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九下·麒麟月考)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的历史价值在于( )
    A . 见证了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B . 印证了传说与神话都是真实的历史 C . 象征着商朝时代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D . 提供了研究商代农业发展的实物史料
  • 1. (2023七上·耿马期末) 商周青铜器制作采用陶范铸造技术,陶范的选料、制模、翻范、花纹都很考究;当时工匠熟练掌握了浑铸、分铸、铸接、叠铸、锡焊、铜焊等技术。这说明商周青铜器( )
    A . 铸造历史悠久 B . 装饰风格鲜明 C . 生产规模庞大 D . 制作工艺成熟
  • 1. (2023七上·楚雄期中) 殷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人、所占之事、吉凶应验情况刻在甲骨之上。所记内容涵盖祭祀、农业生产、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这说明甲骨文(   )
    A . 记录了商代人的社会生活 B . 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C . 均以隶书的字体进行呈现 D . 是了解夏朝社会的主要依据
  • 1. (2023七上·楚雄期中) 青铜器体现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 商代铜爵  B . 四羊方尊 C . 司母戊鼎  D . 西周利簋
  • 1. (2023九下·西陵期中) 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带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很可能记载在( )
    A . 竹简或木牍上 B . 丝帛或麻布上 C . 龟甲或兽骨上 D . 宣纸上
  • 1. (2023七上·汉中期末)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下列叙述正确反映了甲骨文的情况的有( )

    ①是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的

    ②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③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④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 (2023七上·衡南期中)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春秋
  • 1. (2023七上·衡南期中) 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 B . 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它发展而来的 C . 它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D . 它出现于商朝
  • 1. (2023七上·长沙期末)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能够反映这一时期中华文明高度发达的是。(     ) 
    A . 青铜器和甲骨文 B . 史学和文学 C . 书法和绘画 D . 雕刻和石窟
  • 1. (2023七上·澧县月考)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周时代甲骨,其中商代有字甲骨约15万片。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上述材料说明甲骨文(    )
    A . 内容十分丰富 B . 采用了多种造字方法 C . 记录了夏朝的历史 D . 全部出土于河南安阳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共3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