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望花) 文言文

    ㅤㅤ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

    1. (1) 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2) 联系上下文,写出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①虽与俱学。

      是其智弗若与?

    3. (3) 本文的结论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4. (4) 《学弈》讲述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棋,两人结果不相同。一人学得好是因为:“”,一人学得不好是因为:“”(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5. (5) 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1)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的。《孟子》记录了孟子的。《学弈》一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2. (2)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此书中有许多寓言和民间故事。“辩日”是指。一个孩子认为“”,另一个孩子认为“”。这则故事说明知识无穷,学习是的。
  • 1. 孔子和孟子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请搜集他们的名言写下来

    孔子的名言:

    孟子的名言:

  •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1. (1) 奕秋,通国善弈者也。

      通国:         善弈:

    2. (2) 奕秋之为

      惟:           听:

    3. (3) 虽与之俱学。

      之:           俱:

    4. (4) 我日始出时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以:    去:   日中:

    5. (5) 多知乎?

      孰:     汝:

  • 1. 阅读成语故事,要求答题。

    邯郸学步

    (一)

    相传在战国时候,赵国的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燕国的寿陵有个青年人,不顾路途遥远,跋山涉水,赶到邯郸来学习当地人走路的姿势。

    他整天呆在邯郸的大街上,看人家走路,边看边琢磨人家走路的特点,还跟在后边模仿。跟这个人后边走几步,再跟那个人后边走几步,可是学来学去,总是不像,始终也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步法。

    这个青年人心里想,也许是因为自己习惯了原来的走法,所以学不好。于是他索性丢掉原来的走法,从头学习走路。他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既要想着手脚如何摆动,又要想着腰腿如何配合,还得想着每一步的距离……弄得他手足无措。

    他一连学了几个月,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法,还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后来,他只好爬着回到故乡。

    (二)

    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 , 又复失其 故步 , 遂匍匐而归耳

    ——《汉书》

    [注释]  ①曾:却。     未:没有。    得:学会。  仿佛:大概。②故步:原来走路的步法。③遂:于是、只有。  匍匐:爬行。  归:回去。耳: 语气词。

    1. (1) 文段(二)是文言文,对照文段(一)及注释,读懂它的意思。
    2. (2) 与文段(二)中“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这一句意思相似的是哪一句?在文段(一)中找出。
    3. (3)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邯郸学步”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4. (4) 选一选,填一填。

      鹦鹉学舌    东施效颦    标新立异    独辟新径

      A.反义词。

      邯郸学步——

      B.近义词。

      邯郸学步——

  •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鸿 

      盘    沧凉凉

  • 1. 选字填空。
    1. (1) (奕  弈  翌  异)

         日    常    神采

    2. (2) (沧  仓  苍  抢)

      茫    购    海    

  • 1. 翻译下列句子。
    1. (1)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 (2)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3. (3) 孰为汝多知乎?
  • 1. (2022六下·桂林期末) 文言文阅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 (1) 这篇文言文的题目是《》。除了这篇文言文,我们在六年级还学过文言文《》和《》。
    2. (2) “惟弈秋之为听”的意思是。“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这句话是句。
    3. (3) 文中弈秋教的两个徒弟表现各异,一人“”,一人“”。(用原文填空)
    4. (4) 读了本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 1. 请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
    A .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告诉我们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B . 小狐仙、刘姥姥、吴用分别是《骑鹅旅行记》、《红楼梦》、《水浒传》中的人物。 C . 《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这篇文章的体裁是散文。 D . 《腊八粥》一文运用大量笔墨正面描写了八儿一家人喝粥的情景。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