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小学语文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海生煮海治龙王
       ①传说舟山西南面的一个小岛上遍地埋着黄灿灿的金子。人们称它为“金藏岛”。

       ②贪得无厌的东海龙王得知后,为了独吞宝藏,竟调遣龙子龙孙、虾兵蟹将,直向金藏岛扑来。眨眼间,恶浪滔天,狂风大作。金藏岛上树倒屋塌,一派凄惨的景象。

       ③金藏岛东边的纺花山上住着一位纺花仙女,她目睹了东海龙王无端作恶的行径,决心拯救黎民百姓。她带领大家织出了一张八十一斤重的金线渔网去斗龙王。渔网织成了,可是,派谁下海去斗龙王呢?正在大家发愁的时候,才七八岁的海生从人群中走了出来,自告奋勇地说:“我去!”乡亲们一看是海生。海生是个小孩子,怎么能够下海斗龙王呢?纺花仙女拿出一套金线衣,海生穿上后便变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纺花仙女还向海生传授了斗龙王的秘诀。

       ④海生拿起金线渔网潜入海底,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在东海龙宫的百宝殿里拿到了煮海锅。他在海边支起煮海锅,舀来一勺东海水倒进锅里,点起干柴,“噼里啪啦”煮起来。煮哇,煮哇,一炷香的时间过去后,海水里有热气冒了出来;两炷香的时间过去后,海水泛起了白泡泡;等到三炷香烧过之后,东海龙王被烧得只喊饶命,下令潮退三尺,浪息三丈。金藏岛终于又露出水面,重见天日。谁知,等海生熄了火,东海龙王又突然涨潮鼓浪,一个浪头将煮海锅卷得无影无踪了。

       ⑤“怎么办?”海生急得直跺脚。这一脚非同小可,跺得地动山摇!所有埋藏在地下的金子纷纷飞向海岸,落在滩头。眨眼之间,成了一道金光闪闪的大海塘。任凭潮涌浪翻,金塘纹丝不动。

       ⑥自此以后,东海龙王再也不敢来兴风作浪了,黎民百姓也可安享太平,“金藏岛”也被人们改称为“金塘岛”了。

    1. (1) 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读读这个神话故事,完成下面的表格。                                                                                

      起因

      经过

      结果

       

      海生在纺花仙女的帮助下,穿上金线衣,拿到煮海锅,大战东海龙王。

       

    2. (2) 文中处处充满神奇的想象,感受其神奇,使我们的阅读充满乐趣。第④自然段中关于“煮海”的描述,神奇在哪里?
    3. (3) 结合短文内容判断。

      ①小孩子穿上金线衣就变成巨人显然是不可能的,这样写不符合实际情况。

      ②八十一斤重的金线渔网织成了,可是太重了,只好请海生去斗龙王。

      ③这篇神话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

      ④故事中的海生勇敢顽强,值得敬佩;纺花仙女心系百姓。

    4. (4) “海生拿起金线渔网潜入海底,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在东海龙宫的百宝殿里拿到了煮海锅。”请你展开想象,海生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或危险?又是怎么克服的呢?写一写。
  • 1. 类文阅读

    嫦娥奔月

      ①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直晒得大地冒烟,老百姓苦不堪言。【读到这里,我知道了当时的环境,以及下文故事发展的原因。】

       ②有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名叫后羿,他决心为老百姓解除这个灾难。于是,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气力,拉满神弓,“嗖——嗖——嗖”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并对天上最后一个太阳说:“从今以后,你每天必须按时升起,按时落下,为民造福!”【读到这里,我感受到后羿是一位力大无穷、为百姓着想的人。】

       ③后羿为老百姓除了害,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英雄,于是很多人慕名而来,拜他为师。有个叫逢(páng)蒙的,为人奸诈贪婪,也随着众人拜在后羿的门下。

