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三上·浙江) 新世纪开始之际,互联网使用者几乎半数在美国,英语则成为统治语言。欧洲和亚洲都有人担 心,互联网显示出世界不仅向全球化、也向美国化迈进了一大步。与此同时,也有学者认为, “信息技术正在取消时间和距离的概念”,缩短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距离,即世界各地的人们 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做生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② 发达国家引领信息技术发展

    ③ 信息技术改变了商贸经营模式              ④ 发展中国家机遇与挑战并存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 (2024高三上·浙江模拟) 战争、冷战等破坏世界和平,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引起战争动能的势能是一战前欧洲均势遭到破坏而引起的国际关系的全面紧张。均势的改变是国家间实力消长的结果。 在欧洲六个大国(英、法、俄、德、奥、意)中,英德之间的矛盾至为关键。……各种最新式的现代化武器被陆续投入战场,战争之惨烈规模空前,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之大更是前所未有。 交战各国为赢得胜利,纷纷通过国家力量动员一切经济、金融以及文化等资源,进行总体战。

    ——摘编自岳健勇《一战启示录:世界体系与国际体系的冲突及其后果》

    材料二 从 1945 年战争结束到 1947 年冷战爆发,从我们的描述和史实的发展来看,主动的是美国,被动的是苏联。 事实上,不论军事上还是经济上,苏联是较弱的,它不愿意跟美国发生对抗,也没这个必要、没这个能力去和美国对抗。 而冷战的发生,是传统的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了美苏双方战略互疑,频繁的误判和误解。 美苏都朝坏的方向,朝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的方向去解读对方的行为,结果就是看不清什么是真相,什么是表面现象,辨不清对方的目的。

    ——摘编自沈志华《历史的转折——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

    材料三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 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整理自中共二十大报告

    阅读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 1. (2023高三上·温州)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19、20世纪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 1. (2024高三上·温州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 19、20世纪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12分)

  • 1. (2024高三下·梅州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763年到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具有显著地位。1763年时,欧洲仅在非洲和亚洲有一些沿海据点,还远远不是世界的主人,而到1914年时,欧洲诸强国已吞并整个非洲,并有效地建立了对亚洲的控制……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其现代化进程一直在继续和加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14年以来的几十年中,西方一面在衰落一面又在获得成功。实际上,这两种表面矛盾的趋势是互相加强的。全球前所未有的一体化,导致了西方的技术、观念和制度正以加速度扩散。但是反过来,也正是这种扩散削弱了1914年之前似乎不可侵犯的西方的全球霸权。诸殖民地民族正在有选择地采纳西方文明来对西方进行更有效的抵抗。因此,1914年以来的世界历史既是西方成功的历史,又是西方衰落的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说明1763年到1914年欧洲“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具有显著地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14年以来的世界历史既是西方成功的历史,又是西方衰落的历史”这一历史结论的史实依据。
  • 1. (2024高三上·江门期中) 亚洲的民族解放与发展

    材料一: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国民大会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1905年,印度国民大会党领袖提拉克提出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与英国殖民者进行坚决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1908年,孟买10多万工人为抗议英国殖民当局对提拉克的迫害举行了政治总罢工。

    1896-1897年,菲律宾人民为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进行民族独立战争,1899-1902年,又开展抗美卫国战争。菲律宾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以及打碎封建大庄园、平均分配土地等口号。在此期间,华侨投身革命,与菲律宾人民并肩作战。菲律宾革命者也支持中国革命,赠款10万元给孙中山作为革命活动经费,并派革命志士到中国参加反清起义的准备。

    20世纪初,中国革命家章太炎在《民报》上转载印度报刊中印度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文章,支持印度人民的革命斗争。章太炎联合印度、缅甸、菲律宾、朝鲜等国的革命者,成立“亚洲和亲会”。“亚洲和亲会”章程规定:“在亚洲各国中,如有一国爆发革命,其它会员国应竭尽全力给予直接或间接的帮助。”

    材料二:

    国家

    经济发展状况

    新加坡

    1965年独立后,政府制定“出口主导型”的工业化战略;1979年,实行工业技术升级,建立高技术、高工艺、高附加值、有出口竞争能力的新兴工业企业。

    韩国

    1964年,提出“出口第一主义”“贸易立国”等口号,引进外资和技术,利用本国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20世纪80年代,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马来

    西亚

    20世纪60年代,中央政府用政策刺激经济发展;70年代,实施新经济政策,从对采矿和农业的依赖转向制造业,创造条件吸引外资,并以出口贸易推动经济增长。

    沙特

    阿拉

    20世纪60年代,政府通过立法和国有化措施,推进石油经济民族主义;80年代,石油权益实现国有化。国家利用对外合资经营、重视科研教育及鼓励私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综合进步,最终发展为“喷气机加计算机”的石油富国。

    1. (1) 归纳材料一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2. (2)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对20世纪60至80年代亚洲新兴民族国家经济发展原因做出解释。

      (要求:请选择其经济发展原因的三个角度,进行论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 (2024高三下·惠东开学考) 下表为二战后非洲地区爆发的部分边界冲突。导致这些边界冲突的历史原因是(   )

    时间

    事件

    1963-1982年

    阿尔及利亚与摩洛哥发生边界武装冲突

    1971-1981年

    乌千达与坦桑尼亚爆发边界战争

    1977-1978年

    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为争夺欧加登地区发生武装冲突

    A . 经济危机的冲击 B . 殖民主义的罪恶 C . 世界局势的紧张 D . 美苏冷战的加剧
  • 1. (2023高二下·河西期末) 1941年8月,英、美首脑签订的《大西洋宪章》指出,“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1945年2月,美、英、苏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通过了《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提出“要和其他爱好自由的各国合作以建立一种在法治下的世界秩序,致力于全人类的和平、安全、自由与普遍的福利。”据此可知( )
    A . 民族自决原则开始成为殖民地人民斗争的武器 B . 反法西斯国家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 C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土崩瓦解 D . 美国与苏联全面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 1. (2023高二下·长治期末) 非洲多数国家都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现代经济建设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各民族经济增长较快,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始终保持在3%左右。这一现象出现的关键前提是( ) 
    A . 二战以法西斯失败而告终 B . 非洲多数国家实现民族独立 C . 社会主义阵营的有力援助 D . 新的国际维和机构得以创建
  • 1. (2023高一下·丰台期末) 不结盟运动 

    时间

    首脑会议

    简况

    1961年9月

    第一次不结置运动首脑会议

    25国首脑参会,会议提出反对任何形式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新殖民主义”,“不参加大国军事同盟”,要求废除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

    1964年10月

    第二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

    47国首脑参加,大部分是来自亚洲和非洲新取得独立的民族国家,会议重申反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立场。

    1970年9月

    第三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

    54国参会,会议宣称“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均势没有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和平与安全”。表示“争取实现在平等互利基础之上的经济独立”。会议还决定,要促进互相合作,发展区域性的一体化运动。

    1973年9月

    第四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

    75国参会,会议要求发展中国家从掌握自然资源主权和确定原料价格着手发展国民经济,并决定在纽约成立协调局作为常设机构,以协调各成员国在联合国的立场。

    1. (1) 阅读材料,指出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所涉及的重大时代议题。
    2. (2) 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不结盟运动的认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