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  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从战争开始时的120万人发展到280万人,其中野战军149万人;国民党军队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人下降为365万人,可用于一线的兵力仅198万人。在此之后,人民解放军( )
    A . 发动了三大战役 B . 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C . 启动了土地改革 D . 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 1. (2023高一上·运城期末) 1947年1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与“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B . 渡江战役取得了胜利 C . 战略决战的全面胜利 D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1. (2023高一上·海安期末) “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共产党军队的规模已稳步地扩大……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下列属于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    )
    A . 挺进大别山 B . 平津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渡江战役
  • 1. (2024高一下·宜丰开学考)  上海《大公报》在1947年初的一篇时评中写道:“无数青年学生,破衣两袭,旧被一套,两餐白水菜汤半碗,咸菜一碟,窝头三个,随时对着学校催缴学杂费的牌告发愁。”这种困苦局面( )
    A . 激起了“一二•九”运动 B . 源于日军对占领区的经济掠夺 C . 客观推动第二条战线发展 D . 直接促使解放军发起战略进攻
  • 1. (2024高一下·开学考) 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文件中说:“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 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 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 )
    A . 西北野战军取得了青化砭战役的胜利 B .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挺进中原 C . 华东野战军消灭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 D . 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 1. (2024高一下·安徽开学考)  1948年6月,毛泽东代表中央专门发出《各中央局、分局、前委应向中央报告的事项》,要求地方在原有基础上向中央报告包括税收、财政预算等18个事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土地改革等方面。这一规定( )
    A . 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 . 实现了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C . 适应了革命战争形势的发展 D . 建立了地方请示报告制度
  • 1. (2024高三下·联合月考) 1946年11 月,中共中央第一次用“人民解放战争”取代了此前一直使用的“自卫战争”的提法,并号召“团结全党全军和全体人民,为粉碎蒋介石进攻,建立民主的中国而奋斗”。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美苏冷战逐步形成 B . 全面内战即将爆发 C . 战略反攻序幕拉开 D . 和平谈判基本破裂
  • 1. (2023高一上·宣城期末)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强行以200∶1的比率将华南和华中地区的日伪货币兑换成法币,而比较适当的比率应该是此比率的一半,民众的存款和现金积蓄就这样骤灭了。国民政府的这一做法( )
    A . 影响了战后政局发展 B . 限制了英美在华势力 C . 构建了现代金融体系 D . 促进了民族工业发展
  • 1. (2023高一上·高州期末) 下图为张文元的漫画,刊登在1949年的《上海新闻日报》上,漫画中有“蒋家店台湾分店”的文字。此漫画揭示了( )

    A . 美国放弃扶蒋反共政策 B . 国民党借台湾负隅顽抗 C . 国民政府最终众叛亲离 D . 美国对蒋彻底失去信心
  • 1. (2023高一上·罗湖期末) 1949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发表了关于“两个务必”和警惕资产阶级“糖

    衣炮弹”袭击的重要讲话,说明了这一时期毛泽东又开始探索和解决( )

    A . 革命依靠力量和领导阶级问题 B . 革命胜利后执政党的建设问题 C . “中国革命走什么道路”问题 D . 中国社会面临的根本矛盾问题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