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一下·西宁期末)  自俄乌冲突以来,全球谷物、植物油、化肥、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供需出现失衡,价格暴涨,严重扰乱了全球粮食市场和能源贸易。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已增至50年来新高,占全球经济总量86%的143个经济体增速也出现明显下降。这从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
    A . 构建人类命运共体的必要性 B . 发展中国家是战争的主要受害者
    C . 国际社会的双向交流已式微 D . 和平与发展已不是当今时代主题
  • 1. (2023高一下·萍乡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国关系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多面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传统上,美国和西方国家是铁板一块,中俄占了一块,包括印度是一块,现在四种关系已经开始互相渗透和融合。比如美国盟国关系松动,欧洲战略和独立意识上升,日本寻求和中国、俄罗斯发展关系。中日有可能进入新时代,印度寻求更加平衡的大国关系,特别是印太战略上表现非常突出。这样大国关系就突破了传统的界定,显示出既有矛盾分歧又有协作合作的多面性。未来中美战略博弈中,这些国家很难做到一边倒和选边站。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形势黄皮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20)》

    材料二:提到多极化,人们就认为是现有世界大国追求共同主宰世界的一种要求,这不符合中国对外战略的基本理念。中国倡导的世界多极化,其内涵……与其他西方国家的多极化不同,而“应该将它视为一种崭新的追求,一种有别于强权政治时代的追求,一种谋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之多样化的国际关系格局,一幅生动和丰富多彩的世界政治局面”。

    ——摘编自梁凯音《21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发展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所提倡的世界多极化的内涵,并指出基于这一内涵中国推行的外交政策。
  • 1. (2023高一下·九江期末) 冲突与合作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双重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印第安人在病床上死于欧亚大陆的病菌的,要比在战场上死于欧洲人的枪炮和刀剑下的多得多。这些病菌杀死了大多数印第安人和他们的领袖,消了幸存者的士气,从而削弱了对欧洲人的抵抗。

    ——摘自[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材料二: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节选自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与“印第安人”名称由来相关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欧亚大陆的病菌被带到美洲大陆的后果。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前景。
  • 1. (2023高二下·九江期末) 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核潜艇事业从零开始,1970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鱼雷攻击核潜艇“401”艇神秘下水。1974年八一建军节这天,“401”艇正式交付海军,编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材料表明( )
    A . 军事科技完全实现了现代化 B . 我国国防科技领先世界 C . 中国国防力量的显著增强 D . 我国国际地位的极大提升
  • 1. (2023高二下·南阳期末)  2015年,习近平在联合国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他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据此可知(  )
    A . 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两极格局发展需要 B .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大国的共同愿望 C .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承担大国责任 D . 二战后国际秩序促进中国话语权持久性
  • 1. (2023高一下·顺义期中) 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法典立法工作因各种原因五次搁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这说明我国(    )
    A .   逐步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B .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C . 法制建设不断走向健全 D . 小康社会目标已经全面建成
  • 1. (2023高三上·天津市期末) 2022年以来,“全球南方”的概念成为国际社会热议的焦点。一般认为,“全球南方”通常泛指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在地理范围上大多位于南半球)。中国是“全球南方”的成员,愿同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道,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表明( )
    A . 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 B . 各国强调发展道路一致性 C . 发展中国家话语权增强 D . 发达国家履行了援助承诺
  • 1. (2024高一下·辽宁月考) 2021年,习近平宣告: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是( )
    A . 科学技术不断突破 B . 经济体制改革 C .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D . 社会主义制度
  • 1. (2024高一下·辽宁月考)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多项世界性倡议,持续推进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重点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和改革。这些外交倡议和实践( )
    A . 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力量 B . 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孤立与封锁 C . 使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获得了突破 D . 意在构建世界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 1. (2023高一上·渭南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起,中央人民政府开始执行“一五计划”,贯彻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并举的方针。1956年1月15日,距农历春节差不多还有一个月,天安门广场却显得比春节还要热闹。首都数十万人在这里举行集会,庆祝北京率先进入社会主义。随即,全国各大中城市也相继举行同样的集会,宣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这意味着,在中国大陆,大规模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序幕即将拉开。……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一大批中国过去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开始一个个建立起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有所提高。

    ——摘编自罗平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12月18日)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一五计划”的伟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性质的历史性转变。
    2. (2) 结合材料和所学,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谈谈对改革开放意义的认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