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列事例属于自相矛盾的一项是(____)
    A . 我已经洗好衣服了,可妈妈还是不放心,要亲自再洗一遍。 B . 嚷着要减肥的姐姐总是控制不住食量,还说:“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呢?” C . 每天出门前,奶奶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让我路上小心。
  • 1. 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1)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 (2)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 1. 下列“之”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 . 誉之曰(代“他”,指卖矛的人) B . 吾盾之坚(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C .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D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到……去) 
  • 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守株①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②(1èi)而守株,冀③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

    注释: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桩。②耒:农具名,状如木叉。③冀:希望。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兔触株

      ②因其耒

      ③冀得兔

      ④而身宋国笑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翻译)

      兔走触株,颈而

    3. (3) “守株待兔”的故事可笑在什么地方?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 1. 填空,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 (1) 之曰。
      誉:
    2. (2) 吾盾之 , 物莫能也。

      坚:

      陷:

    3. (3) 其人也。

      弗;

      应:

    4. (4) 不可同世而

      立:

  • 1. 填空;给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1. (1) 楚人有盾与者,之曰:“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 (2) 其人也。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 1. 翻译句子
    1. (1)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 (2)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3. (3) 其人弗能应也。
  •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时期家。自相矛盾的意思是

  • 1.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写一写。
  • 1. 选择加点词的正确用法或解释。(填序号)

    之:①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代词,指矛或盾;③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1. (1) 誉
    2. (2) 吾盾
    3. (3) 以子之矛陷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