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台州期中) 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它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财富,同时经济政策的制定也要符合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就是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厂的一个飞跃。这个飞跃 之所以能够实现,与手工工场的高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工场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是工业革 命不可缺少的技术前提。此外,英国为追求更多的利润,还以满腔的热情来关注生产的发展,从而刺激了机器的发明和新科学技术的使用。

    ——摘编自文档之家“工业革命为何起源于英国” 

    材料二 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令人绝望的春天,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前面什么也没有,我们前面什么都有。

    ——狄更斯《双城记》 

    材料三 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实行急剧的转变……我们的……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

    ——列宁《关于共和国的对内和对外政策》, 《列宁全集》 (第四十二卷)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个飞跃之所以能够实现”所具备的条件。根据材料二论述“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的具体表现。
    2. (2) 材料三体现了苏俄推行的经济政策的名称及该政策的重心?结合所学指出苏俄在两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时在农业方面的变化
  • 1. (2024高一下·台州期中) 《剑桥欧洲经济史》有段评论:“这个时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该时期是( )
    A .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 .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 . 科学革命时期 D . 启蒙运动时期
  • 1. (2024高一下·台州期中)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进口关税政策强行将国内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变为资本,使用国 家行政权力干预市场,实现由传统生产方式向先进生产方式的跨越。贸易保护能够用国内市场滋养 生产方式落后的工业部门,使其在国内市场进行自由竞争,发展壮大。据此可知,马克思( )
    A . 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 B . 继承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C . 肯定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合理性 D . 首创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思想
  • 1. (2024高一下·台州期中) 下表所示的内容为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由此可知,推动英国煤产量不断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年份

    1800年

    1820年

    1830年

    1850年

    1860年

    1870年

    产量(万吨)

    1100

    1740

    2400

    4940

    8000

    11000

    A . 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B . 煤炭成为发电的主要来源 C . 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问世 D . 工业革命推动煤炭大量出口
  • 1. (2024高一下·电白期中) 据统计,18世纪至19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人口和人均收入同时增长的时代。1700年欧洲的人口规模是1亿,到1850年增加到2.35亿,到19世纪末增加到4亿。这主要得益于(    )
    A . 产业革命的扩展 B . 农业技术的变革 C . 移民浪潮的出现 D . 医疗水平的提高
  • 1. (2024高一下·电白期中) “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所设计的模范社会的原则和明确的活动方式上,但是,对于这些模范社会将如何取代现存社会的问题,他们从未认真地考虑过。”该材料(    )
    A . 揭示国际工人运动走向低潮的原因 B . 客观反映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处境 C .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活动的写照 D . 暗示了巴黎公社的斗争将走向失败
  • 1. (2024高三下·揭阳期中) 19 世纪中期, 英国大部分原棉自美国进口。经济史学者罗斯托曾感叹 ,“ 美国为自己在南方建立了一种传统社会,这个社会是兰开夏郡的附属品,以后则是英格兰纺织厂的附属品”。 他意在说明( )
    A . 国际产业链分工不平等 B . 英国强迫美国成为原料产地 C . 英国殖民统治根深蒂固 D . 南北战争造成美国贸易亏损
  • 1. (2024高一下·江西月考) 从政治派别看,巴黎公社的领导人中有布朗基派、新雅各宾派、无党派和蒲鲁东派,政治方面的政策由布朗基派负责,经济领域的法令由蒲鲁东派承担,但这两派“都做了恰恰与他们那一派的学说相反的事情”。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
    A . 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 B . 党派斗争异常激烈 C . 政策与工人利益相违背 D .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 1. (2024高二下·江西月考) 图3、图4所示分别反映了近代以来德国城市人口占比变化和大城市(人口 10——50万,区别于人口50万以上特大城市和1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数量变化(部分年份)。材料可用于探究近现代德国(  )

    A . 城乡生育率的差异 B . 基层治理的新变化 C . 工业化进程的特点 D . 政治统一的进步性
  • 1. (2024高二下·武汉月考) 小明同学为开展探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一些历史主题的学习资料:世界市场的纵深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嬗变;企业管理的“福特制”;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等。据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 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世界 B . 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世界 C .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发展历程 D .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8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