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训练 2 散 文,情境化命题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刘湛秋

    我写作的时候,常常为我面前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它们就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笑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这时我真不忍将它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身体,去____地享受自己的欢乐。

    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看到“太阳”,你能感触到热和力,而望见“月亮”,眼前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轻”字使人有飘浮感,“重”字一望而沉坠。 “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泪。 “冷霜”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幽深”一出现,你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 当你写下“人”这个字的时候,不禁肃然起敬,并对祖先的创造____。这些用笔画组成的美妙图画,这些由横竖撇捺构成的奇妙

    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飞翔与驰骋。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拥有这么丰富的书法瑰宝?

    有人说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想大概是因为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汉字,本就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看着这些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字词,怎能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文字的情绪啊!几万个不同的汉字,几十万、几百万种奇妙的组合,足以产生遣使文字的快乐,甚至能在语义以外,寻求那种人类思维和感官对文字的想象力! 中国的汉字是高强度悟性的结晶,是能够提升人的悟性的。

    在世界的文字之林中,中国的汉字是异乎寻常的。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的方式。它是强有力的、自成系统的,它用一个个方块字培育了五千年古老的文化,延续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在这片东方的土地上,不管有多少种不同的方言,____的汉字永远都会是这支交响乐队的总指挥!

    像徜徉在夏天夜晚的星空下,为那壮丽的景色而迷醉,我无限钟情于我赖以思维和交往的汉字,并震惊于它的无限活力和奇特魅力。我坚信,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汉字将越来越被世人所珍爱。

    (有删改)

    1. (1) 获取信息 作者看到不同的汉字时都有哪些不同的感受?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进行连线。

      使人有飘浮感

      好像散发出一种寒气

      不禁肃然起敬

      冷霜

      眼前闪着清丽的光辉

      月亮

      一看就像流泪

      幽深

       似乎进入森林或宁静的院落

    2. (2) 形成解释 将下列词语填到文中横线处合适的位置。(填序号)

      ①赞叹不已 ②无穷无尽 ③不受拘束 ④独具魅力

    3. (3) 形成解释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4) 创意运用文中画波浪线的内容写出了书法家笔下的汉字之美,请你仿照着再想两点,以批注的形式写在旁边的批注框里。
    5. (5) 评价鉴赏 浙小江和浙小越在读完本文后各自发表了对汉字的看法,你更同意谁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浙小江    汉字是独一无二的文字,它的字形独具风韵,它的含义丰富深远,它的变化灵活多元,它是我们文化的凝结和传承,是最美的、无可取代的文字。
          汉字固然有它的优点,但也只是众多文字中的一种,文字作为一种供我们使用的工具,其实用性和对时代发展的适应性才是最重要的,随着科技进步,它注定是要被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信息承载方式所取代的。浙小越

       

       

      我更同意的观点,因为我觉得

    6. (6) 创意运用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请你试着写一段有色彩/声音/气味的话。

      本单元方法3通过汉字艺术的表现形式,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

  • 1. 训练 1 散 文

    汉字的魅力

    袁 鹰

    一个只有三岁多的孩子,看到一个汉字“明”,就懂得“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看到“雷”“雪”“霜”这些字,就问“为什么这些字都有雨呢?”,讲到这儿,不由得笑出声来。 你看他小小年纪,又是生活在讲日语的环境里,却能对中国语文(汉字)有这样清楚的反应和感受,真叫人高兴。恐怕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是不可能从他本民族母语中的“明”(光明、明亮的意思)字里引发出“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这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的。

    这就是我们中国汉字的魅力,几乎是独一无二的魅力。

    这个生动的例子,不是可以给那些带着孩子在国外生活又常常担心他们忘了中文的年轻父母们以启迪和借鉴吗?你们开始教孩子学方块字时,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枯燥无味,感到头疼,又不容易记。但是,如果你们能够耐心地、细心地一个字一个字教下去,慢慢地培养起他们类似“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那样的兴趣,引起“为什么这些字都有雨呢?”或者“为什么这些字都有水,都有草,都有山,都有……”这类追问,到那时,不管你们自己是否意识到,实际上你们已经带着孩子走进一个奇妙绚丽的大花园。尽管才跨进园门第一步,里面的天地大得很,简直无边无涯,但是他从此必定会一步步欢笑着、跳跃着奔向前去了。

