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科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三下·汶上月考) 嘉祥县某小学的同学为了研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在操场上竖直插了一根竿子,阳光下的竿子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他们记下了影子的长度,并且每隔30分钟去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所得数据见下表:

    测量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影子长度(厘米)

    115

    90

    67

    47

    30

    15

    30

    47

    67

    1. (1) 根据上表我们能推测出,该小组是在一天中的开始测量的,结束测量的。其中,第1-6次测量为,第6-10次测量为。(填“上午”“中午”或“下午”)
    2. (2) 根据上表我们能推测出,第次测量最接近中午,请说说你推测的理由:
    3. (3)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推测出,如果继续进行第10次、第11次测量,这时影子的长度大约为厘米和厘米。
    4. (4) 根据上表的数据,总结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

      从到到晚: -----------

    5. (5) 除了长度,阳光下一天之中影子的方向也在发生变化,上午影子在边,下午影子在边,与太阳的方向
  • 1. (2024三下·汶上月考)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 。
    A . 西→东;长→短→长 B . 东→西;长→短→长 C . 东→西;短→长→短,
  • 1. (2024三上·垦利期末) 一天中,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 )最短。
    A . 早晨 B . 中午 C . 傍晚
  • 1. (2024三上·福山期末) 一天中,阳光下大树影子的方向会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
  • 1. (2024三上·福山期末) 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旗杆的影子应该在:( )
    A . 南边 B . 北边 C . 东边
  • 1. 日晷

    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通常晷针(铜制的指针)和晷面(石制的圆盘)组成。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又叫“表”。“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画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现有常见的日晷有下列几种不同的类型:水平式日晷、赤道式日晷(如图)、极地晷、南向垂直日晷、东或西向垂直式、侧向垂直式、投影日晷。

    1. (1) 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射产生的来测定时间的装置,通常由组成。
    2. (2) 与自制的日晷相比较,真正的日晷有、有和晷面。
  • 1. 某小组为了研究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在平地上竖直插了一支铅笔,阳光下的铅笔在地面上投射出一道影子。他们及时记下了影子的长度(13厘米) ,并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影子的长度。测量时,他们发现影子在中午12时最短。下面是他们在4个小时内测量的铅笔影子长度变化的数据表。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影长(厘米)

    13

    10

    8

    6

    4

    2

    4

    6

    8

    1. (1) 从上面的数据表中我们能推测出该小组是在结束测量的。
    2. (2)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推测,如果进行第10次测量,那么测量的铅笔影子的长度大约为厘米。
    3. (3)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知,从第1次测量到第6次测量这段时间里影子的长度变化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
  • 1. 如右图,影子向西时,太阳的位置是;影子向东时,太阳的位置是;影子最短时,太阳的位置是。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

  • 1.  位置的变化会引起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 1. 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的影子变化(填“有规律”或“无规律")
上一页 6 7 8 9 10 下一页 共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