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活动已开启,快来参与吧 关闭充值活动
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历史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4·中山模拟) 苏联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了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了拖拉机、汽车、飞机制造以及化工、电力等部门,修建了几千千米铁路,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但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由此可知,苏联的工业化( )
    A . 沿袭西方的道路 B .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 照顾了农民利益 D . 协调了经济比例
  • 1. (2024九下·潮南月考)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在相互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28-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年份

    项目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2

    1

    2

    1

    拖拉机

    4

    2

    1

    2

    1

    电力

    10

    7

    4

    3

    2

    石油

    3

    2

    1

    2

    1

    5

    5

    4

    3

    2

    材料三 1929年到1933年这次全球经济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也充分暴露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而苏联却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1928-1932年)的指导下,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时,欧美……开始转向苏联寻找出路。……(苏联)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名词。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根据材料一,指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前提,并说明列宁所说的“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的含义。

    1. (1) 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30年代“计划”成为美国最时髦的名词,体现美国在当时经济调整中的什么特点?
  • 1. 1921年春,列宁开始重新思考利用资本主义建设新俄国这一问题。“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思想的提出,是列宁基于现实的思考。当时的“现实”是(    )
    A .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 B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C . 外国武装干涉威胁新生政权 D . 苏联模式成为经济发展障碍
  • 1. (2023九下·普洱开学考) 读表:苏俄(联)工农业生产情况表根据上表指出( )

    生产情况/年份

    1913年

    1920年

    1925年

    粮食产量(亿普特)

    39.39

    19.70

    44.24

    工业产值(亿卢布)

    102.1

    14.0

    77.39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 . 赫鲁晓夫改革
  • 1. (2023九下·怀化期中) 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认识到错误后,列宁进行的调整是(   )

    A . 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B . 实行新经济政策 C . 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 . 实行农业集体化
  • 1. (2023九下·长沙开学考) 某一时期的苏联曾流行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同他们参观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的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他们要飞机干什么?”苏联官员煞有介事:“当然有用啦,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
    A . 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和平演变” B . 苏联人民对新经济政策的支持 C . 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 .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 1. (2023九下·湘潭期中) “它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材料中的“它”是指(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三大改造 D . 罗斯福新政
  • 1. (2023九下·高州开学考)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能为邓小平的结论提供历史依据的史实有(   )
    A . 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市场经济 B . 俄国 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计划经济 C . 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 D . 俄国 1861年改革、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
  • 1. (2023九下·高州开学考) 下图漫画形象地反映了苏联经济的片面发展和严重失衡。两图意在抨击:(    )

    A . 农业集体化 B . 新经济政策 C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 斯大林模式
  • 1. (2023九下·高州开学考) 20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在“变”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俄之“变”

    1921年春实行的政策同1918年春实行的政策有根本的区别,这就是1921年引进了市场概念。正是这一点,使新经济政策在社会主义理论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材料二: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之“变”

    材料三:世界之“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社会市场经济”既不是国家完全不加以干预的自由经济,也不是中央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经济,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经济人道主义的第三条道路”,即社会市场经济。这种经济的实质是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国家进行适当调节,并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1921年实行的政策是什么?它与1918年政策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有何意义?
    2. (2) 材料二中美国之“变”指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新”在何处?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世界经济出现的发展模式,并分析其特点。
    4. (4) 综合上述材料,如何理解20世纪的经济之“变”?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共249页