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3高一下·咸宁期末) 【中国地方制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刘邦认为始皇帝)为皇帝,而弟子为匹夫,内亡骨肉根本之辅,外无尺土藩翼之卫。

    ——班固《汉书》

    材料二: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

    ——[北宋]苏洵:《嘉祐集》卷1《审势》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汉鉴于秦实行的地方制度并简析该制度实行的后果。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宋朝地方制度转变的影响。
  • 1. (2024高二下·尚义开学考) 唐末的铜钱短缺,形成五代时期蜀境的铁钱使用,辅之北宋中央政权铜钱偏重中原的权衡政策,四川形成北宋的铁钱专用区,“蜀用铁钱,其大者以二十五斤为一千,其中者以十三斤为一千。行履赍持不便,故当时之券会生于铁钱不便,缘轻重之推移,不可以携持。”这可以用来佐证( )
    A . 纸币诞生的历史背景 B . 社会经济转型的趋势 C . 区域经济不平衡态势 D .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 1. (2024高二下·邢台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人)创造了天命的意识形态,“上帝既命,侯于周服”。所有后继的中国王朝都继承了君权天命的观念。并且,所有后继的统治更替都诉诸同样的声明,即天命从一个衰朽的朝代转移到了另一个具有更大“德”的朝代。周人创造了一个神话,这一神话已经传承了下来,现在也是西方人的标准中国观,即一个巨大的整体国家,一个具有异常持久力的统一文化。

    材料二

    在每一个历史时段,世界上总有某些地区因其更具影响力、有更多的人口、更具塑造世界的力量而比其他地区更为突出。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中国相对占据了更多的优势,这并不是出于认同上的原因,而是因为中国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影响全球的创举的确极其丰富。公元4世纪末,中国流民将佛教引入高句丽;520—530年,百济和新罗国王皈依佛教;538年,首座佛像进入日本;574—622 年,最重要的皇室佛教支持者(日本)圣德太子在世;公元7世纪,佛教在日本皇室的支持下迅速扩张。

    西方人总是从中国学到许多而不是中国人从西方学到许多。直到18世纪,西方的劣势才开始逆转。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 (1) 材料一中,周人创造的意识形态体现了 的传统文化内涵,周人创造的“神话”反映了中华文化的 (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相对占据了更多的优势”的表现。
    3.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则中国“影响全球的创举”并加以阐述。
  • 1. (2024高二下·邢台月考) 图3所示为考古出土的西夏文物—西夏文《论语》(左)、西夏文佛经(右)。由此可知,西夏( )

    A . 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特征 B . 主流思想与北宋无异 C . 与印度存在着直接交流 D . 把佛教当作官方宗教
  • 1. (2024高三下·丰南月考) 关于《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作者是不是岳飞,史学界长期存在争议。上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余嘉锡首次提出《满江红》的作者不是岳飞,主要理由有二:一是该词首见于岳飞死后300多年后的明代中期,岳飞儿孙编写的岳飞诗文集《金佗粹编》未收入该词;二是词中“踏破贺兰山缺”的贺兰山位于甘肃、宁夏境内,当时属于西夏,远离宋金交锋主战场。1983年在浙江江山发现了《须江郎峰祝氏族谱》,该族谱记载了岳飞在1133年赠送给祝允哲的《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词作:“怒发冲冠,想当日、身亲行列。实能是、南征北战,军声激烈。百里山河归掌握,一统士卒捣巢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励臣节。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金城门阙。本欲饥餐胡虏肉,常怀渴饮匈奴血。借君行、依旧奠家邦,解郁结。”这一发现,让历史的真相( )
    A . 变得清晰,明代版《满江红》不是岳飞所作,因与江山族谱版差异很大 B . 变得清晰,明代版《满江红》应为岳飞所作,在流传过程中产生过变异 C . 更加迷离,学者须对《须江郎峰祝氏族谱》的版本、年代多加考量 D . 更加迷离,证实了余嘉锡对明代版《满江红》作者的考证是正确的
  • 1. (2024高三下·丰南月考) 下图所示为宋代磁州窑白底黑花缠枝牡丹纹枕,枕侧有竖式“张家造”款。考古发现,“张家造”并非出自同一个窑场,还有一部分纹饰相同,但落款为“张家枕”“张大家造”的瓷枕。由此可知,宋代( )

    A . 经济发展推动艺术繁荣 B . 官营作坊分布地域广泛 C . 瓷器多为世俗生活用品 D . 市民商业品牌意识较强
  • 1. (2024高三下·丰南月考) 元四家之一吴镇《松石图》,以凋零枯萎的松树作为绘画主体,独立于河岸之上,展现傲骨之风。据此可知该画( )
    A . 表达了作者对家国分裂的忧愤 B . 彰显了文人士大夫的情趣与意旨 C . 标志着传统中国画达到了顶峰 D . 表明了文化下移的社会发展态势
  • 1. (2024高二下·承德月考) 元代,在各行省的上供与留用问题上,中央与行省整体上实施七三分成的政策,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些行省掌握留用的“岁课羡余钞”多达四十七万缗,正额以外的羡余,行省官往往可以“百端侵隐,如同己物”。这反映了元代(   )
    A . 地方监察制度的缺失 B . 行省财政自主权较大 C . 各省赋税负担不均衡 D . 中央集权体制的式微
  • 1. (2024高二下·承德月考) 在宋代,御史台“掌纠绳内外百官奸慝,肃清朝廷纪纲”。宋神宗时期,御 史台设置吏、兵、户、刑、礼、工六个察案,六案各由一名御史负责,在其领导下分 头对各自负责的在京官署进行文书核查,纠举其行政过程中的“稽迟违慢”等 失误。由此可知,宋代 (    )
    A . 宰相职权受到严重削弱 B . 专制主义集权得到发展 C . 行政效率质量得以提高 D . 中枢制衡机制日渐成熟
  • 1. (2023高二下·南昌期末) 如图所示为宋元时期的扇式风箱变迁,这可用于说明( )

    金家《武经总要》记载单扇式风箱图;与炼炉直挂相连,没有克服间歇鼓风的不足

    元代《铸铁拌图》:两扇门上分别设有两根拉杆,使一次鼓入炉内的气流量增大,以产生连续的气流鼓风

    A . 冶金业动力实现革新 B . 家庭式劳作方式的完善 C . 农业灌溉条件的改善 D . 生产工艺的传承与革新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