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二上·广东月考)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甘地认为“只有仁爱才能克服仇恨”,他所想获得的政治自由是“期望不久的将来能成为这个帝国的一个具有自治领地位的伙伴。”这表明甘地( )
    A . 认识到印度与英国矛盾不可调和 B . 竭力维护印度当地现有的社会秩序 C . 违背了人民要求民主自由的愿望 D .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具有不彻底性
  • 1. (2023高三上·潮阳期中)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当欧洲的“革命圈”闪闪发光之时,亚非拉也奏响了“民族曲”,在殖民地半殖民地震撼了帝国主义的后方。下列不属于这部“民族曲”的是(   )
    A . 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抗美斗争 B . 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C . 印度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 . 巴西摆脱葡萄牙独立
  • 1. (2023高三上·江门月考) 下表是1914年,列强对拉丁美洲累计的投资额统计。据此可知(  )

    国家

    投资额

    份额

    英国

    37亿美元

    43.5%

    美国

    17 亿美元

    20%

    法国

    12 亿美元

    14.1%

    德国

    9亿美元

    10.6%

    比利时、荷兰、葡萄牙等

    10 亿美元

    11.8%

    A . 拉丁美洲与列强的矛盾缓和 B . 欧洲列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 . 拉丁美洲经济深受西方影响 D . 美国推行门罗主义取得效果
  • 1.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 在拉丁美洲的发展历程中,美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18年,美国政治家亨利·克莱在国会大力呼吁美国尽早承认拉丁美洲独立政府,要求美国对这场争取自由的战争提供支持。他声称,“拉美的独立会鼓舞美洲的感情,关系到我们的政治、商业与航海。它们将服从新世界体系的法则。”1822年,门罗政府在外交上正式承认西属拉丁美洲国家的独立。

    ——摘编自王晓德《美国对西属美洲独立运动政策的转变及其影响》

    材料二  1949年1月,美国提出第四点计划,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经济援助,共拨款约3.11亿美元,对拉美的援助高达2.21亿美元,是二战期间援助总额的4.5倍。美国对拉美经济援助的重点项目集中于石油开采、轻工业、装配业、包装业和运输业等,并执行“长期基础物资政策”,在价格下跌时大量购进战略储备物资。此外,1952年美国在拉美的私人直接投资达5.82亿美元,石油工业作为外资主要投向占据了总额的四分之一。

    ——摘编自向丽华《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拉美的经济援助外交》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亨利·克莱推动美国政府承认拉丁美洲独立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对拉美经济援助的影响。
  • 1. (2023高三上·广东月考) 19世纪末20世纪初,阿尔及利亚知识分子发起思想和政治改造运动,他们致力于史学原稿的重校和历史人物传记的编撰,这是阿尔及利亚人第一次尝试书写自己先辈的历史。这一运动源于(   )
    A . 法国殖民文化渗透 B . 华夫脱政党坚持斗争 C . 文化的自我审视反思 D . 非洲殖民体系的瓦解
  • 1. (2024·浙江模拟)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狱中的尼赫鲁写道,抗议、祈求、武装起义这些方式在印度都行不通,“就在此时,甘地提出了不合作运动的指导思想。……非暴力抵抗尽管是非暴力的,但它……是一种发挥群众作用的有效方式,它似乎能展现印度人的特别才能。……这种不合作运动的指导思想加上甘地的卓越人格顺应了全国的诉求,使国家充满了希望。”下列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 非暴力不合作是当时印度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的唯一形式 B . 甘地的人格是印度群众接受非暴力不合作斗争方式的首要原因 C .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时就明确提出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主张 D .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印度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前景值得期待
  • 1. (2023高三上·浙江月考) 这场战争爆发前,大多数欧洲人都没有想到这场战争的代价。 当时德国总理预想的是“短暂的风暴”,英国外交大臣向下院保证:“如果我们参战,我们所遭受的伤亡会很少,甚至比我们不参战也多不了多少。”他们谈及的战争( )
    A . 彻底改变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 B . 作战区域主要在欧、亚、美三大洲 C . 推动了非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D . 缓和了宗主国与殖民地间的矛盾
  • 1. (2024·)  1930年,甘地毅然倡导“食盐进军”以抗议英属印度殖民当局的《食盐专营法》。全国新闻记者纷纷赶来采访,详尽报道了“食盐进军”的情况,印度沿海地区都开展起自制食盐的行动。可见,“食盐进军”( )
    A . 迫使英属印度殖民当局妥协 B . 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C . 促进了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 D . 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
  • 1. (2024高三上·浙江模拟) 战争、冷战等破坏世界和平,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引起战争动能的势能是一战前欧洲均势遭到破坏而引起的国际关系的全面紧张。均势的改变是国家间实力消长的结果。 在欧洲六个大国(英、法、俄、德、奥、意)中,英德之间的矛盾至为关键。……各种最新式的现代化武器被陆续投入战场,战争之惨烈规模空前,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之大更是前所未有。 交战各国为赢得胜利,纷纷通过国家力量动员一切经济、金融以及文化等资源,进行总体战。

    ——摘编自岳健勇《一战启示录:世界体系与国际体系的冲突及其后果》

    材料二 从 1945 年战争结束到 1947 年冷战爆发,从我们的描述和史实的发展来看,主动的是美国,被动的是苏联。 事实上,不论军事上还是经济上,苏联是较弱的,它不愿意跟美国发生对抗,也没这个必要、没这个能力去和美国对抗。 而冷战的发生,是传统的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了美苏双方战略互疑,频繁的误判和误解。 美苏都朝坏的方向,朝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的方向去解读对方的行为,结果就是看不清什么是真相,什么是表面现象,辨不清对方的目的。

    ——摘编自沈志华《历史的转折——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

    材料三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 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整理自中共二十大报告

    阅读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 1. (2024高三上·江门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70年以后出现的营建帝国的巨大浪潮被称为“新帝国主义”,它使地球的很大一部分表面成为欧洲少数强国的附属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06年,提拉克在对印度民众的一次演讲中说:“你们的工业……是被外国的统治摧毁的;你们的财富正流向国外,你们已经沦落到任何人类都不可能沦落到的最低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靠请愿,唯有抵制。……准备好你们的武器……然后就开始干吧”

    材料三  亚洲觉醒是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的觉醒,是世界意识的形成。

    它在伊朗表现为立宪革命,成为亚洲觉醒时期东方民族民主革命潮流的先声。

    在印度,提拉克建立国大党,提出民族独立的纲领,以建立美国或法国式的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要求经济独立,以抵制英货斗争为手段,以启迪民族意识、建设精神文明为主要内容进行民族教育。斗争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中国的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运动的顶点。它结束了清朝专制统治,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亚洲觉醒标志着亚洲国家向现代化迈出了第一步,标志着20世纪东方民族民主革命时代的到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列强统治对殖民地国家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的原因。
    3. (3) 综合材料三信息简要说明,亚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意义。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