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1. (1) 如图甲所示,请在重心O点画出小球受到重力G和墙壁对小球支持力F的示意图。
    2. (2) 如图乙所示,水中一激光灯S发出的一束光,经水中平面镜反射后从水面的A点射出,请完成下列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在平面镜反射时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空气中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3. (3) 为响应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某学校更换了新型护眼的电灯。如图丙所示,一间教室要安装2盏“220V40W”的电灯和一个插座,要求开关S控制两盏灯,且每盏灯都能正常发光,请按以上要求将图中元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
  • 1. (2024·潮南模拟)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图甲是我国研制的某款智能防疫机器人,具有自主测温、移动、避障等功能.机器人利用镜头中的菲涅尔透镜将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聚集到探测器上,通过处理系统转变为热图像,实现对人群的体温检测.当发现超温人员,系统会自动语音报警,并在显示屏上用红色框标注人的脸部.机器人利用磁敏电阻等器件来监控移动速度,控制驱动电机运转,图乙为控制电机运转的原理电路,U为输入电压,为磁敏电阻,阻值随外加磁场强弱的变化而改变.机器人为有效避障,在移动过程中会发射、接收超声波(或电磁波)来侦测障碍物信息,当感知到前方障碍物时,机器人依靠减速器进行减速,并重新规划行驶路线.

    1. (1) 机器人在行进过程中遇到玻璃等透明障碍物时,利用(超声波/电磁波)才能较好感知到障碍物.
    2. (2) 图甲中电磁铁的下端为(N/S)极.
    3. (3) 机器人的菲涅尔透镜的作用相当于(凸/凹)透镜,会将人体辐射的红外线(电磁波)会聚到探测器上进行处理;当发现超温人员,系统会自动语音报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能量).
    4. (4) 控制电机运转的磁敏电阻阻值随磁场强弱变化的图像如图丙,当磁敏电阻在正常工作区时,即使图乙电路中输入电压U发生改变,两端电压都能维持在某一定值附近微小变化,从而使控制电路中的电机稳定转动,则磁敏电阻的正常工作区对应图中(ab/bc)段.正常工作时,当阻值为800Ω.的阻值为400Ω,线圈电阻忽略不计,处在磁场中的电功率为0.32W.两端的电压V.
  • 1. (2024·潮南模拟) 液态氮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液氮的温度低于-196℃,在常温下极易汽化成为无色无味的氮气。下面是用液氮表演的三个精彩实验:

    1. (1) 实验一“人造云雾”:如图a,将液氮倒入盛有水的小碗中,我们会看到大量的白雾从碗中翻滚而出,贴着桌面铺散而下。我们看到的“云雾”是遇冷而形成的;
    2. (2) 实验二“氮气悬球”:如图b,在矿泉水瓶中倒入少许液氮,盖上中间有孔的瓶盖,轻轻摇动一下矿泉水瓶,会看到浅白色的水雾从瓶盖的小孔中喷射而出,这时将一个乒乓球轻轻放在小孔上方,乒乓球被悬在了空中,这是因为水雾喷射而出,使乒乓球两侧的气流速度较大,从而乒乓球两侧的压强比周边空气的大气压强(选填“大”或“小”),这个压强差从两侧会产生指向乒乓球的支持力,当乒乓球悬浮于空气中不动时,支持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
    3. (3) 实验三“超导磁悬浮”:如图c:把一块用超导材料做成的物块放在小碟子上,再在这个物块上放一个小木块,小木块上放一块强磁铁,然后向碟子里倒入液氮,冷却超导材料,几分钟过后,取出小木块,强磁铁往下掉一点就悬浮在了空中了。强磁铁往下掉的过程中,会使超导物块中产生电流,而这个电流会产生,导致强磁铁和物块相互排斥。
  • 1. (2024·潮南模拟) 关于声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就越高 B . 乙图: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C . 丙图: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变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 . 丁图:车间的工人佩戴耳罩,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 1. (2024·潮南模拟)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如图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10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2cm。

    1. (1) 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应该在蜡烛(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
    2. (2) 小明用跳棋棋子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棋子的像。请你想个办法能看。清跳棋棋子的像,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3. (3)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判断,身高1.7m的人,站在镜前5m处,当他远离平镜时,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 (4) 实验过程中不小心将玻璃板的右侧部分打碎了,左侧玻璃板的位置没有变化,则蜡烛A(选填“能”或“不能”)通过左侧玻璃板成完整的像;
    5. (5) 若平面镜竖直放置,镜前有一个发光物体S,现将平面镜绕M点从MN转到位置,在转到水平位置如图乙所示,点S离它像点的距离(选填“越来越小”“越来越大”先变小后变大”“先变大后变小”或“保持不变”);
    6. (6) 在该实验中,所用玻璃板是特制的,其中一面镀了膜。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实验时应选玻璃板的边缘(镀膜面/不镀膜面)与白纸上的横线重合,此时只能看到一个像且像更加清晰是因为镀膜后增强了光的(反射/折射)。
  • 1. (2024·潮南模拟)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 .
    水中倒影
    C .
    手影
    D .
    铅笔在水面处弯曲
  • 1. (2024·深圳模拟) 华为2023年8月发布的Mate60系列中的手机(如图)麒麟芯片9000s制造工艺达到7nm制程并支持5G功能。该芯片主要用到 材料(选填“导体”、“半导体”或“超导体”),用超级快充给电池充电时,该电池在电路中是 (选填“电源”或“用电器”)。人们用华为手机打电话、微信聊天等这些服务是通过 (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来传递信号的。

  • 1. (2024·深圳模拟)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如图是智能机器人和小朋友互动的情况。该机器人可以根据小朋友的语音指令来完成指定操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机器人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现场观众能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他们的不同。

  • 1. (2024·深圳模拟)  小红在学习透镜知识后,对爷爷的眼镜很感兴趣,于是用爷爷的眼镜作为透镜进行了相关探究:

    1. (1) 实验前,小红先拿着眼镜站在太阳底下,让太阳光通过正对的眼镜镜片,最后射到纸上,经过一段时间太阳光能把白纸烤焦,此过程光能转化为能;
    2. (2) 在进行上述操作时,小红发现眼镜和白纸间距离s与对应白纸被烤焦的时间有关系,于是她将数据图记录下来,并绘出如图1图像,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为cm;
    3. (3) 当她进行探究时,发现光屏上所成的像偏上,手中的眼镜应向(填“上”或“下”)移动,才能使像成在光屏正中央;
    4. (4) 若用不透明的纸将眼镜片的上半部分遮住,那么光屏上出现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 (2024·深圳模拟) 如图,一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O是入射光,OB 是折射光 B . AO是入射光,OC是折射光 C . BON是入射角,∠AOM是反射角 D . 光若沿CO入射,将沿OAOB射出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