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勐海模拟) 小明在实验室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不规则石块石块不吸水的密度,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 (1) 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开始摆动,稳定后,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这是因为:
    2. (2) 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左盘放上石块时,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横梁重新平衡,则石块质量为
    3. (3) 在量筒内倒入适量水,该石块放入量筒前、后情况如图丙所示,此石块的密度
    4. (4) 若先测物体体积,再测物体质量,密度测量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 1. (2024·南京模拟) 小强利用天平、量筒等实验器材测量某消毒液的密度.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向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天平平衡;
    2. (2) 测量步骤如下:

      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消毒液,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消毒液的总质量为78g;

      ②将烧杯中部分消毒液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消毒液的质量如图丙所示;

      ④消毒液的密度为kg/m3

    3. (3) 小强测量一个木块(ρ<ρ)的密度,由于木块体积较大无法放入量筒,于是利用电子秤、一根细钢针、烧杯和水设计如图丁所示实验,测出了木块的密度.

      ①如图丁(A)所示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水,电子秤的示数为m1

      ②如图丁(B)所示将木块放在水中,木块静止时电子秤的示数为m2

      ③如图丁(C)用细针把木块压入水中,使木块浸没在水中,电子秤的示数为m3

      ④木块密度ρ=(用m1m2m3ρ表示).

    4. (4) 测完密度后,小强发现由于电子秤没调零,每次测量结果都偏大2g,则测得的木块密度将
  • 1. (2024·博山模拟)  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在做“测量固体密度”实验时的部分场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天平使用前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平衡,平衡螺母应向右调 B . 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固体的质量为 C . 放入固体前后量筒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该固体的体积为 D . 多次测量后绘制图像如图丁所示,该固体的密度为
  • 1. (2024·即墨模拟) 测量自制橙汁的密度。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归零后,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甲,将平衡螺母向端移动,使横梁平衡;
    2. (2) 小海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空烧杯质量时,添加质量最小的砝码后,指针静止时位置仍如图甲,于是他进行了如图乙的操作,其错误是
    3. (3) 纠正错误后,完成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测得空烧杯质量为36.4g;

      ②取适量橙汁倒入烧杯中,当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时,横梁再次平衡,则橙汁和烧杯的总质量为g;

      ③将烧杯中的橙汁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丁;

      ④计算橙汁的密度为

    4. (4) 小海与同学交流后发现:该实验方案会导致所测的密度偏,若将上述实验步骤①②③④顺序调整为,就会减小误差。
    5. (5) 小海变换方法,用弹簧测力计、薄塑料袋(重力、厚度均不计)、杯子、水,对橙汁密度又进行了如下测量:

      如图戊,把适量橙汁装入薄塑料袋,排出空气后扎紧口,用测力计测出橙汁重力为3.6N;然后将塑料袋浸没在水中,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0.6N。则橙汁浸没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N。

      利用以上实验数据(水的密度已知),不能计算出的是(单项选择题)。

      A.橙汁的质量        B.橙汁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C.橙汁的体积        D.杯子中的水所受到的重力

  • 1. (2024·蒙阴模拟)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是科学选种。而盐水选种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的挑选种子的方法。选小麦种子所需盐水的密度在-之间。小明想检验爷爷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 乙 丙

    1. (1)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处。若发现天平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该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侧调节。
    2. (2) 将待测盐水倒入质量为25g的烧杯中放在左盘中进行测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待测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g。
    3. (3) 将烧杯中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内,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小明配制的盐水的密度为 , 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配制的盐水中添加适量的(选填“盐”或“水”)。
    4. (4) 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或“偏小”)。
  • 1. (2024·兰山模拟) 学习密度知识后,小明认为白酒的密度是变化的,38度的白酒比53度的白酒密度大;同组的其他的同学认为白酒的密度同其它液体的密度一样是不变的。为了证明各自的说法,他们学习小组找来不同度数的白酒,各自准备实验器材进行测量比较。

    小明的测量过程如下:

    1. (1) 小明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端调节使天平平衡;

    2. (2) 将适量的53度的白酒倒入烧杯中测量它们的总质量时,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盘中后,分度盘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使横梁平衡。横梁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与白酒的总质量为g。
    3. (3) 将烧杯中白酒全部倒入量筒中,筒壁沾有少许白酒,量筒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白酒的体积为
    4. (4) 小明将倒空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测出倒空后的烧杯的质量为47.2g。计算出所测白酒的密度为
    5. (5) 评估小明的实验方案可知,他测量出的白酒的密度是(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的。
    6. (6) 小明正准备测量另一种白酒的密度,看到小组的其他同学已测量完毕正在讨论。他们用同一个瓶子先后装满38度的白酒和53度的白酒,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 结果发现。小明看到他们的测量数据后高兴的说:“你们的测量结果说明了 , 证明了我的说法是对的”。你通过分析认为小明的这个判断是(选填“正确”、“错误”或“无法判断”)的。
  • 1. (2024·陵城模拟) 实验课上,老师和同学们测量盐水的密度,他们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密度用ρ水表示)、金属块A、盐水以及不吸水的细线等器材完成了图中实验。

    1. (1) 要测量金属块A 浸没在水中的浮力,合理的测量顺序是(选填·①→②“或“②→①”):
    2. (2) 计算金属块A 浸没在水中的浮力F=N
    3. (3) 完成图中各项实验后分析可知:金属块A的浮力大小与(选填“液体密度”或“金属密度”)有关;
    4. (4) 请推导出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ₘ+=。(用   表示)。
  • 1. (2024九下·长沙模拟) 实验小组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等器材测量牛奶的密度。

    (1)天平调节平衡后,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烧杯中,并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2)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16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g。

    (3)由此可以求出牛奶密度为

  • 1. (2024九下·保康模拟) 家乡的土豆丰收了,小明想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测量土豆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将土豆放在天平左盘,向右盘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当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土豆的质量为g;

    (3)由于土豆较大,无法放入量筒,于是小明将它缓缓放入一个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直至浸没,测得溢出水的质量为140g。已知水的密度为 , 则土豆的体积为 , 密度为。在测量溢出水的质量时,不小心有水溅出。测得土豆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或“偏小”);

    (4)回家后,小明又利用电子秤、杯子和水测出了土豆的密度。测量过程如下:

    ①把土豆放在水平放置的电子秤上,电子秤示数为

    ②取下土豆,将装有适量水的杯子放在电子秤上,电子秤的示数为

    ③将用细线系好的土豆缓缓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且土豆不碰触杯底。电子秤的示数为

    ④求出土豆的密度(用表示)。

  • 1. (2023八上·东莞期末) 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先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cm3;接着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如图乙所示,他应先将游码移到,再调节平衡螺母, 使天平平衡;

    (2)如图丙可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g;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3g,然后将量筒中的牛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丙所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g;

    (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kg/m3 , 用该方法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

    (4)小明设计另一种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方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向烧杯内倒入适量牛奶,再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然后把烧杯内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内,测出量筒内牛奶的体积为V;牛奶密度的表达式是。他发现自己测量的牛奶密度值偏大,你认为该实验方案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原因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共5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