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郁南模拟)  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遗址北边西苕溪谷地,出土了专用的分体式石犁,还有两种石镰,一种掐穗用的爪镰,另一种标准的割杆子的镰刀。这反映了当时( )
    A . 社会生产力发达 B . 专业农具的出现 C . 稻麦轮耕制产生 D . 社会阶级的分化
  • 1. (2024·郁南模拟) 殷墟出土了大量的贝,商朝时期的一些文字都含“贝”字(如下表)。据此判断,贝在商朝应该是( )                                                                                                            

    甲骨文

    对应汉字

    A . 货币 B . 礼器 C . 食器 D . 酒具
  • 1. (2024·深圳模拟)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要举行图片展,请根据他们收集到的下列图片的共性,帮他们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

    A . 对外交流 B . 佛教传播 C . 民族交融 D . 国家统一
  • 1. (2024·深圳模拟)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提及《商君书》二十九篇的作者是商鞅。宋代以来,关于《商君书》的作者问题出现争议。民国时期,胡适根据《商君书》的《徕民》篇里提及几处商鞅死后的人和事,认为当时所流传的《商君书》二十四篇,是商鞅死后他人伪造的书。胡适的观点( )
    A . 有理有据,完全正确 B . 标新立异,毫无价值 C . 以偏概全,不宜全信 D . 逻辑严谨,结论新颖
  • 1. (2024·深圳模拟) 目前各地博物馆和教材中通用的北京人复原头像(如下图所示),是古人类学家吴汝康、吴新智、王存义以外国人复原的北京人头像为基础,在参考了大量现代中国人头部软组织的测量和统计资料后重新复原的。这尊北京人复原头像属于研究北京人的( )

    A . 考古化石 B . 第一手资料 C . 历史文献 D . 第二手资料
  • 1. (2024·福田模拟) 折叠凳本适合游牧民族使用,被称为胡床(见图)。《后汉书》最早记载了汉灵帝“好胡床”,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类史料中关于“胡床”的记载已屡见不鲜,胡床成为南北各地上至皇帝权臣下至村妇的常用坐具。胡床使用范围的扩大体现了( )

    A . 政权并立 B . 江南开发 C . 商业繁荣 D . 民族交融
  • 1. (2024·福田模拟) 《史记》记载,汉文帝要求“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2021年考古发现陕西西安江村大墓即汉文帝霸陵,出土文物大部分是陶俑,此外就是陶器,还有铜器、铁器小件。这表明( )

    ①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文献记载   ②《史记》中的记载真实可信,是一手史料

    ③汉文帝提倡节俭      ④汉文帝注重农业生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 (2024·重庆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魅力,蕴含着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某校历史组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践行”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1. (1) 【任务一  研文物中的文化】

      左图部分文字为“衡石不正,十六两以上,赀官啬夫一甲:不盈十六两到八两,赀一盾”(意为:如果衡器的误差超过十六两,那么负责管理衡器的官员啬夫将被罚缴一件铠甲;如果误差在十六两以下到八两之间,则会被罚缴一个盾牌。)

      图一 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

      图二 奏乐陶俑(云南大理出土。749年,南诏王带回龟兹乐两部,图为南诏国演奏胡乐的艺术再现)

      图一、图二所示文物按照史料类型,都属于;图一能够实证秦朝推行的措施是
      从图二中我们还能获得唐朝哪些相关历史信息?