    从这儿迈开第一步,以后由幼年到少年,到青年、壮年,直到老年,他的一生都将同充满魅力的汉字做伴,依靠它浮游生活的海洋、知识的海洋和科技的海洋,依靠它去扬起人生和理想的风帆,走过几十年岁月的每一段征程。随着学业增长,他当然可能再去学会一门或两门外国语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如同许多在海外长大的孩子那样。但不论走到哪里,也不论将来攻读什么学科,钻研什么专业,他无论如何一定不会忘记而且会越来越深谙自己的母语,那是毫无疑问的。毕竟,他的血管里流的是中国人的血啊!

    中文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____,也是我们终身的____,每个人的____。人生几十年,一切身外之物,衣服、房屋、书籍、用具、庭院,都将发生许多次变异。新陈代谢,过时的淘汰了,破损的废弃了,家用电器、电脑不多久就要换代,人们都习以为常,毫不为怪。天地万物,只有语言文字是永远存在的。我们的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它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即使是汉语拼音,可以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工具,但是绝不可能代替汉字本身,因为它没有也不可能具有那种魅力。看到一个“míng”,怎么会想到它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呢?

    (有删改)

    1. (1) 整体感知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阐述汉字的魅力的?汉字具体有哪些魅力?完成下图。
      汉字的魅力字形
      能激发我们的兴趣,引起我们思考与追问
      精神让我们牢记根源,传承文明,③
    2. (2) 形成解释 下列填入第5自然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3) 形成解释阅读文章,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4. (4) 评价鉴赏下列对作者情感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5. (5) 创意运用文中的孩子看到“明”字,就可以想到“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看到下列汉字,你会想到什么呢?简单写一写。
      看到“泪”,我会想到
      看到“森”,我我会想到
      看到“休”,我会想到
    6. (6) 创意运用除了文章中谈到的,你认为汉字的魅力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本单元方法1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汉字文化

      可以通过搜集资料来寻找答案, 要掌握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 1. 训练 2 写人记事,革命文化

    难忘的小红马

    阙中一

    每当我想起跟随毛主席长征的情景,就会想到主席骑的那匹小红马。从中央苏区出发,一直到长征结束,小红马从来没有离开过主席。小红马浑身赤溜,主席十分喜爱它。常常有这样的事,晚上主席去开会了,我们只要听到小红马“咴咴”的叫声,就知道是主席回来了。 而这时,主席也往往会走近去摸一下小红马,风趣地说:“你还没睡呀?”

    一路上,毛主席很少骑它。可是,每逢看到伤病员,却总是要他们骑上。有时,我们看见主席长途行军很疲劳,劝他上马,主席就诙谐地拍拍小红马,说:“对不起了,我要骑骑你了。”

    夹金山,是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雪山。这里天气变幻莫测,常常是黑云满空不下雨,蓝天无云降冰雹,雾霾弥天,寒气逼人。上山的时候,和我们一起走的卫生员小钟感到呼吸困难,当时没法骑马,主席就让小钟拉着小红马的尾巴上山。毛主席对同志是多么关心啊!

    过草地的情景,更加令人难忘。一次我们遇到了一条三四十米宽的河,水深,流急,一直没到胸部。毛主席一定要我们拉着小红马的尾巴过河,免得被湍急的河水冲走。我们过河后,毛主席还惦念着后面中央直属部队的其他战士,叫秘书长再把小红马骑过河去,让战士们都拉着马尾巴过河。他站在河边,看着几十个战士一个一个过河,直等到最后一个战士过了河,才转身和我们一道继续前进。

    过草地没两天,我的腿被划破了,不久,腿肿得很粗,烂到了骨头。淤黑色的水草地,散发出阵阵腐臭,一脚下去,真比钻心还痛。我忍着剧痛,跟着大部队前进。但是走了没几里路,还是被落下了。这事被毛主席知道了,他一边要牵马的老于停下来,一边对我说:小阙,骑我的马去!

    “我能坚持。”我按了按伤口,“腿并不疼啊!”

