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 (1)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2. (2)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3. (3)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1. 读下面的诗句,翻译诗句并说说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场景。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 1. 从这两句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   )的孩童形象。
    A . 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豆重担 B . 年纪尚小,只能做一些辅助性劳动 C . 不懂世事,只知玩耍 D . 故意偷懒,不参与集体劳动
  • 1. 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只 )有蜻蜓蛱蝶飞 B . 篱落疏疏一(小路)深 C . 白发谁家翁媪(老翁) D . 最喜小儿亡赖(顽皮、淘气)
  • 1. 读诗句,按要求完成练习。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赖”同“无赖”,它在句中的意思是(   )

    A . 蛮不讲理 B . 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C . 无可奈何 D . 顽皮、淘气
  • 1. (新题型)下面的诗句中,描写的不是夏季景色的一项是(     )
    A . 梅子金黄杏子肥,梅花雪白菜花稀。 B .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C .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 .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 1. 古诗对比阅读。

    《田园乐(其六)》

    (唐)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 (1) 第一首古诗是朝诗人写的,第二首古诗是朝诗人写的。
    2. (2) 第一首诗中的“宿雨”一词,意思是,让我们想到第二首诗中的一句。第二首诗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中提到了,在第一首诗中是这样写的:
    3. (3) 第一首古诗表达了作者、享受自然美景的闲适心情,体现了诗人的乐趣。

      第二首古诗抒发了诗人、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 1. 下列诗词题目、诗词句和作者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孟浩然 B .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梅子金黄杏子肥)——范成大 C .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杨万里 D . 《绝句》(迟日江山丽)——李商隐
  • 1. 古诗对对碰。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1. (1) 这两首诗题目相同,作者是,写的都是季田园中的不同景象,生动绘制了田园农作动态图。
    2. (2) 这两首诗写的都是,第一首诗写乡村男女,日夜忙碌的图景以及农村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情形;第二首诗无一字言,无一语写,然而,透过句句诗行,让我们仿佛看到农村的真实面貌和人们的
    3. (3) 这两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 1. 百字练笔。

    展开想象,把《清平乐·村居》改写成一篇短文。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