    2. (2) 【任务二  究戏剧中的精神】

      话剧《屈原》宣传海报

      1940年,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在国民党统治区发展抗日文化运动,要求南方局“应对发展文化运动问题⋯⋯加以切实研究。”遵照这一指示,由周恩来直接领导的文化工作委员会以开展文艺创作、艺术演出等形式,宣传抗战、呼唤民主。

      1942年,重庆国泰剧场首次公开演出郭沫若新编历史剧《屈原》。该剧从创作、排练到公演,一直得到周恩来和南方局的指导和支持。它以艺术的形式对古代诗人屈原的刚毅性格、崇高抱负、家国情怀进行了生动演绎。《屈原》呼吁全国人民抗战,反对妥协投降,其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宣传和张扬。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不正确”。

      A.除话剧《屈原》外,郭沫若在重庆还创作了《四世同堂》等作品。( )

      B.话剧的成功演出是南方局落实发展抗日文化运动指示的具体表现。( )

    3. (3) 根据任务二的图文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产生的历史作用。
    4. (4) 【任务三  析实践中的理念】

      农业、农村是国家繁荣安定之基。新世纪,我国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2000年中央决定在安徽全省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3年在全国推开,到2005年全国已有28个省级行政区全面免征农业税。自2006年1月起,中国全面取消农业税,一个在我国存在了2600多年的古老税种宣告终结。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粮农马海福说:“我家每亩地年净收益达到1000多元,真是赶上了好政策”。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等整编

      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张《全面取消农业税》纪念邮票。邮票被设计成日历的格式,充满深意:上面一页大大的“税”字正在被撕掉,寓意取消农业税;露出半面的后一页,则是庄稼在彩虹下葱郁生长,寓意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农业大发展的前景。全面取消农业税,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惜民之力、恤民之患、体民之心的原则和理想,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为邦本”思想的发扬光大。

      ——据李颖《文献中的百年党史》等整编

      根据任务三中的材料,概括我国取消农业税进程的特点,并分析我国取消农业税的历史意义。

    5. (5) 综上,我们应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1. (2024·重庆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 材料一 中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技术成就之一是冶炼术。商周时期是使用青铜器的极盛时代,不仅有青铜农具等生产工具,还有祭祀用的礼器和大量的兵器。……我国的人工铸铁技术起步较晚,但由于先前已发展了极为先进的青铜冶铸技术,铸铁技术发展很快。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生铁冶铸技术和铸铁柔化技术,这两项冶金史上的重大突破,远远领先了欧洲上千年。战国后期,冶铁业在全国各地广泛建立起来,使铁器的使用大为普及,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没有涉及”。

      A. 商周青铜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

      B. 我国冶铁技术起步早,为商周的青铜冶铸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

      C. 青铜冶铸技术和冶铁技术的进步都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的表现。    ( )

    2. (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国后期铁器使用的推广在政治方面产生的影响。
    3. (3) 材料二 阿拉伯帝国时期,科学得到大发展.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等实用科学方面。在数学方面,最突出的贡献是引用印度已有数字。大约是阿拉伯人频繁的商业活动特别需要这种方便的印度数字,它很快就在阿拉伯世界得到普遍的使用,阿拉伯人广泛进行代数学、几何学、测量学的研究和运算,使其数学在中世纪数学研究中处于世界前沿。在医学方面,拉齐的《医学集成》总结了阿拉伯人从希腊、波斯与印度吸收来的医学知识,做出了医学分类,在妇科、产科、眼科和外科方面都有新的建树。伊本•西纳写的综合性医书,直到17世纪仍然是欧洲使用的教本。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等

      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帝国时期科学成就的特点。

    4. (4) 材料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正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中国网民数量、网络零售交易额、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规模已居全球第一,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应用,移动支付、共享出行、工业互联、智慧城市等数字经济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深入发展,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数字乡村,信息惠民便民成效显著。为营造安全网络空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建设管理水平和网络空间治理能力得到提升。

      ——摘编自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新编)中国通史纲要》

      根据材料三,概括十八大以来我国建设网络强国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内容,指出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外部条件。

  • 1. (2024·重庆市)  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劳动者利用杠杆原理进行谷物加工的场景:左边3人扶在栏杆一头,借用身体下压的力量,启动杆头,达到舂米的效果。据此可知(    )

    A . 四川地区经济较发达 B . 劳动者精通力学理论 C . 实用技术应用于生产活动 D . 政府组织大规模集体劳动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