    毛主席见我执意不肯,就要老于来拉我上马。

    “主席,您自己需要呀。”我还是不肯。主席就又在旁边催我。于是,我只得跨上了小红马。

    小红马迈开了蹄子,从草茎和腐草结成的泥潭上,从黑水泛滥的河沟上踏过去。我骑在小红马上,看见主席踏着艰难的步子前进着,心里一阵发酸。后来,不论主席怎样劝我,催我,我再也不骑小红马了。

    到了甘肃以后,我们几次消灭了敌人的骑兵部队,同志们总是从缴获的马匹中挑选最好的马给毛主席送来,可是主席都转送给了后方的伤病员,自己仍旧骑他那匹小红马。直到直罗镇战役以后,小红马病了,主席才把它送到后方兽医站去。

    我至今还怀念着这匹小红马,不仅因为在过草地的时候骑过它,还因为想到小红马,我就想到毛主席关怀同志的一桩桩感人的事。

    (有改动)

    1. (1) 获取信息长征路上,小红马都帮助过哪些人?它是怎么帮助他们的?填一填。

    2. (2) 整体感知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
    3. (3) 形成解释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毛主席喜爱小红马?( )
    4. (4) 形成解释 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文中对雪山和草地的描写属于环境描写,侧面体现出战士们长征过程中的艰难。( )

      ②小红马病了之后,没法再给毛主席什么帮助了,所以毛主席把它送到了后方兽医站。( )

      ③文章看似在写小红马,实际上写的是心地善良、关怀同志的毛主席。( )

    5. (5) 获取信息作者为什么至今还怀念着那匹小红马?请你在文中找出原因并用横线画出来。
    6. (6) 评价鉴赏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这时毛主席的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本单元方法2 品味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内心
  • 1. 训练 3对比阅读,课内外联读

    选文一 军神(节选)

    毕必成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你过奖了。”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刘伯承。”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

    选文二 给自己动手术(节选)

    黄昏的时候,他们到达了大庾岭下。趁开会的人还没到齐,陈毅对大宋和聋牯(gǔ)说:“你们两个搭铺去吧,有事我叫你们。”大宋和聋牯离开了陈毅,找了一块平坦的地方,搭起了小棚子,铺上草,垫上块油布,铺就算搭好了。他俩就去找陈毅来休息。

    刚走到树林边,就听见从树林里传出“嗨!嗨!”的声音。他俩赶紧往树林里跑,一看,愣住了,只见陈毅坐在两棵杉树中间,一条腿绑在一棵树的树干上,背靠着另一棵树的树干,两手按着大腿上的伤口,一点一点地拼命挤着。他的脸蜡黄蜡黄的,豆粒大的汗珠直往下滚,身上的单衣全被汗水湿透了。血水顺着伤口向外流,下面的黄泥地被血水浸透了一大片。聋牯没见过这场面,不知怎么办,急得呜呜哭起来。大宋不由得叫起来:“陈毅同志,您……这是……干什么?”陈毅抬起头,安慰他们,说:“你们哭啥!我这是在给自己动手术,快帮我挤脓血呀!这次挤不清,下次伤口还要向我‘反攻’,你们愿意让我再挤第二次吗?”

    大宋眼含热泪,捧起陈毅的腿,轻轻地挤着,心想:这要忍受多大的痛苦啊!历史上,只听说过关云长刮骨疗毒,还不知真假。我们的陈毅同志给自己的大腿动手术,这真是钢铁硬汉啊!这时,聋牯已经吓糊涂了,大宋忙对他说:“快去打盆水,再把布带子拿来!”聋牯打回了水,又拿来了布带子。陈毅洗完了伤口,把布带理平,抹上万金油,用竹签子一点一点地将布带塞进伤口里。他浑身颤抖,脸上的汗珠再一次流下来。聋牯吓得把脸转到一边,连看也不敢看一眼。

    伤口包扎好后,陈毅嘱咐他们:“关于这件事,莫要多嘴喽!”大宋和聋牯眼泪汪汪地点点头。

    (有改动)

    1. (1) 整体感知 阅读两篇选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姓 名

      称 呼

      主要事件

      刘伯承

      手术台上一声不吭,默数刀数

      钢铁硬汉

    2. (2) 获取信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3) 评价鉴赏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是对陈毅的____描写,从中能感受到____。( )
    4. (4) 评价鉴赏【选文二】倒数第2自然段中“刮骨疗毒”的故事出自写的《》,在这里借这个故事体现了陈毅
    5. (5) 评价鉴赏两篇选文的主人公分别是刘伯承和陈毅,但都对其他人有大量的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你从文中找出一处具体描写,用横线画出来,并分析其作用。
  • 1. 训练 1 古诗词

