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尚义开学考) 下表所示为1864~1879年清政府进出口平均税率的变动情况。由此推知,这一时期(    )

    年份

    1864

    1869

    1874

    1879

    进口税率(%)

    5.22

    5.17

    5.93

    5.89

    出口税率(%)

    9.24

    9.10

    10.02

    10.22

    A . 外贸收入成为主要税源 B . 外国商品受到国人推崇 C .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D . 民族企业发展空间受限
  • 1. (2024高二下·邢台月考) 京师同文馆筹建时,清廷内部反对者甚众。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无论是地方督抚还是朝中大员,大多对创办西式学堂以兴学育才不再抵触;即便是戊戌政变失败后,顽固派也并未取缔京师大学堂这一维新运动成果。这一变化说明( )
    A . 知识分子开始放眼世界 B . 西学教育愈发受到社会推崇 C . 中华文化主动寻求变革 D . 民族危机助推新式教育发展
  • 1. (2024高三下·丰南月考) 以下为晚清部分进口商品数据,这些现象( )

    钉铁条进口量洋纱价格(按包)

    A . 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B . 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C . 缘于外国商品竞争力强 D . 导致国家经济负担加重
  • 1. (2024高三下·丰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初,清廷在沿海建立了7支水师,在江南、福建、广东设立了水师提督,在旅顺口、大沽口、吴淞口、厦门、台湾等海防要地设水师营等。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1681年统治台湾的郑经病故后,郑氏集团发生内乱,荷兰殖民者企图卷土重来,康熙帝令水师提督施琅统领舰队进军台湾,取得了澎湖决战的胜利。此后不久,郑克塽降清,台湾复归统一。此外,清朝的东北水师于1658年的库尔干河战役和1685年的雅克萨战役中,都曾大败沙俄侵略军;广东水师于1808年在澳门击退英国殖民者军舰的进犯。

    ——摘编自张铁牛《中国古代海军史》

    材料二      1865年,清政府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次年创办福州船政局,打算通过发展造船工业,创建近代海军。1867年,前江苏布政使丁日昌首先提出建立“北洋、中洋、南洋”三支轮船水师,无事出洋校巡,有事则一路为正兵,两路为奇兵,联合作战。中法战争后,清廷再次讨论海军发展事宜,决心“大治水师”,并调整其发展计划,拟先由北洋练成一军……在北洋海军优先发展成军的同时,南洋海军、广东海军和福建海军也有所发展或恢复。南洋海军虽然创设较早,但因清廷专注北洋而发展缓慢,军舰以国产为多,军官素质和军事训练较差……甲午海战重创了中国海军建设,海军衙门和北洋海军武职官衔均被裁撤。

    ——摘编自张一文《论中国近代海军发展与周边国际形势》

    材料三      新中国诞生后,毛泽东多次强调“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的战略任务。特别是1953年2月,毛泽东先后为接受检阅、视察的5艘海军舰艇郑重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邓小平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明确指出:人民海军必须“具有现代战斗能力”“精干”“顶用”。江泽民在视察海军部队时指出:“我们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增强全民族的海洋观念。”“保卫国家海洋权益”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分别写进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报告中。

    ——摘编自刘杰等《新中国60年人民海军发展战略的演进及启示》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海军建设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约近代中国海军发展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现代海军建设的新发展。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海军建设的启示。
  • 1. (2024高二下·河北月考) 从1898年开始,清政府先后参与了第一次、第二次海牙保和会公约。刘坤一、王之春等依据公法,主张在列强议定条约时削弱传教的特权,减少纠纷,保护自身的权利。还有一些驻外公使则开始更多地关注华侨,保护外出务工人员的权益。这些说明当时(    )
    A . 中国外交体制开始转变 B . 清政府在对外关系中注重维护本国的利益 C . 传统朝贡体系彻底崩溃 D . 清政府已经灵活运用近代的国际外交规则
  • 1. (2024高二下·河北月考) 1860~1900年,中国共出版各种西书555种,其总量是此前半个世纪所出科学书籍的5倍多。其中哲学社会科学123种,内含哲学、历史、法学等,占总数的22%;自然科学162种,含算学、重学、电学、动植物学等,占总数的29%;应用科学225种,含工艺、矿务等,占总数的41%。该时期这一情况的出现(    )
    A . 表明西学传播已逐渐扩大到基层社会 B . 说明思想解放是中国救亡图存的唯一途径 C . 主要受民族危机加深和洋务运动影响 D . 反映了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具有相通之处
  • 1. (2024高三下·河北模拟)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衙门特选一民宅,以示中外仍有高低之别;又怕外国人抗议,将大门草草改成官衙式样,且所有官员全部是兼职。这表明清政府( )
    A . 对外屈辱妥协 B . 政治变革艰难 C . 固守华夷之辨 D . 外交人才匮乏
  • 1. (2023高一下·银川期末)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历程的特点是(  )
    A . 学制度→学技术→学思想 B . 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C . 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D . 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 1. (2023高二下·南昌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新的历史研究观念影响下,在西方几乎已成定论的种种事件,开始有了新的、洋溢着活力的解释。

    研究对象

    传统观点

    新观点

    魏源编著《海国图志》的缘由

    《海国图志》无疑是古老的中国被西方入侵所震撼时的应激之作

    《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并不是介绍西方各国的地理风俗,而是探讨列强向亚洲海岸的扩张问题。《海国图志》仍是对“天朝上国”传统观念的延续,而非突破(美籍华裔学者张灏)

    梁启超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西方冲击下的回应者;一个质疑儒学传统、期望以西方民主改造中国的改革家

    梁启超的种种改革行为并非对西方对中国冲击的回应,而是继承长久以来的儒学传统,回应博大精深的中国思想的产物(美国汉学家Jane Kate Leonard)

    ——摘编自瞿骏《花落春仍在:国史重识和中国新文明的构建》(系列讲座讲义)

    从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中提炼一个有关中国近代文化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 1. (2023高二下·南昌期末) 甲午中日战争后,一些知识分子为了救亡图存,主动东渡日本求学,开始翻译和介绍日文克思主义著作,当时,留日知识分子中除了早期的共产主义者之外,改良派,同盟会成员一些无政府主义者也发表了一些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文章,这表明( )
    A . 日本主动引进马克思主义 B . 知识分子对战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C . 民族危机推动了救国探索 D . 马克思主义成为救亡的最强烈呼声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9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