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 ) 补充词语,并选择填空。
    1. (1) ①一千里  ②翠色流   ③排山

      ④双凤阳   ⑤心惊跳   ⑥芬馥郁

    2. (2) ①和②两个词语都用来描写绿色,其中①指绿的,②指绿的
    3. (3) 上面六个词语中,可以用来描写人物心理的是,描写花朵香味的
    4. (4) 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的词语是,再写出一个像④一样带有“风”字的词语
  • 1. ( ) 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1. (1)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 (2)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 (3)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1. ( ) 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
    1. (1) 我们这学期学习的《宿建德江》、《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都描写了关于月夜的景色,请你写出相关句子,。(《宿建德江》),。(《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告别月夜,我们跟随朱熹走进姹紫嫣红的春天,你想到了;西湖的景色美如画,突然乌云密布,大雨瓢泼,你想到了;孟浩然的为我们展示了朋友家的田园风景。
    2. (2) 祖宗疆土,
    3. (3) ,三军过后尽开颜。
  • 1. ( )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你做过问卷调查吗?下面是小明做的一项小调查,用数据说明了一些问题。请你认真看一看,帮小明做个简要的调查分析吧。

    某市小学六年级100名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调查表

    1. (1) 从上述调查表中可以看出,该市小学六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的问题。
    2. (2)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你认为应该给该市教育部门提出怎样的建议?
  • 1. ( ) 阅读理解。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 (1) 这个片段选自《》一课,作者是
    2. (2) 文中的“她”是指,“他”是指,“他们”是指
    3. (3) 文中描写桑娜神态的词语是,文中最能概括桑娜心情的词语是:
    4. (4) 这个片段主要对桑娜进行了什么描写?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表现了她怎样的品质?
  • 1. ( ) 我能按课文内容或生活积累填空。
    1. (1) 鞠躬尽瘁,。——诸葛亮
    2. (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运用比喻手法的诗句是“”。
    3. (3) 春天的大地到处生机勃勃,花园里开满了鲜花,红的、黄的、紫的……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真是“”。(填写《春日》的诗句)
  • 1. (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1)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感受到了开国大典中的气氛;欣赏了的草原和的故宫博物院;认识了的狼牙山五壮士,的桑娜和的老支书。
    2. (2)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其中表现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难险阻的诗句是:“。”
  • 1. ( ) 下面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顾影自:怜惜。 B . 移舟泊烟: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C . 翠色流:好像,将要。 D . 路转溪桥忽:看见。
  • 1. ( ) 分别号称“诗仙”、“诗圣”、“诗鬼”的诗人是(    )
    A . 李贺、杜甫、李商隐 B . 李白、李贺、杜甫 C . 李白、杜甫、李贺
  • 1. ( ) 积累运用。
    1. (1) ,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传到,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2. (2)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到处,轻轻流入云际。
    3. (3) ,望湖楼下水如天。
    4. (4) ,把酒话桑麻。
    5. (5) 五岭逶迤腾细浪,
    6. (6) 清风徐来,看到明月,听到蝉鸣,我会想到辛弃疾的诗句:
    7. (7) “,视死忽如归。”这不正是李大钊一生的写照吗?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