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B . 磅礴:威风凛凛的样子。 C . 泥丸:用泥制成的小球。 D . 云崖:高耸人云的山崖。
  • 1. 读拼音 ,写汉字。

    [yá]

    峭壁

    海角

    [dù]

    重洋

    置之

    [lǜ]

    严以

    深谋远

  •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读“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时语气要低沉一些。 B . 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节奏划分正确。 C . “万水千山”在诗中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形容路遥远险阻。 D . 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领联、颈联和尾联。
  • 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三军过后尽开颜。

    1. (1) 将诗歌补充完整。
    2. (2) 这首诗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生动描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诗中描写“面”的句子是“”,五幅“征难图”为“点”,分别是攀五岭、越、渡、夺、翻
    3. (3) 画波浪线的诗句,诗人把“”比作“”,衬托出了红军战士的高大形象。
    4. (4) 写红军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诗句是“”。诗句中一个“”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一个“”表现出红军飞夺泸定桥时的惊险悲壮。
    5. (5) 本首诗赞扬了中国红军的精神。
  • 1. 虽然红军长征胜利已经80多年了,但红军的精神却被一代代人继承和发扬起来,请你来谈一谈,我们小学生应该怎样发扬红军精神?
  • 1. 根据上句填下句或根据下句填上句。
    1. (1) 红军不怕远征难,
    2. (2) 更喜岷山千里雪,
    3. (3) ,乌蒙磅礴走泥丸。
    4. (4) ,大渡桥横铁索寒。
  • 1.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七律·长征》这首诗是在长征取得胜利时所作。 B . 诗歌尾联中的“三军”是指古代的步、车、骑三军。 C . 诗题《七律·长征》中,“七律”点明诗的体裁,“长征”是诗的题目。 D . 诗中的“万水千山”指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数不胜数的艰难困苦。
  • 1. 《七律·长征》中,最能表达作者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    )
    A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1.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五岭逶迤腾细浪。 逶迤:蜿蜒曲折。 B . 乌蒙磅礴走泥丸。 磅礴:气势雄伟,山很险峻。 C . 万水千山只等闲。 等闲:寻常,平常。 D .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军:海,陆,空三军,
  • 1. 结合语境,看拼音写字词。

    大dù河,位于四川中西部。河中水深流急,怪石峥嵘,险滩密布;两岸都是陡峻的悬yá峭壁。古时候,人们只能乘溜suǒ过河,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河谷的危险。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