    出 塞

    [清]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①,

    誓灭胡奴出玉关②。

    只解沙场为国死,

    何须马革裹尸还。

    【注释】①环:“环”与“还”同音,故隐含还归之意。②玉关:玉门关。这里借指边塞要地。

    马上作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①报主情,

    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

    多是横戈马上行。

    【注释】①南北驱驰:戚继光屡次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击败倭寇,又曾镇守蓟州。

    1. (1) 获取信息《出塞》展现的是诗人希望将胡奴赶出的壮志雄心。
    2. (2) 整体感知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这两首诗?( )
    3. (3) 形成解释下列对诗句“江花边草笑平生”中的“笑”的理解,恰当的是哪一项?( )
    4. (4) 评价鉴赏请在诗句“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中圈出表示动作的词,并谈谈你从中感受到了边关将士怎样的情感。

      本单元方法1想象人物的动作,体会人物内心

    5. (5) 评价鉴赏阅读《马上作》,你从“南北”“三百六十日”等内容中读出了什么?
  • 1. 训练 4 小 说 任务型阅读

    弹弓杨

    冯骥才

    ①杨匡汉是一条中年大汉,身高八尺,长胳膊长腿,腰粗如树,人称“大杨”。他有蛮力,好吃生肉,一身上下全是肉疙瘩,冒着热气,立秋后还光膀子,不穿褂子,顶多一个布坎肩。他本人不弄刀枪,只玩一把弹弓子,平时掖在后腰带上,撂地演艺时,才拿出来亮一亮真本事。

    ②一天撂地卖艺时,大杨上身光着膀子,斜挎一个黄布袋,里边是弹丸。

    ③大杨举弓向上,一扯牛筋,把弹丸射上天。这一下射到哪儿去了?只见大杨把胳膊一伸,手一张,手心向上,一忽儿“嗒”的一声,射出的弹丸落下来,不偏不斜,正好落在手心中央,一手见神功。 众人惊叹不已。

    ④说时迟那时快,大杨又从挎袋里拿出弹丸,这次是两个。他先是脑袋向后一仰,眼望天空,来个犀牛望月弹射上去。跟着飞速转身,一回头,又来个回头望月 , 一弹又射上去。跟着,只听天空极高极远之处,传来清脆的“啪”的一声,原来后边的弹丸追上前边的弹丸,击中击碎。众人应声叫好。

    ⑤这时人群走出一人,黑衣黑裤黑鞋黑脸,一脸恶气,横着身子走上来。这人当地无人不知,绰号“一身皂”。

    ⑥一身皂二话没说,在桌子中间放一把清花茶壶,然后拿出一个玻璃球,稳稳搁在壶嘴上,扭头对大杨说:“你看好了,这把壶是乾隆青花,值一根金条。你把壶嘴上这玻璃球给我打下来,但不能伤了壶嘴。你要是打碎了这把乾隆青花,你赔!你要是没这能耐,给老子趴下磕三个头,哪儿来的滚回哪儿去!”

    ⑦这茶壶只是茶摊上的壶,凭嘛说是乾隆青花?可是这地界一身皂说嘛是嘛。大杨全没当事。他从挎袋里摸出一个弹丸,捏在皮兜里,使劲一扯。 中间的牛筋拉出三尺长,嗡嗡出声。他扭身塌腰,这一招应是“霸王倒拔弓”。忽将捏皮兜的双指一松,皮筋翻飞,同时那茶壶上“叭”的巨响,众人以为茶壶碎了,再一看茶壶没事儿,壶嘴也没事儿,只有壶嘴上的玻璃球粉粉碎,地上全是亮闪闪的玻璃碴。

    ⑧众人全看呆了。一身皂没了神气。

    ⑨大杨说:“我只五个弹丸。刚才打了三个,现在打了一个,还留一个专打恶人。谁欺负我,谁欺负人,过了头,我给他‘换眼珠’,只换左眼!”说着,他又把一个弹丸捏在皮兜里。从此大杨有了一个威风十足的称呼,叫“弹弓杨”,在天津无人不晓。

