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和田模拟) 公共场所标示的“请勿大声喧哗”的温馨提示,是指控制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频率
  • 1. (2024·鹰潭模拟) 2023“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决赛现场,歌手弹奏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和“音色”);现场观众会将手机调成静音状态,目的是为了在减弱噪声。
  • 1. (2024·瑞昌模拟) 过大的噪声甚至能震碎居民家中的窗玻璃,这是因为声音能传递;如图所示的半封闭式声屏障是在减弱噪声的。

  • 1. (2024·八步模拟)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 . 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 .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 1. (2024·贵港模拟)  2023年3月11日,“探索一号”科考船携“奋斗者”号潜水器圆满完成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航次任务,深海定位离不开声呐系统,声呐发出和接收的是
    A . 次声波 B . 紫外线 C . 超声波 D . 红外线
  • 1. (2024九下·枣庄模拟) 某中学运动会男子400米比赛时,发令员在起跑线后方某处,运动员在各自赛道的起点处等待发令,如图所示。发令枪响同时有闪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枪声不是振动产生的 B . 运动员中在第8赛道的听到枪声最晚 C . 枪声和闪光都是依靠空气传播的 D . 发令员戴耳塞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1. (2024八上·黔南期末)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速度可达120 km/h,此时车内听到的噪声有风噪、胎噪和发动机噪声,因此汽车在高速行驶时都会关闭车窗。下列减弱噪声的途径与此相同的是(       )
    A . 摩托车的消声器 B . 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 C .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D . 学校路段禁止鸣笛
  • 1. (2024九下·江西模拟)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各种物理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 .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清风翻书,是因为书本上方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B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C .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指南方”的一端是“磁针石”的S极 D .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 1. (2024九下·西安模拟) 陕北说书以其特有的方言韵调,在说唱中讲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艺人发出的声音是由舌头振动产生的 B . 艺人说书使用话筒是为了提高声音的响度 C . 艺人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 D . 禁止现场观众大声交谈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 1. (2024九下·东莞模拟)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 C . 医生用“B超”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 .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