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三上·江门期中) 亚洲的民族解放与发展

    材料一: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国民大会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1905年,印度国民大会党领袖提拉克提出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与英国殖民者进行坚决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1908年,孟买10多万工人为抗议英国殖民当局对提拉克的迫害举行了政治总罢工。

    1896-1897年,菲律宾人民为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进行民族独立战争,1899-1902年,又开展抗美卫国战争。菲律宾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推翻西班牙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以及打碎封建大庄园、平均分配土地等口号。在此期间,华侨投身革命,与菲律宾人民并肩作战。菲律宾革命者也支持中国革命,赠款10万元给孙中山作为革命活动经费,并派革命志士到中国参加反清起义的准备。

    20世纪初,中国革命家章太炎在《民报》上转载印度报刊中印度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文章,支持印度人民的革命斗争。章太炎联合印度、缅甸、菲律宾、朝鲜等国的革命者,成立“亚洲和亲会”。“亚洲和亲会”章程规定:“在亚洲各国中,如有一国爆发革命,其它会员国应竭尽全力给予直接或间接的帮助。”

    材料二:

    国家

    经济发展状况

    新加坡

    1965年独立后,政府制定“出口主导型”的工业化战略;1979年,实行工业技术升级,建立高技术、高工艺、高附加值、有出口竞争能力的新兴工业企业。

    韩国

    1964年,提出“出口第一主义”“贸易立国”等口号,引进外资和技术,利用本国廉价劳动力开办工厂。20世纪80年代,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马来

    西亚

    20世纪60年代,中央政府用政策刺激经济发展;70年代,实施新经济政策,从对采矿和农业的依赖转向制造业,创造条件吸引外资,并以出口贸易推动经济增长。

    沙特

    阿拉

    20世纪60年代,政府通过立法和国有化措施,推进石油经济民族主义;80年代,石油权益实现国有化。国家利用对外合资经营、重视科研教育及鼓励私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综合进步,最终发展为“喷气机加计算机”的石油富国。

    1. (1) 归纳材料一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2. (2)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对20世纪60至80年代亚洲新兴民族国家经济发展原因做出解释。

      (要求:请选择其经济发展原因的三个角度,进行论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 (2024高三上·江门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提拉克作为印度近代一位伟大的民族独立运动领袖,被甘地尊称为“现代印度之父”。他认为17世纪前的印度处于一个神光朗照、统一的黄金时代,并积极对印度教经典进行新释义以号召群众,利用宗教节日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此外,他还大力标举印度宗教传统中行动主义的一面,认为:“如果人与神寻求合一,他必须也寻求与围绕他的世界相交融,并为世界而工作。”这为印度资产阶级正在进行的社会斗争提供了精神武器。

    ——摘编自欧东明《提拉克的民族文化复兴思想》

    材料二  “非暴力不合作主义”,即坚信真理的力量或爱的力量,由甘地在反南非政府对印度人民的歧视和压迫的运动中首倡,在印度反殖民斗争中不断升华,在诸多国家民族运动中得以体现。它成为近现代手无寸铁的民众对抗专制独裁政府的一种武器。甘地赋予了它一种伦理和道德的色彩,不仅使它在诸如种族、种姓、部落、社群、社会之间的关系构建价值观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使它逐渐成为一种改造国家的武器,成为一种平稳运转的政治管理机器。

    ——摘编自迪帕克·马利克《非暴力不合作主义百年祭》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提拉克民族文化复兴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并分析其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甘地“非暴力不合作主义”思想的意义。
  • 1. (2024高三上·江门期中) 殖民主义扩张易引发文化侵略,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世界的文化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的殖民征服和殖民统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关于他们在殖民地中所起的作用,马克思提出了一个唯物而又辩证的基本观点——“双重使命论”。那就是:一重是消灭旧的“亚洲式”社会的破坏性使命,另一重是亚洲为建立“西方式”社会奠定物质基础的建设性使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材料二  近代中国社会精英在与西方侵略者的抗争中,一方面接受外来文化,另一方面,努力保护传统文化,最终使得中西文化在博弈中融合。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材料三  在印度民族大起义、巴黎公社等运动的影响下,马克思在晚年重新分析了自己对殖民主义双重性的看法,纠正了他对不列颠殖民主义的认识,深刻批驳了殖民统治在东方造成的深重苦难。

