • 1. (2024高一上·丽水期末)  竖直平面内有一如图甲所示轨道ABCDE , 左、右两侧斜面ABCD , 长度均为l1=2m倾角均为θ=37°,水平传送带BC长为l2=1.5m(MN为两小段防抛滑环)。一质量为m=2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左侧斜面AB底端A点。t=0时刻,在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作用下,滑块从A点开始沿AB上滑,并经逆时针转动的水平传送带BC滑向右侧轨道CDE。已知推力F始终与滑道平面平行,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滑块经过BC点能保持速度大小不变,实现顺利转弯;两滑块与斜面及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皆为μ=0.5,A处放置一粘性挡板,能粘住滑块不反弹。重力加速度g=10m/s2 , sin37°=0.6,cos37°=0.8,试求:
    1. (1) 滑块在斜面AB上运动时的加速度a1的大小;
    2. (2) 滑块在经过水平传送带上C点的速度vC的大小;
    3. (3) 滑块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与D点的距离x
    4. (4) 利用该装置可测试同学们的爆发力,即被测者将滑块沿斜面向上从A点以初速度v0推出,通过滑块最终的位置与A点的水平距离x即可比较爆发力。请你写出xv0的关系式。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6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