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读一读,连一连。

    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

    水滴石穿          骄兵必败

    早开的红梅      非一日之功

    王羲之写字      入木三分

    关羽失荆州      一枝独秀

  • 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神奇的“打”字

    陈原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不少动作可以用“打”字来表示。比方“打毛衣”“打草鞋”,它并不是跟毛衣过不去,也不是要跟草鞋作对,而是恰恰相反,要用毛线编织成毛衣,用草编成鞋子。但不能以此类推,我们不能说“打皮鞋”,也不能说“打裤子”,可见“打”字有点神奇了。

    “打酱油”——这里面的“打”,当然不是“打破”酱油瓶,也不是“编织”酱油,而是“买”的意思。买液体的东西,常常用得上“打”字,比如“打酒”“打油”。但说它是“买”的同义词,那也不全对。比如“打水”并不等于买水,而是到井边或河边用吊桶提一桶水来。

    “打”字还有玩的意思,我们常常说“打牌”,当然不是揍牌,而是玩牌。某些球类运动也常用“打”字,如“打篮球”“打排球”“打乒乓球”“打高尔夫球”,绝不是要把什么球打碎,而是玩球。平衡木、吊环、鞍马,虽都是运动器材,但不能用“打”字,“打平衡木”,这就不知是什么意思了。

    其实除了某种运动之外,生活中有些动作也用“打”字来表达。如“打伞”“打的”“打电话”……“打杂”,是指一个人并不专做一项工作,不专攻一门学问,而做点杂七杂八的事,什么都干,什么都得干。但是“打杂”也常常用来自谦,“唉,我不过打打杂罢了”,其实他也许是管全面工作,是个头头儿;但也许他真的是做点杂务——这就因人而异了。

    生理现象也有一些利用“打”字来构词的。例如“打嗝”“打哈欠”“打哆嗦”“打喷嚏”……你看,“打”字是不是挺神奇呀!

    1. (1) 请你指出下列词语中“打”的意思。

      灯笼        

      扑克        

    2. (2) “打”字神奇的原因是(多选)(    )
    3. (3) 你还能举出一个像“打”字一样神奇的字吗?说说它的用法。(至少列举4种不同的含义)
  • 1. 在汉字王国里,形声字是重要的一员。形旁和全字的意义有关,声旁和全字的读音有关。在你认识的汉字中,有哪些典型的形声字呢?试着举出三到五个例子来吧。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都有形声字的一项是(    )
    A . 蜻蜓  蜜蜂  蚊子  苍蝇  螳螂 B . 黄莺  杜鹃  鸽子  海鸥  山羊 C . 鲸鱼  鲨鱼  带鱼  鲮鱼  鲈鱼 D . 狐狸  狮子  猩猩  猫儿  马儿
  • 1. 下列句子中运用的歇后语不属于谐音歇后语的一项是(    )
    A . 畅畅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妈妈担心地对畅畅说:“你呀你,就知道玩,这次期中考试你怎么办?”畅畅拍拍胸脯,大声回答:“妈妈,你担心什么,这么点内容我做得出,好成绩肯定是瓮中捉鳖手到擒来啊!” B . 爸爸这两天下棋运气坏透了,每次都是孔夫子搬家——净是输。 C . 他居然当着老师的面和同桌打起架来,真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D . 西西代表学校去参加市象棋比赛,她回来时,同学们都围过来询问成绩,她不好意思地说:“还不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呗。”
  • 1. 读歇后语,写出歇后语的本字。
    1. (1) 外甥打灯笼——照旧
    2. (2) 梁山泊的军师——无
    3. (3) 四月的冰河——开动
    4. (4) 咸菜烧豆腐——有言在先
    5. (5)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在外
  • 1. 阅读《“枇杷”和“琵琶”》,完成练习。

    古时候,有人送枇杷给一个朋友,可他在礼单上把“枇杷”错写成了“琵琶”。朋友笑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旁边有人应声道:“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1.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用它的其他读音组词。

      只恨当年识字

      差:    

      旁边有人声道

      应:    

      满城箫管开花

      尽:    

    2. (2) 文中的这个人为什么会闹出笑话?
    3. (3) 你还知道哪些容易出错的同音字呢?试着写两组吧。
  • 1. 明明想了解“凤”字的演化,咨询时比较合适的人选是(    )
    A . 英语老师 B . 司机 C . 语言专家 D . 翻译
  • 1. 下列关于汉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它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已经出土的单字有1700个左右。 B . 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金朝时期使用。 C . 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的,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D . 隶书形成于春秋时期,通行于两汉。魏晋时期有了楷书。
  • 1. 下列对于研究报告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研究报告要写出研究目的。 B . 整理资料时要进行详细的概括和分析。 C . 研究报告最终要有研究结论。 D . 研究的方法包括搜集资料的方法。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