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三上·福山期末) 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旗杆的影子应该在:( )
    A . 南边 B . 北边 C . 东边
  • 1. 日晷

    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通常晷针(铜制的指针)和晷面(石制的圆盘)组成。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又叫“表”。“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画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现有常见的日晷有下列几种不同的类型:水平式日晷、赤道式日晷(如图)、极地晷、南向垂直日晷、东或西向垂直式、侧向垂直式、投影日晷。

    1. (1) 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射产生的来测定时间的装置,通常由组成。
    2. (2) 与自制的日晷相比较,真正的日晷有、有和晷面。
  • 1. 某小组为了研究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支铅笔,阳光下的铅笔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他们及时记下了影子的长度(13厘米) ,并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测量时,他们发现影子在中午12时最短。下面是他们在4个小时内测量的铅笔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表。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影长(厘米)

    13

    10

    8

    6

    4

    2

    4

    6

    8

    1. (1) 从上面的数据表中我们能推测出该小组是在结束测量的。
    2. (2)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推测,如果进行第10次测量,那么测量的铅笔影子的长度大约为厘米。
    3. (3)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知,从第1次测量到第6次测量这段时间里影子的长度变化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
  • 1. 如右图,影子向西时,太阳的位置是;影子向东时,太阳的位置是;影子最短时,太阳的位置是。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 1.  位置的变化会引起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 1. 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填“有规律”或“无规律")
  • 1. 下列关于阳光下影子说法合理的是( )。
    A . 物体的影子永远不会消失 B . 同一个物体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方向相同,都在西面 C . 同一时刻,阳光下某地不同物体影子方向相同 D . 毛毛身高是1.4米,他的影子一定比1.4米长
  • 1. 奇奇阳光下测得一棵小树的影子长度约为5米,两个小时后测得这棵小树的影子长度约为4米,他第一次测量影子的时间是( )。
    A . 上午 B . 中午 C . 下午 D . 无法确定
  • 1. 在阳光下观察两棵相邻的小树影子,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 )。
    A . B . C . D .
  • 1. 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 )。
    A . 位置保持不变 B . 方向保持不变 C . 长短保持不变 D . 长短、位置和方向都会发生变化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共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