    ——根据《马克思对大不列颠殖民主义的批判及其时代意义》改编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英国殖民印度为例,论证马克思“双重使命论”的合理性。
    2. (2) 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20世纪世界历史中的中国、埃及面对西方文化的入侵的反应,并简要谈谈对文化交流的认识。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猜测马克思对大不列颠殖民主义改观的原因。
  • 1. (2024高三上·江门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80年代,以印度国大党党员为代表的部分爱国知识分子对英属殖民政府推行的教育西化状况深感担忧,认为当时的大学教育没有让印度青年人产生爱国情绪和民族自豪感。他们开始组织教育思想大讨论,在青年学生中开展思想启蒙。部分进步教师和学生在浦纳创建了旨在对印度青年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的组织——德干教育社。时任加尔各答大学校长的班纳吉、诗人泰戈尔等积极参加或支持德干教育社的活动。1892年,班纳吉校长发表演讲,声称“一个完整的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教育学范式时代”即将来临,应该“加快在大学中引进母语教学”。19世纪末兴起的印度民族教育运动是在英属印度殖民地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印度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施晓光《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印度民族教育运动及影响》

    材料二:鉴于荷兰殖民政府加紧对印尼的文化侵略,幻想“在物质上的吞并之后进行精神上的吞并”,部分逐渐从无知的黑暗中猛醒的印尼人,立志为挣脱殖民枷锁而奋斗。1900~1908年,卡尔蒂尼首倡民族教育后,印尼早期知识分子中的一批有识之士,或鼓励青年勤奋求知,或帮助励志求学的平民青年筹募资金,在印尼民族教育史上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此外,兴办民族教育机构的还有伊斯兰教民族主义者、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和印尼共产党人等。印尼共产党自诞生伊始,就以学校为阵地、开展民族教育,广泛招收学生,组织学生投入群众性的反殖斗争。这些民族教育运动增强了印尼各岛、各地、各族人民之间的交流,使青年人逐渐培养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奠定了印尼近代民族教育体系的基础。

    ——摘编自李明欢《略论1900—1942年印尼的民族教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印度民族教育运动兴起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与近代印度相比,20世纪上半叶印尼民族教育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尼民族教育发展的意义。
  • 1. (2024高三上·江门期中)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是近代世界以来的重要主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

    ——[英]霍布斯鲍姆著,贾士蘅译,《帝国的年代:1875-1914》

    材料2:我以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在中国,它表现为一种显著的反抗外族的态度,偏向“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的理想;在波斯……觉醒似乎表现为偏向民主改革的形式“……非常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不满的迹象同时出现,不能纯粹归于偶然。谁知道呢?或许东方真的从其酣眠中觉醒,我们即将目睹一场数百万不满者反对寡廉鲜耻的西方剥削的起义。

    ——爱德华·布朗《1905—1909年波斯革命》

    1. (1) 指出材料中的“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指世界哪些地区?“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又指世界哪些地区?这个“全球体系”指什么?
    2. (2) 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方正从酣睡中觉醒”的具体表现,简要分析觉醒的原因。
  • 1. (2024高三上·江门期中) 看图释史

    亚非拉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在杰出人物的领导下,凝聚力量,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1. (1) 看一看以上历史人物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点?
    2. (2) 想一想身处不同地域的独立运动领袖,其思想为什么会有共同之处?
  • 1. (2024高三下·山东开学考) --战后,--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掀起了民族教育运动,表 2 为参与此次运动的部分国家及其采取的主要措施。

    表2

    国家或地区

    民族教育运动的内容

    印度

    抵制殖民当局控制的官办学校,广泛建立民族学校,普及初等教育。

    埃及

    实行一种坚定的和自由的教育政策,竭尽全力维护埃及的民族性,帮助每一个埃及人

    养成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尊严感。 _ ____

    拉丁美洲

    推行欧美的教育模式,对教育进行所谓实证主义的改革,扩大学校教育的机会、发展

    人民民族主义精神。

    这些国家采取这些措施旨在( )

    A . 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B . 反对殖民主义文化教育侵略 C . 推广欧美教育模式发展 D . 巩固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成果
  • 1. (2023高二下·河西期末) 马克思说:“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英国“建设性的使命”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影响是(    )
    A . 封建王公成为斗争的领导力量 B . 英国的宗教歧视政策引起了人民的反抗 C . 民族资产阶级提出了民族自治的目标 D . 无产阶级成为斗争的领导力量
  • 1. (2023高一下·丰台期末) 如图为一名同学在学习两次世界大战间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时制作的知识表格。由此可见,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有( ) 

    事件

    领导力量

    方式

    成果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甘地和国大党

    非暴力不合作等

    迫使英印当局答应部分要求

    中国国民革命

    国民党和共产党

    工农运动、武装斗争等

    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

    其他

    印尼共产党领导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起义;越南反法斗争;伊一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阿富汗抗英斗争

    ①参与范围广泛 

    ②斗争方式多样 

    ③无产阶级政党参与领导 

    ④瓦解了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 (2023高一下·芜湖期末) 列宁说,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发生于这一阶段的历史事件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印度独立 C . 伊朗立宪革命 D . 苏丹大起义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