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赤 壁

    [唐]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 (1) 这是一首与三国故事有关的诗,诗中所写的历史事件是,诗中的“周郎”是指
    2. (2) 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3. (3) 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不少于两个《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4. (4) 根据自己的积累写出两个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 1. 监狱里的锻炼

    佚 名

    ①王若飞同志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因为从事革命工作,被敌人逮捕了。在监狱里,为了坚持对敌斗争,他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条件锻炼身体。

    ②王若飞同志在狱中的锻炼方法之一是日光浴。他利用每天短暂的放风时间,到院子里晒太阳。他开玩笑地对难友们说:“晒一次太阳,等于吃一两鱼肝油,大家都来晒吧!”

    ③冷水擦身是王若飞同志锻炼身体的另一种方法。那时,反动派百般折磨他们。别说洗澡,就连喝的水也不供给。但王若飞的言行感动了出身贫苦的老看守员,他偷偷地给王若飞买了几只大碗,他每天用它盛冷水,用毛巾蘸着擦身,擦到全身发红为止。

    ④王若飞同志在狱中还有另外一种锻炼方法,叫作“室内体操”。体操包括伸腿、弯腰、屈臂等动作,不管严寒酷暑,他都坚持锻炼。

    ⑤有一次,难友们问王若飞:“你为什么这样坚持锻炼啊?”“这很简单,敌人要摧残我们,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有了强壮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和敌人进行斗争。”王若飞笑着说,“我们是革命者,决不能向恶劣的环境屈服,要坚持斗争。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我们必须拼命去保卫我们的真理。”

    ⑥他的话使难友们豁然开朗,精神振奋,大家都被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鼓舞,也和他一起在狱中坚持锻炼。

    (选自《作文周刊》,有删改)

    1. (1)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想方设法:

      豁然开朗:

    2. (2) 短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下列分法中,最合理的一项是(    )
    3. (3) 第④自然段中,“室内体操”加引号的作用是(    )
    4. (4) 王若飞在监狱里锻炼的方法有:①,②,③
    5. (5) 判断短文中心思想,选择正确的选项(    )。
  • 1.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妈妈缝衣服时不小心一针见血 , 手指受伤了。 B . 听了妈妈讲的这个感人的故事,我不由自主地流下了眼泪。 C . 犯了错误的小明站在妈妈面前,脸涨得通红,低着头一声不吭 D . 他刚才还在不停地讲昨天的见闻,这会儿却一言不发,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 1. 看拼音,写词语。
    1. (1) 这家zhěn suǒ是一位 cí xiáng的老中医开的。
    2. (2) 医生 shú liàn地解开病人的绷带看了一下shāng shì,随即对身边的护士说:“马上 shī xíng手术。”
  • 1. 按要求完成练习。
    1. (1) 照样子,写词语。

      一动不动(ABCB式):

      风尘仆仆(ABCC式):

    2. (2)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忠骨”的意思是,“马革裹尸”的意思是
    3. (3)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将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 (4)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仿写描写动作和神态的句子)
    5. (5)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一个错别字,一处标点错误,三处语病)

      丁大爷今年80多岁了,他经常穿一件蓝棉袄和一顶灰色棉帽,保持着坚苦朴素的作风。在解放战争中,他推着小车为前方送小米、玉米、面粉等粮食,不知走过了多少路?曾四次被评为“支前模范”的光荣称号。如今,他是我校校外辅导员,经常教育我们:“我经历了两个新旧社会,深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你们可要珍惜它呀!”

  • 1. 根据课文内容与积累填空。
    1. (1) “孤帆远影碧空尽,。”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写的《》,我还积累了这样的送别诗
    2. (2) 《凉州词》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写的,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它由描写边塞风光想象到驻守边疆的士兵吹《折杨柳》曲,表达了之情。
    3. (3)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诗。其中点明诗人归乡的迫切心情的诗句是“。”
  • 1.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情。这些事情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心情和感受?是感动、生气,还是伤心、兴奋?选择一件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写下来,注意运用心理描写,不少于450字。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chú)    集(shòu) B . (dì) 定(nǐ) C . 带(bēng)    难(kān) D . (zhuó)    威(xià)
  • 1.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问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B . 浪费时间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 C . 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 D . 巍巍高山难道不是英雄坚强不屈的象征吗?
  • 1.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毛主席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神态描写) B .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心理描写) C . 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语言描写) D .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动作描写)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