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高二下·佛山期中) 远古人类以渔猎、采集为生。相传神农氏教民制耒耕等农器,还发明了用烧山经营农作的方式,进行刀耕火种,故又被称“烈山氏”。亦有传说称,因为他用火兴邦安民,所以又被称“炎帝”。这些传说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 )
    A . 尊黄帝炎帝为华夏始祖 B . 旧石器时代农业经济迅速发展 C . 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D . 从采集渔猎向原始农业的演进
  • 1. (2024·高州模拟) 下表是《诗经·国风》中的一些诗句。这可以用来说明,西周时期(    )

    诗句

    出处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葬。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七月》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姮兮?

    《伐檀》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爱得我所。

    《硕鼠》

    A . 农民的负担沉重 B . 赋税的征收状况 C . 政府的基层治理 D . 户籍的严密规范
  • 1. (2024高三下·长沙模拟) 下表是截至2019年,二里头遗址出土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情况统计表。据此分析,二里头文化( )
     

    稻米

    粟米

    黍米

    浮选颗粒数

    14768

    13883

    2248

    颗粒数占比

    47.8%

    44.9%

    7.3%

    折合重量(克)

    236.288

    27.766

    15.736

    A . 已经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 B . 居民从长江流域迁徙而来 C . 印证了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 D . 水稻是其居民重要粮食来源
  • 1. (2024高三下·安化模拟) 下图是距今五千余年的良渚遗址示意图,遗址面积100平方公里,遗址多达400余处,其核心良渚古城为三重结构。良渚遗址的考古发现证实(   )

    A . 黄河流域已进入文明社会 B . 最早的稻作农业出现 C . 中华文明历史轴线的延伸 D . 邦国的神权色彩浓厚
  • 1. (2024高二下·库车月考) 1928年,中国考古人员在河南安阳殷墟铲起了一杯黄土,汉字鼻祖甲骨文、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妇好墓等呈现于世,揭开了一个3000多年前的璀璨王朝的神秘面纱。下列关于该王朝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甲骨文成为研究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的重要资料 B . 妇好墓出土的铜铲证明了当时青铜农具的广泛使用 C . 四羊方尊反映了当时青铜铸造的工艺水平相当高超 D . 内外服制表明当时已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官僚制
  • 1. (2024高一下·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期中) 人类最初的文明仅限于亚非欧大陆的若干地区,这些地区的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其具备扩张潜能,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农耕文明的优势包括(   )

    ①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

    ②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

    ③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

    ④生产力低下,没有私有财产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 (2024高三下·江西月考) 距今约 5300-4500 年前的屈家岭遗址位于今湖北省京山市,此前已发现长江中游地区最早的稻作遗存、大量的陶器等。经过近 3 年的全面调查和系统发掘,屈家岭遗址新发现迄今我国最早的水利设施。据此可知,该遗址(     )
    A . 具备了早期国家初始形态 B . 体现了利用自然的文明跨越 C . 证明了青铜制造业的成熟 D . 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 1. (2024高二下·重庆市月考) 有人说,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角色的转变,人类从(   )
    A . 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 B . 食物的生产者转变为食物的采集者 C . 工具的使用者转变为工具的生产者 D . 工具的生产者转变为工具的使用者
  • 1. (2024高二下·浙江开学考) 对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某文化遗存,有学者介绍说:“在区系内分布甚广,而以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为典型,两个遗址都保存有相对完好聚落遗迹,可以帮助学者复原新石器时代北方民居聚落的大致面貌。”据此可知,该学者介绍的文化遗存是(   )
    A . 兴隆洼遗址 B . 仰韶文化 C . 大汶口文化 D . 红山文化
  • 1. (2024高二下·高州月考) 下图是中国两大河流域史前文化圈的分布情况,据图可以推断( )

    A .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 B . 各地区之间商品交易较为频繁 C . 中原文化易受北方游牧文化冲击 D . 各地区之间文化交流存在可能
1 2 3 4 5 下一页 共2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