       ④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她经常接济生活贫困的乡亲,乡亲们都非常喜欢她。有一天,嫦娥打听来一个消息:高高的昆仑山上住着西王母,她有不死的灵药。据说,人吃了这种药,不但能长生不老,还可以升天成仙。嫦娥对丈夫说:“你有非凡的本领,一定可以找到这种仙药。”在山顶,后羿看到了西王母,说明了自己来的目的,西王母就慷慨地送给他一包药。回到家中,后羿把药给了嫦娥,嫦娥将仙药藏在百宝匣里。

       ⑤这件事被逢蒙知道了,他一心想把后羿的仙药弄到手。八月十五这天清晨,后羿要带弟子出门打猎,逢蒙却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读到这里,我感受到逢蒙是一个____的人。】嫦娥知道自己不是逢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仙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她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嫦娥由于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⑥后羿回家后得知此事,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皓月当空,圆圆的月亮上树影婆娑,一只玉兔在树下跳来跳去。啊!妻子正站在一棵桂树旁深情地凝望着自己呢。“嫦娥!嫦娥!”后羿连声呼唤,不顾一切地朝着月亮追去。可是,他向前追三步,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

       ⑦乡亲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时爱吃的食品,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1. (1) 后羿是在( )上寻得仙药的。
    2. (2) 在第⑤自然段中,用横线画出表现嫦娥机智的句子。
    3. (3) 请按照文章内容给下面的情节排序,正确的顺序是( )。

      ①嫦娥奔月  ②西王母赐仙药  ③嫦娥智斗逢蒙

      ④后羿射日  ⑤后羿追月        ⑥乡亲们纪念嫦娥

    4. (4) 将文中的批注补充完整。
    5. (5) 对短文内容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1. 阅读下面的神话故事,完成练习。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非常高,本在冀州南边,河阳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快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一起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质疑道:“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放到哪里?”众人说:“可以扔到渤海边上,隐土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běn)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儿子,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变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于是向天帝报告。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1. (1) 阅读神话,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完成下面的表格。                                                                                                                      

      起因

      经过

      结果

      主要内容

    2. (2) 愚公的妻子和智叟“质疑”“讥笑”的理由有( )。[多选]
    3. (3) 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体现神奇想象的句子。
    4. (4) 读了这个故事,我感受到愚公具有 的精神。
    5. (5) 这则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
  • 1.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其中十四卷是战国时的作品,四卷为西汉初年作品。现代学者也均认为其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包括《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它的内容涉及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医药、民信等,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

    【材料二】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译文:刑天与天帝(黄帝)争夺神位宝座。二者相斗,天帝砍断刑天的脑袋,并把它葬于常羊之山。于是刑天把乳头当作眼睛、肚脐当作嘴巴,手拿着盾和斧向天挥舞不止。

    1. (1) 根据材料二,我知道下图中的人物是

    2. (2) 想一想,下列哪个故事也可能出自《山海经》?( )
    3. (3) 《山海经》这本书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在文中用“”画出来。
    4. (4) 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①《山海经》是多人在短时间内搜集各种书籍并编录而成的奇书。( )

      ②《山海经》分为《山经》和《海经》。( )

      ③共工、祝融和宙斯都是《山海经》中的人物。( )

  • 1. 给加点的字的选择正确注音。
    1. (1) 炎帝之(shǎo shào)女名(rì yuē)女娃。
    2. (2) 故(wéi wèi)精卫。
  • 1. 辨字组词。

      曰  溺 衔 返

     日 弱 街 反

  • 1. 看拼音写词语。

    yán  dì

    nì  shuǐ

    fǎn  huí

    tóu  xián

    míng  yuē

  • 1. 用“/”给课文划分节奏。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1. 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 (1) 翻译句子意思。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 (2) 思考一下,精卫为什么要填海?
    3. (3) 通过精卫填海这一个故事,你从精卫身上学习到了她的什么精神?请你写一写。
  • 1. 根据课文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1. (1) 名女娃。
    2. (2) 而不返。 
    3. (3) 为精卫。 
    4. (4) 以于东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