    ⑩七年后,庚子事变时,天津城北这边叫洋人糟蹋得厉害。天津人不服,拼得很凶。据说一个洋人的军官被杀,左眼一个黑窟窿,死得挺惨。

    ⑪这话真假无人知道,反正庚子年之后没人再见到过大杨。

    (有删改)

    1. (1) 大杨之“奇”整体感知本文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文章第①自然段用三句话介绍了“弹弓杨”的“奇”。请你仿照已有的示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另外两点。

      ②生活习惯奇

    2. (2) 整体感知在面对大杨的不同行为时,观众们都有什么不同的反应?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框图。

    3. (3) 评价鉴赏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语句主要用了描写,写出了“弹弓杨”
    4. (4) 大杨之“义”评价鉴赏“弹弓杨”留一个弹丸专打恶人,而且“给他‘换眼珠’,只换左眼”。这个说法在文章情节安排上有什么作用?( )

      ①他只是随口说说,表明自己弹丸的用途。

      ②为下文写洋人军官被杀的情节作铺垫。

      ③这是对一身皂的警告,告诉他不可欺人太甚。

      ④这是说给在场百姓听的,让大家知道他的厉害。

    5. (5) 评价鉴赏文章主人公是大杨,为什么还要用大量的笔墨写一身皂?(分条作答)

      ·本单元方法3 抓住侧面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大杨之谜

    6. (6) 评价鉴赏文章结尾写了洋人军官被杀惨状和“之后没人再见到过大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1. 现代文阅读

    劳动教育

    【材料一】

    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从《尚书》中的“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到《国语》中的“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再到《朱子治家格言》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勤俭自持、耕读传家的中华传统美德。

    【材料二】

    与德智体美相比,劳动教育一直不受重视,处于“喊起来重要,教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现实中,不少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什么家务都轻易不让孩子干,怕浪费学习时间;一些学校劳动与技术课程成“摆设”,经常被占用,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和需求的劳动实践课程开设不足,比如家政、手工、饲养等;社会也无法全面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实践需求。

    【材料三】

    【材料四】

    对某市 4500 名学生“家务劳动”现状调查统计表

    对参加家务劳动的态度

    实际参加家务劳动的数据

    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原因

    应该经常参加

    54%

    经常参加

    13%

    替父母分忧

    29%

    应该适当参加

    35%

    偶尔参加

    84%

    锻炼自理能力

    54%

    无所谓

    10%

    从不参加

    3%

    被你母强制要求

    7%

    不必参加

    1%

    拒绝参加

    0%

    获得报酬

    10%

    1. (1) 【通读材料,理解内容】整体感知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材料一】主要通过列举古训格言来说明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②【材料二】主要写的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劳动教育的态度和劳动教育的现状。

      ③四则材料都与“劳动教育”有关,提到了劳动教育的历史和现状。

    2. (2) 获取信息 与德智体美相比,劳动教育一直不受重视的原因有三方面。
    3. (3) 获取信息阅读【材料四】,对于参加“家务劳动”现状调查的4500名学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4. (4) 【精读材料,表达观点】形成解释《“体贴”的爸爸》这幅漫画讽刺的现象是
    5. (5) 创意运用从2022年9月起,劳动课程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浙江某小学借此举办了一场辩论赛。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帮正方同学完善观点。

      正方同学:我认为劳动课程应该成为一门独立课程。

      反方同学:我认为劳动课程不该成为一门独立课程。学生学习应该以文化课程为主,劳动只是课余之事,不应该占据课程时间。

  • 1.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这句话描写的人物是《水浒传》中的( )
    A . 李逵 B . 宋江 C . 林冲 D . 武松
  • 1. “行者”武松是《》里的英雄好汉。“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写的是《红楼梦》里的。有位同学学习了第二单元后,创作了一副对联,上联:诸葛亮神机妙算巧借箭。请你结合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故事,运用对联知识,为他写一句下联:
  • 1. 我国四大名著中有两部作品各塑造了一个足智多谋的军师形象,一个是《三国演义》中的军师诸葛亮,一个是《水浒传》中的梁山军师( )
    A . 吴用 B . 宋江 C . 武松 D . 王伦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6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