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1) 《石灰吟》的“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 (2) 《竹石》这首诗描写的是任何力量也动摇不了它的石头。
    3. (3) 《竹石》的作者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他的竹子也画得好。
    4. (4) “千磨万击还坚劲”是赞扬石灰不畏艰难、坚强不屈的特点。
    5. (5) 《马诗》的作者是宋代作家李贺,他被后人称为“鬼才”。
  • 1. 课外古诗阅读。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 (1) 解释词语。

      ①直待:  ②凌云:

    2. (2) 说说诗句的意思。

      ①自小刺头深草里。

      ②时人不识凌云木。

    3. (3) 这首小诗中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什么特征?
    4. (4) 本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 (5) 请写出两首托物言志诗。
  • 1. 看拼音写词语。

    dà  mò

    yān shān

    fén shāo

    qiān chuí wàn záo

    qīng bái

    jiān jìng

    qīng qiū

    fěn  gǔ  suì  shēn

  • 1. 阅读下面课内古诗,完成练习。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1. (1) 先解释画线字的含义,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①大漠沙雪,燕山月钩。

      如:  似:

      句子意思:
      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何:    清秋:
      句子意思:

    2. (2) 诗歌的第一、二句主要写了哪些景物?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3. (3) 诗歌的三、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4) 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 1. 诗歌鉴赏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

    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1. (1) 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 。
    2. (2) 解释重点字词。

      咬:     坚劲:  任:

    3. (3) 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
    4. (4)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5. (5) 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 1. 根据古诗内容,解释下列字词的含义。

    立根:      何当:

    咬定:      破岩:

    清白:      等闲:

    尔:       任:

    若:      千锤万凿:

  • 1. 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1)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 (2)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3. (3)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4. (4)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 (1) 千锤万(zuò záo)  烈火(hún fén)  粉骨(cuì suì)
    2. (2) 一群小(yān yàn)子飞过(yān yàn)山的山脉,飞向更远的地方。
    3. (3) 战士们锻炼起来(jìn  jìng)头十足,将来一定是一支(jìn  jìng)旅。
  • 1. 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络    谦    焚    捶

        洛    歉    梵    锤

  • 1. 下列诗句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设问

    1. (1)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 (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 (3)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 (4)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