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阅读理解

    毕业赠言

    诸位毕业同学:

    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绝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zǔn)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作,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

    页书。

    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选择!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1. (1) 胡适先生给学生讲话的话题是,这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2. (2) 短文的第二自然段是按照总分的构段方式来写的。从三个方面论述学习的重要性。
    3. (3) 为了论述中心论点,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进行论述的?
    4. (4) 选出下面的句子分别运用了哪些论述方法。

      A.引用论证.

      B.举例论证

      ①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作,每天只能做一 点钟的工作。

      ②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5. (5) 马上要结束小学的学业了,你打算在以后的求学生活中怎样做学问?
  • 1. 课外阅读。

    螳螂捕蝉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①,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②欲取蝉,不知黄雀在其傍③也!黄雀延颈④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⑤而不顾其后之有患⑥也。

    [注释]①悲鸣饮露:一边放声地叫着,一边吸饮着露水。②委身曲附: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了前肢。③傍:同“旁”。④延颈:伸长脖子。⑤务欲得其前利:力求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⑥患:祸害,灾难。

    1. (1) 用短文内容填空。

      蝉不知螳螂在其后,是因为;螳螂不知黄雀在其傍,是因为;黄雀不知弹丸在其下,是因为

    2. (2) 文中哪句话指出了它们犯了相同的错误?用横线画出来。
    3. (3)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来自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1. 课内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 , 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 , 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 , 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 (1) 判断题。

      ①科学领域的发现并不存在什么偶然的机遇。

      ②“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在上文中出现两次,这并不是重复哕唆。第一处着重讲有了这种能力,并解答若干问号,就能发现真理;第二处着重讲怎样的人才能具备这种能力。

    2. (2) 这篇课文的写法是通过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其中具体事例有三个:波义耳制成石蕊试纸、,作者的观点是
    3. (3) 课文中的三位研究者都经历了一系列的把“”拉直变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描述为(请选填序号):

      ①反复实验②举一反三③得出结论④观察发现⑤产生疑问⑥坐等灵感

    4. (4) 多选题“全神贯注、专心致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精神,如果要说明这一观点,可以选取下列哪些事例?( )
  • 1. 我能补全下列名言。
    1. (1) 青,
    2. (2) ,变则通,
    3. (3) ,又日新。
    4. (4) ,天才在于积累。
  • 1. 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 (1) 弈秋,。使弈秋诲二人弈,,惟 弈秋之为听;,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学弈》)
    2. (2) 一儿曰:“日初出,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此不为?”
  • 1. 小真要送同桌一张自制的毕业贺卡,她选了一张很励志的图片,请仔细看图,并帮她挑选一句最合适的赠言。(    )

    A . 有付出,就有收获;有播种,就有丰收。加油! B . 当我们挥手告别时,请带上我最美好的祝福。 C . 当你获得巨大的成功时,请记得一起努力过的人,并乐于分享。 D . 也许有一天,你发觉日子特别艰难,那可能是这次的收获将特别巨大,加油!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不能决也”中的“决”是“犹豫不决”的意思。 B . 《三门记》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赵孟频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C . “蚯蚓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这句话中加点的关联词使用正确。 D .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艾萨克·阿西莫夫写的一篇真实的故事。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田老师的“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句中的“插柳之恩”指的是毕业了,田老师以折柳枝的形式送别“我们”。 B . 《作文上的红双圈》一文中,老师给“我”的作文-共打了九十八个红双圈。 C . 《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古文都选自《列子·汤问》。 D . 《表里的生物》这篇课文表现了童年的“我”是一个调皮、不听话的孩子。
  • 1. 两小儿辩斗,由于根据不同,两人所得的结论也恰好相反,这与另一则寓言大意略同,这则寓言是(    )
    A . 盲人摸象 B . 叶公好龙 C . 守株待兔 D . 南辕北辙
  • 1. 下列句子与其他三句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 既有一,怎么不能有二? B . 既有一,也能有二。 C . 既有一,不能有二。 D . 既有一,不是不能有二。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