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裂(bèn)   猿(mí) B . 兽(qíng) 鹿(zhāng) C . 目(míng) 书(kǎi) D . (liè)   刻(xié)
  • 1. 课外阅读。

    三打白骨精

    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历尽艰辛,来到宛子山前。在宛子山波月洞内,有一个千年尸魔白骨精,凶残、狡猾并善于伪装,为使自己长生不老,它一心想吃唐僧肉。它利用孙悟空外出巡山的机会,先后变成上山送斋的村姑与朝山进香的老妪,花言巧语使唐僧和八戒上了当,可两次均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它的化身。然而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

    白骨精第三次化为一个老丈,利用唐僧面慈心软、善恶不分的弱点,三施攻心计,孙悟空一再揭露其妖怪面目,而唐僧执迷不悟,不仅不准孙悟空去打这个妖怪,还念紧箍咒来惩戒孙悟空。孙悟空为了取经,忍住痛苦,终将老丈打下深涧。

    白骨精又假冒佛祖名义从天上飘下素绢,责备唐僧姑息孙悟空。唐僧盛怒之下写下贬书,孙悟空恳求师父收回成命,唐僧不允,孙悟空只得返回花果山。孙悟空走后,白骨精将波月洞化成天王庙,唐僧、沙僧中计就擒,八戒乘隙逃走,去花果山请孙悟空来救师父。回来的途中,孙悟空打死前去赴宴的白骨精之母金蟾大仙,自己变成老妖模样来到洞内,伺机搭救师父。在宴前,孙悟空为用事实教育唐僧,设计诱使白骨精重新变化成村姑、老妪和老丈的模样,使唐僧目睹妖怪的本来面目,唐僧幡然悔悟。这时,孙悟空现出本相,消灭了白骨精及众妖魔。

    1. (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写下来。

      能言善辩——一意孤行——

    2. (2) 请你用两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下列人物。

      唐僧:

      孙悟空:

      白骨精:

    3. (3) 白骨精分别变成模样来迷惑唐僧,最后又假冒佛祖名义迫使唐僧,自己
    4. (4) 孙悟空是怎样使唐僧认识到妖怪的本来面目的?
    5. (5)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你还读过其中的哪些故事?请写出几个。
  •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走进张家界,你会为这天造地设的景观而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B . 一遇到难题就抓耳挠腮 , 这就是个别同学学习生活的写照。 C . 新年到了,我们序齿排班向奶奶拜年。 D . 每次老师提问时,同学们都七手八脚地抢答问题。
  • 1. 按要求写句子。
    1. (1) 那座山正当顶上,一块仙石,其石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围圆。(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2. (2) 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改成陈述句)
    3. (3) 同学们都很爱护今天的幸福生活。(修改病句)
  • 1. 阅读《西游记》第六十一回节选片段,完成练习。

    这大圣收了金箍棒,捻诀念咒,摇身一变,变作一个海东青,飕的一翅,钻在云眼里,倒飞下来,落在天鹅身上,抱住颈项嗛眼。那牛王也知是孙行者变化,急忙抖抖翅,变作一只黄鹰,返来嗛海东青。行者又变作一个乌凤,专一赶黄鹰。牛王识得,又变作一只白鹤,长唳一声,向南飞去。行者立定,抖抖翎毛,又变作一只丹凤,高鸣一声。那白鹤见凤是鸟王,诸禽不敢妄动,刷的一翅,淬下山崖,将身一变,变作一只香獐,乜乜些些,在崖前吃草。行者认得,也就落下翅来,变作一只饿虎,剪尾跑蹄,要来赶獐作食。魔王慌了手脚,又变作一只金钱花斑的大豹,要伤饿虎。行者见了,迎着风,把头一幌,又变作一只金眼狻猊,声如霹雳,铁额铜头,复转身要食大豹。牛王着了急,又变作一个人熊,放开脚,就来擒那狻猊。行者打个滚,就变作一只赖象,鼻似长蛇,牙如竹笋,撒开鼻子,要去卷那人熊。

    1. (1) 文段中的“大圣”“孙行者”“行者”指的是,“牛王”“魔王”指的是。他们在斗法的过程中变化多端,你认为的法力更高强,理由是
    2. (2) 你会用哪种方式来理解文段中划线的句子,再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 1. 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荣。

    ②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

    ③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④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 1. 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wán wáng)耍

    (qiè qì)女

    (míng mín)目

    (qiào qiǎo)

    (jié hè)

    (juān jān)着

  • 1. 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横线上。

    只要……就……

    不仅……而且……

    一……就……

    与其……不如……

    因为……所以……

     
    1. (1)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见了风,化作一个石猴。
    2. (2) 众猴拍手大喊道:“敢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拜他为王。”
    3. (3) 石猴进去,大声说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4. (4) 桥边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还很宽阔,能容得千百口老小。
    5. (5) 石猴笑道:“在外面受老天之气,我们搬到这里来住。”
  • 1. 填空。
    1. (1) 本文选自我国古代杰出的长篇神话小说,作者是代的。小说主要讲述了的故事,主要人物有等。
    2. (2) 这本书中的,你最喜欢的人物是,原因是
  • 1. 按要求写句子。
    1. (1) 北京的颐和园是一座美丽的大公园。(缩句)
    2. (2) 例:外地游客在长城上捡垃圾。在长城上,外地游客捡垃圾。

      几只美丽的小鸟在高高的树上唱歌。

    3. (3) 例:小刚没来打球,因为他病了。因为小刚病了,所以他没来打球。

      养鹅等于养狗,因为鹅也能看守门户。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