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新邵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对农业的持续萧条,罗斯福政府先后两次颁布《农业调整法》,通过削减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等方式维持粮食价格。政府还向遭受自然灾害的农场主提供援助,通过立法和推广应用新技术等形式对农业资源进行保护。此外,美国政府还专门拨出经费,形成农业教育、科研、科技推广三位一体的体系。

    ——摘编自曾中平《罗斯福农业政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 赫鲁晓夫学习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经验,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变化情况表:

    年份

    (年)

    农民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

    工资性收入

    其他收入

    数额

    (元)

    比重

    (%)

    数额

    (元)

    比重

    (%)

    数额

    (元)

    比重

    (%)

    1983

    310

    228

    73.5

    58

    18.7

    24

    7.7

    1988

    545

    403

    73.9

    118

    21.7

    24

    7.7

    1993

    921

    678

    73.6

    195

    21.2

    48

    5.2

    1998

    2160

    1466

    67.9

    574

    26.6

    120

    5.6

    2003

    2622

    1 541

    58.8

    918

    35

    163

    6.2

    ——据《2004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农业政策调整的背景及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玉米运动的结果以及导致此结果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发展经济的看法。
  • 1. (2024·英德模拟)  俄国在世界近现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 (1) 【转折与崛起】材料一近代俄国重大改革

      改革者

      主要内容

      共同作用


      A.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B.军事: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C.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D.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E.社会习俗: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亚历山大二世

      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B.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获得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据材料一,写出图①改革家的名称。并归纳两次改革对俄国的共同作用。

    2. (2) 【革命与战争】

      材料二 十月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毛泽东《矛盾论》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毛泽东为什么说这场革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3. (3) 材料三 即使在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飞机产量仍达到两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刻,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工人们驾驶着刚刚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厂,迎战德军。1945年5月1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胜利。苏联红军攻克柏林,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的顶端。德军在苏德战场上共损失兵力1000万,占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总伤亡人数的73%,苏联以2000万人的牺牲为代价,捍卫了正义,捍卫了和平。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一页,仅此一点,苏联就无愧于一个大国的称谓。

      ——《大国崛起之俄罗斯》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苏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贡献。

    4. (4) 【改革与剧变】

      材料四 如图

      图 1991年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

      与图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 1. (2024·池州模拟) 某历史小组搜集了以下资料。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运动高涨 B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C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 1. (2024九下·毕节月考) 历史兴趣小组给下表拟定的标题中,最合适的是( )

    时间

    20世纪50年代开始

    1964年开始

    20世纪80年代开始

    20世纪80年代末

    1991年底

    事件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A .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B .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 . 走向和平与发展的世界 D . 美苏冷战
  • 1. (2024·富顺模拟) 大国关系是影响国际形势发展的重要因素,关注大国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把握世界局势的走向。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解读材料,走进历史】

    材料一  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他们争霸的痕迹。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只不可轻视的力量。军事实力的强大,仍使俄罗斯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关注现实,领悟历史】

    材料二

    【展望未来,创造历史】

    材料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已不再是国际秩序的被动扶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引领者……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APEC北京会议到GZO杭州峰会,从发起创立亚投行到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在世界神台上发挥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反现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大格局、大胸怀。

    1. (1) “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者,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他们成为开始成为“仇敌”的标志性事件是
    2. (2) 图中两大军事组织的建立对世界将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材料一中提到“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请问“最终的结局”指什么?
    4. (4) 当今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国是怎样在世界舞台上展观大国风范的?你认为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如何才能长久立干不败之地?
  • 1. (2024九下·鄂州月考) 《后美国世纪》: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20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历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导致三次权力转变的因素分别是(   )
    A . 新航路开辟——第二次科技革命——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 . 两次工业革命——美国南北战争——美日欧三足鼎立 C .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D . 英国、荷兰的殖民扩张——美国南北战争——两极格局彻底瓦解
  • 1. (2024九下·石阡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布法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以维护农奴制度不可侵犯。……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严重地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到19世纪中叶,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明治)新政府主要在形式上实施了上述一系列新政,但是其社会基础除若干府、 县外,大部分还维持原来的藩制,保留着封建关系。……欲使新政府的基础巩固起来,就痛感必须废除藩制,把他们的土地和人民收归政府。

    ——[日]坂本太郎《日本史》

    材料三  如下图所示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农奴制对俄国发展资本主义造成的障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的年份。
    2. (2) 针对材料二描述的问题,明治政府在政治上采取了怎样的改革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 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分析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示三位苏联领导人在执政时期所进行的改革的共同点,并概述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之间的联系。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 1. (2024九下·铜仁月考)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所说的后一个“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
    A .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B . 日本投降 C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 . 苏联解体
  • 1. (2024·东兴模拟) 下图是第聂伯河水电站的照片,这座历经近百年历史沧桑的老电站在苏联和乌克兰的历史上一直被作为民族的象征,被称为承载荣辱的民族图腾。作为最初的荣耀象征,它可以佐证(   )

    A . 新经济政策 B . 苏联工业化 C . 农业集体化 D . 苏联模式
  • 1. (2024·上饶模拟) 以下线索图是苏维埃俄国名称的变化历程。与③处史实相符合的是(   )

    A . 促进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 . 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 . 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D . 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了工业化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