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鞍山) 阅读《两小儿辩日》一文,按要求作答。

    ㅤㅤ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ㅤㅤ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ㅤㅤ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ㅤㅤ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ㅤㅤ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ㅤㅤ孔子不能决也。

    ㅤㅤ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 (1) 对下面句子节奏和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 (2) 两小儿辩斗的原因是:一儿从的角度看问题,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的角度看问题,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他们看太阳的角度不同
    3. (3) 从文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两小儿各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①孔子:

      ②两小儿:

    4. (4) 关于文中两小儿争辩的问题,你有什么想法?试着写一写。
  • 1. (2023·宝安)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ㅤ【材料一】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ㅤㅤ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ㅤㅤ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ㅤㅤ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ㅤㅤ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ㅤㅤ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ㅤㅤ【材料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ㅤㅤ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ㅤㅤ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ㅤ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ㅤㅤ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选自《论语》)

    1. (1) 联系上下文,写出材料中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孰为汝多知乎?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 (2) 联系材料中字词句的意思,推想成语的意思。

      ①及其日中如探汤。赴汤蹈火:

      ②默而识之。识:形声。从言。戠(zhí)声。读shí时,善于言谈,故从言。本义:知道:懂得。读zhì时,通“志”。意思是“记住”。

      博闻强识:

    3. (3) 【材料一】中孔子被两小儿取笑,你认为孔子是否“多知”(拥有智慧)?请摘抄【材料二】中孔子的语录为依据,写出2点理由。
    4. (4) 请引用【材料二】中的某一个词或某一句写一段话,用来勉励自己,作为小学生活的学习心得与收获,或送给同伴激励对方继续奋斗。
    5. (5) 如果《两小儿辩日》是一场辩论赛,请根据你的理解补充表格。                                                                                                           

      辩题

      辩手

      观点(结论)

      生活现象

      生活经验

      思考角度

      一小儿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视觉

      另一小儿

      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近者热而远者凉。

  • 1. (2023·浦东)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ㅤㅤ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ㅤㅤ一儿曰:“我以日 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ㅤㅤ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ㅤㅤ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ㅤㅤ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ㅤㅤ孔子不能决也。 

     ㅤㅤ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 (1) 《两小儿辩日》的作者相传是战国时的(人名)。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散文集是《》。 
    2. (2) 解释加点字 

       ①我日始出时去人近生 

       ②孔子不能 

    3. (3) 翻译句子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4. (4) 从短文中,你能体会到孔子和两小儿各有那些美好的品质? 

       ①孔子: 

       ②两小儿: 

  • 1. (2023六下·乐安期末) 文言文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回:“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 (1) 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 (2) 两个小孩儿辩论的问题是(  )
    3. (3) 一儿的观点是“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他这样说的理由是 ;一儿的观点是“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他这样说的理由是 
    4. (4) 两小儿“辩斗”对你有什么启示?请写下来。
  • 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北人识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A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B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连同。 ②有的人。③想要。④因为、由于。

    1. (1) 读注释,联系上下文,解释画线句子的意思。
    2. (2) 本文对你的启发,可以用《论语》中的句子(    )来说明。
  • 1. (2023六下·淮安月考) 翻译句子。
    1. (1) 孰为汝多知乎?
    2. (2) 为是其智弗若与?
    3. (3)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1) 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 (2) 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一个,告诉我们
    3. (3) 孔子不能决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的品质。
  • 1. 按要求写四字词语。
    1. (1) 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
    2. (2) 仿照“沧沧凉凉”写叠词:
  • 1. 小小辩论台。

    有的同学认为上网可以学到好多知识,有的同学认为上网成瘾会荒废学业,强强和李勇就此展开了辩论。

    强强:

    李勇:

  • 1. 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____ ,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______________ , 一心以为有______________ ,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______________,为是其智弗若与?曰:______________。

    1. (1) 按课文内容填空。
    2. (2) 请你分别用一个成语形容学弈的两个人。

      第一个人

      第二个人

    3. (3) 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文中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学习,效果却不同?
    4. (4) 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意图说明什么道理?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