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一下·合江期中)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贡献,大都以为是老大而衰弱。今天我要问一问,究竟他果是长此老大衰弱而不能重振复兴吗?不的!从“五四”运动以后,我们已经感觉到这民族复活的动机了。

    ——李大钊《人种问题》(1924)

    材料二  欲求抗战的最后胜利,欲求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之实现,其在今天和将来,除应加强我们内部的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外,别无方法与途径。这是挽救时局和复兴中华的关键。

    ——《新华日报》发刊词(1938)

    材料三  如果要使革命进行到底,那就是用革命的方法,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不动摇地坚持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主义,打倒官僚资本主义,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这样,就可以使中华民族来一个大翻身……

    ——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1948)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之后,“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

    ——摘编自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

    1. (1) 解释材料一中民族复活的“动机”。
    2. (2)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任务不同的原因。
    3. (3) 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系统阐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根据材料四,简述这一历史逻辑的史实依据。
  • 1. (2024高一下·乌鲁木齐月考)   从1951年12月开始,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规定了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96.3%。这表明( )
    A . 农业实现了由个体经济向集体经济的转变 B .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 C . 农业生产现代化已经初步实现 D . 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
  • 1. (2024高一下·电白期中) “统购统销”政策在我国曾存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一九五三年以来,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若干种日用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为适应当时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在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随后对食用植物油、棉花、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它们关系到全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吃饭和穿衣的问题,也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只有采用这种办法,才能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才能制止投机活动,保证市场物价的稳定,才能使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得以顺利地进行。

    ——陈云:《关于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1954年9月23日)

    材料二  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物价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去,物价都由国家规定,……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袱,每年用于物价补贴的开支达几百亿元。这样,国家财政收入真正投入经济建设的就不多了,用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就更少了。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最近我们决定放开肉、蛋、菜、糖四种副食品价格,先走一步。

    ——邓小平:《理顺物价,加速改革》(1988年5月19日)

    材料三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198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摘编自董辅礽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 (1) 结合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历史背景。
    2. (2) 结合材料三,分析1978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原因。
    3. (3) 结合材料一、二、三,简要评析“统购统销”政策。
  • 1. (2024高一下·电白期中)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1958年经济计划,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由6.1%提高到16.2%,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由10%提高到33%。这一计划(    )
    A .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B . 违背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C . 为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D . 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
  • 1. (2024高一下·南山月考) 照片定格了历史的瞬间,作为第一手史料成为真实再现历史深度与宽度的媒介。观察下面一组照片,完成下列问题。

    图1:1953年周恩来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

    图2:1956年1月,首都各界群众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会,工商界代表向毛泽东呈送喜报。

    图3:1972年,毛泽东会见来访的美国总统尼克松

    图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围绕“照片中的历史”.提取以上至少两幅照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1. (2024高一下·南山月考) 1956年8月1日,中国第一届音乐周在北京拉开帷幕,这场本计划以“周”为单位的汇演,足足进行了24天,参加演出的单位共有37个之多,演员总数超过4500人,共演出了41台节目,上演了94场次,观众数以万计。不仅挖掘了大批民间艺术和艺术人才,也拓展了群众视野。音乐文化周的举办(   )
    A . 落实了“双百方针”精神 B . 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C . 受益于“科教兴国”战略 D . 调动了广大群众生产积极性
  • 1. (2024高一下·南山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复杂的斗争环境中,苏区合作社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还是一个战斗组织。合作社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解决红军家属在生产生活上的困难从而保证"扩红"运动的顺利开展;二是生产和收集粮食、筹集物资以满足前线需要。合作社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查处和清除混入合作社的阶级异己分子和腐败分子,维护贫困农民在合作社中的地位,保证合作社的纯洁性。

    ——摘编自易棉阳《中央苏区合作运动与相关革命运动的关系研究》

    材料二  一九四七年七月至九月,中共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总结土地改革运动的经验,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这是一场中国农村社会的大变动,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革命……国民党政府财政严重入不敷出的状况,由于内战军费的激增和豪门资本恣意中饱,本来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救。货币飞速贬值,物价如脱缰野马般猛涨,米价在一九四八年二月突破每石三百万元,到七月就突破三千万元。蒋介石叹道:“经济危险至此,比军事更足忧虑。”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1951年9月,全国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召开,会议形成《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三种形式,即临时性的季节性的互助组、常年互助组和农业生产合作社。就当时条件而言,中央明确要求大量发展互助组。1952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关于1952年农业生产的决定》,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大量发展简单的、季节性的劳动互助组;在互助运动有基础的地区,推广常年的、农副业结合的互助组。1953年11月,全国参加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组织的农户约有4790多万户,占当时全国总农户的43%,其中,参加互助组的户数约占组织起来的农户总数的94%以上。

    ——摘编自赵胜《论建国初期农村的互助组制度》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央苏区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阐释《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革命”。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发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特点和意义。
  • 1. (2024高一下·南山月考) 据统计,“一五”计划期间,国家财政收入中有69.4%来自国营经济的上缴利润,国外的贷款占总收入的2.7%;在苏联帮助设计和装备的技术建设项目中,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所担负设计的工作量有20%~30%,机器设备安装量有30%~50%。这表明我国的“一五”计划( )
    A . 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B . 证明了计划经济的先进性 C . 完成了所有制结构的根本改造 D . 体现了一定的“自力更生”精神
  • 1. (2024高一下·南山月考) 以下是“一五”到“四五”期间中国工业建设的主要指导思想。据此可知,五年计划的推行(   )

    时段

    主要指导思想

    “一五”(1953~1957年)

    优先和重点发展重工业

    “二五”(1958~1962年)

    彻底解决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的生产和供应问题及工业落后状态

    “三五”(1966~1970年)

    在“三线”建军工厂,并把一线重要工厂搬迁至“三线”

    “四五”(1971~1975年)

    集中力量建设“三线”,把内地建设成为战略大后方

    A . 实现了经济结构均衡发展 B . 促进了西部经济快速增长 C . 消除了新生政权战争隐患 D . 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 1. (2024高三下·高州月考) 1955年,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李富春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而只能建立在大工业经济和集体大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其意在强调( )
    A . 社会主义发展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 B .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迫切性 C .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建立的必要性 D . 小农经济阻碍“一五”计划实施
1 2 3 4 5 下一页 共6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