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二上·北京市期中)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曾告诫全党: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毛泽东在当时说这话的目的在于(   ) 
    A . 惩治干部贪污腐败,恢复国民经济 B . 提高干部素质,推行政治体制改革 C . 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治国水平 D . 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巩固新生政权
  • 1. (2024高三下·岳阳月考) 新中国成立一周年时,全国有公私立的保育机构643个,收托儿童31794人。1951年各种类型的保育机构已有18940处(包括托儿所、幼儿园、保育院、幼稚园等),收容儿童共578988人,尤以农忙托儿所和工矿托儿所发展最快。保育机构的快速发展( )
    A . 有利于国家建设战略的实施 B . 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C . 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D . 推进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 1. (2024高二下·济宁开学考) 下表为中国四类产品产量指数统计表。其中产品丙为( )

    产品名称

    解放前最高年

    指数(以解放前最高年为100)

    年份

    产量(万吨)

    1949年

    1952年

    1988年

    1989年

    1932

    22.5

    18.2

    36.4

    242.2

    237.8

    1933

    44.5

    73.5

    147.4

    1046.5

    1071.2

    1936

    5735

    84.8

    119.4

    294.9

    314.1

    1943

    92.3

    17.1

    4146.3

    6438.8

    6672.8

    A . B . 茶叶 C . D . 稻谷
  • 1. (2024高二下·济宁开学考)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提出:“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这一论断( )
    A .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B . 践行“另起炉灶”外交方针 C . 缘于对国际形势的现实考虑 D . 强调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必要性
  • 1. (2024高二下·黔江月考)  1950年,刘少奇提出:“在(土地改革)运动开展的地区,普遍地召集了县、区、乡三级的人民代表会议和农民代表会议,农民积极分子已大批产生,已有三万八千多个乡政权实行了改造。”据此可知,土地改革( )
    A . 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B . 提升了基层组织动员能力 C . 落实了基层民主制度 D . 加快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1. (2023高二上·台州期末) 世纪之交,我国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正式建立“10+1”领导人会议机制,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鲜、越南、蒙古等国的关系也取得新的进展。这说明当时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 )
    A . 开展全方位外交 B . 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 C . 妥善处理大国分歧 D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 (2022高二下·玉溪月考) 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72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经历,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扭转了战场态势,打出了 军威国威。长津湖战役(   )
    A . 有利于抗美援朝取得最终胜利 B . 体现了统一战线的优势 C . 是人民解放军英勇斗争的体现 D . 有利于朝鲜与韩国统一
  • 1. (2024高二下·雅安开学考) 1957 年 10月,周总理指示外交部“必须配齐所有兄弟国家和各重要资本主义国家语言的翻译”,以外国语学院为培训基地,国家出资聘请专家。20世纪 60年代中期,国家又制定了培养翻译的五年规划。这些举措( )
    A . 意图完善国民教育体系 B . 出于打开外交局面的需要 C . 逐步开启了全方位外交 D . 标志着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 1. (2024高二下·雅安开学考) 表 2 所示是全国选派留苏学生情况。这反映了( )

    表2

    时间

    留苏大学生

    农机专业学生

    1952—1957年

    专业

    人数

    人数

    占比

    32 个

    121人

    22人

    18%

    A . 农业劳动力的匮乏 B . 新中国渴望农业的机械化 C . 农业生产方式变化 D . 苏联农业的国际领先地位
  • 1. (2023高二上·东坡期末) 从古至今,国际交往和国家关系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唐初以来,唐廷以积极的态度谋求和平的国际交往。唐代侨民极多,长安城有侨民10万余。就侨民所从事的职业来看:有僧侣、学者、画家、匠人、艺人、商人等。唐代外商们广泛参与经济活动,使唐代的社会生产不仅要满足国内需求,更要承担起国际生产的任务。《唐律》中甚至还制定了中国古代法律中第一个涉外条文:“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唐律)论。”唐朝统治者处理当时国际关系时,贯彻儒家“平天下”与“协和万邦”理想。在和平共存之指导下,唐朝与周边和平交往。唐都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市。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等

    材料二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三条基本外交方针,并形象地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新中国成立后,以“一边倒”为重点的外交使中国不仅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交,还先后和十几个民族独立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建交。1950年2月,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解决了当时急需解决的国家安全和外来经济援助问题。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不但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而且站稳了。

    ——摘编自胡新民《毛泽东开创新中国和平外交事业》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国际形势发生了持续深刻的变化。在新形势下,中国外交与时俱进,应对挑战。冷战结束以后,在实践中,中国抛弃了美苏冷战关系模式,创造性地走上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和新时代中国发展大势,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主张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改编自高飞《改革开放40年中国外交的历程与启示》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对外交往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唐代对外交往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成就取得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依据,并概括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经验。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4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